美國教育家、心理學家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一書中寫道: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yǎng)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簡的這句話,在汪廷嬌心中有著不小的分量?;叵肫鸫髮W實習,與孩子們短暫相處的幸福讓她對教師這個職業(yè)充滿期待,但是真正成為老師后,與學生的矛盾卻又常常弄得教學工作一地雞毛,于是她開始琢磨師生的相處之道,9年時間雖然不長,但也算摸到一些門道。
早年間,汪廷嬌在一所鄉(xiāng)鎮(zhèn)初中任教。這里的孩子多是留守兒童,不少孩子的習慣都存在問題,尤其在一個男孩的身上最為突出。他學習不好,上課也不聽講,被不少老師批評“冥頑不靈”。一次機會,汪廷嬌與他進行了談話,這才聽到了他的真實想法,原來,他并非不想聽課,只是因為基礎差,很難聽懂,久而久之,他也沒有了動力。汪廷嬌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雖然調皮,卻也善良謙和,于是在之后的時間里,汪廷嬌給予他更多的關心,培養(yǎng)他的學習習慣,從打基礎開始查漏補缺,讓他有了學習的興趣與自信。如今,男孩已經(jīng)畢業(yè)好幾年,但每次回來看望汪廷嬌,依然會對她說:“您是我最敬愛的老師!”
2019年,汪廷嬌參與了遵義市人民政府西南大學共建遵義教師教育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卓越教師培養(yǎng)對象研修項目。與名師對話,讓她對于教育有了更深刻地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學,也暴露出太多的問題與不足。她說:“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自己的教學卻常常是淺嘗輒止,停留于表面,重視了對知識的教,卻輕視了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反思這樣的教學,怎能讓學生愛學?”
于是,汪廷嬌對于自己的教學策略進行了改進,課堂教學也更加深入淺出。以漢字教學為例,小學語文以識字為重點,但是對漢字的教學不能僅僅是機械地傳授,需要對漢字的緣起、漢字的理解、漢字的運用等多個方面進行延伸。她結合漢字的產(chǎn)生背景,講解文字的文化根源,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漢字的結構構成,同時引導學生反復閱讀,結合文章意境去揣摩文字含義,做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不僅如此,她還結合生活實際,尋找漢字活用于生活的例子,讓學生不僅學會拼寫漢字,也學會如何運用漢字。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教師必須擁有扎實的學識,才能輻射給學生更多更廣的知識,只有具備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理論知識,才可能在教學中做到游刃有余?!痹趦赡甑难行蘩铮敉赏貙捔俗约旱闹R儲備,也在不斷地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尋找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同時,研修項目也構建起她的教改意識,脫離按部就班的機械教學,立足時代的發(fā)展,精進自己的課堂,扎實教好每一節(jié)課?!啊畬W無止境,止于至善,這是每一位為師者都應具備的心態(tài)?!?/p>
GOOD TEACHER
汪廷嬌
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qū)第三小學語文教師;遵義市人民政府西南大學共建遵義教師教育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卓越教師培養(yǎng)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