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對疫情防控標語口號的呈“俗”分析

      2021-07-26 21:50:22劉黎彭密
      新聞研究導刊 2021年7期
      關鍵詞:標語

      劉黎 彭密

      摘要:本文羅列2020年初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時部分有特色的標語,從使用語境、受眾心理等方面分析這些標語“俗”得其所與需要免“俗”之處,提出“從俗”與“免俗”是特殊環(huán)境中標語口號創(chuàng)作與傳播時需要注意的兩個方面。

      關鍵詞:口號(標語);俗性;俗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7-0036-03

      標語口號是社會生活中一種比較常見的語言形式,也是政治宣傳的一種慣用形式,它以簡短、醒目的文字形式呈現(xiàn),常通過在戶外張貼橫幅或“大喇叭”等方式傳達政策號召,從而讓社會公眾接收到信息。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口號(標語)成了各級政府防控疫情的重要方式與工具。從“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執(zhí)行”到“拒野味、不聚餐;親友情、網上敘;少出門、莫大意”,再到“出門打斷腿,還嘴打掉牙”,防控疫情的口號(標語)頻繁成為傳播的熱點甚至槽點。

      標語作為一種重要而獨特的社會話語,具有簡明直觀,兼顧多樣性與重復性、大眾性與普及性、文化性與規(guī)范性、時代性與雙重性等特征。本文主要對疫情防控期間部分“走紅”口號(標語)的“俗”性(即大眾性與普及性)進行分析。

      一、口號(標語)釋義與“俗”的定位

      《現(xiàn)代漢語詞典》(2016年最新版)對“標語”和“口號”的解釋為:“標語,用簡短文字寫出的有宣傳鼓動作用的口號”“口號,供口頭呼喊的有綱領性和鼓動作用的簡短句子”[1]。

      兩者的共同點是:第一,都使用簡短、精練的文字;第二,其功能都用于宣傳、鼓動;第三,多數(shù)標語與口號可以相互轉化。兩者的區(qū)別在于:第一,標語的內涵比口號廣泛;第二,標語是通過書寫、張貼讓人“看”的,口號是通過呼喊的方式讓人“聽”的,口號一旦被書寫并張貼出來便成了標語。本文所分析的2020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口號(標語),雖大多數(shù)都用于張貼,但其文字通俗生動、朗朗上口,因此用“口號(標語)”表達,其他指向則如常用“標語口號”;第三,標語形式上可長可短,口號一般短而有力[2]。

      按內容分,標語口號可分為政治類、經濟類、文化類以及社會服務類,其表達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嚴肅的政治術語,也可以是與時代發(fā)展結合緊密的時尚用語,還可以是通俗易懂的口語;在表達效果上,有的嚴肅緊張,有的平易親民,有的幽默風趣,有的平凡世俗。本文所舉口號(標語),從內容上屬于社會服務類,帶有“俗”性是其顯著特點。“俗”,一指風俗;二指大眾的,普遍流行的;三指“庸俗”[1]。本文所言“俗”性,涵蓋以上三個義項。

      二、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口號(標語)的“俗”性分析

      2020年全民抗疫期間,某些口號(標語)的“走紅”與其接地氣、大眾化、通俗易懂的特點,以及其中展露出的“俗氣”有關。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俗”口號(標語)的集結與“俗”態(tài)總結

      上表中的二十多條口號(標語)雖不能窮盡此次疫情防控口號(標語)之“俗”,但它們通俗、大眾化、適合時間環(huán)境的特點,都是此次口號(標語)“俗”性的表現(xiàn)。它們選擇老百姓十分熟悉且與疫情相關的內容創(chuàng)作,在表達方式上,則根據(jù)所選取的內容,運用了短句和多種修辭表現(xiàn)手法。

      (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口號(標語)的“俗”性呈現(xiàn)

      1.口號(標語)內容平實、質樸,日?;?chuàng)作防疫抗疫宣傳標語的目的是讓大家明白疫情的嚴重性和緊迫性,選擇什么樣的內容作為口號(標語)的內容十分關鍵,通俗、親民的內容可以直接提升口號(標語)的抵達率??谔枺苏Z)的內容選取除了要考慮口號(標語)的宣傳目的外,還要考慮其宣傳對象。在選擇疫情防控口號(標語)內容時,一是考慮了其使用語境(春節(jié)),二是考慮了其宣傳目的(疫情防控),三是考慮了受眾情況(全國人民),因此在內容上恰如其分地選擇了與春節(jié)、疫情、全國百姓日常生活相關的內容,用了大眾熟知的如“返鄉(xiāng)、拜年、孝心、親情、聚餐、聚會、串門、打麻將、野味、敵人、尋短見、自殺、口罩、呼吸機、ICU、發(fā)燒、肺炎、地府、醫(yī)生、專家”等詞匯,不是用空話、套話、專業(yè)術語等搞氣氛、走形式,而是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入題,樸素、實在,獲得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2.通俗、生動、平易的多樣化表達形式。通俗、生動、平易的標語口號更能達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宣傳效果。這種方式單刀直入、一針見血又富有情趣,這種“抹得開、立得起”的表達形式,打破了傳統(tǒng)標語口號“灌輸式”“命令式”的表達,能激發(fā)受眾的興趣,增強大眾的參與感。這些“俗”態(tài)可掬的疫情防控口號(標語)用了很多老百姓容易理解并接受的表達方式,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押韻,其次是仿寫、對比、比喻、夸張、排比、頂真,還有當下最常用的“加油體”和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順口溜”和“段子式”的表達,這些修辭手法的運用,能將抽象的道理生活化、淺顯化。在口號(標語)中應用的排比的修辭且多為短句,能使內容更加豐盈,方便口頭傳播、接受及二次傳播;“順口溜”和“段子式”的表達則能讓口號(標語)體現(xiàn)出不一樣的風趣與幽默,能讓受眾通過聯(lián)想與想象在頭腦中快速形成事實場景、人物形象,有利于口號(標語)的迅速傳播與抵達。

      通俗、生動、平易的多樣化表達方式,弱化了強制性與說教感,遠比一臉嚴肅的解釋所起到的宣傳教育作用大,口號(標語)也正因“一看就懂,一聽就能記住”而為百姓所傳誦。這些口號(標語)是廣大干部群眾在防控疫情工作中總結出來的“金句”,是群眾智慧的結晶,它們雖不是華麗的辭藻,但卻足夠吸睛、醒腦,能產生讓人想多看一眼的效果,老百姓不僅不會產生抵觸情緒,反而能積極配合。

      疫情期間,某平臺以“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標語傳播”為題,出具了一份當時近一個月內網民在討論抗疫標語時的網絡情緒,其中,正面情緒占比達71%,中立情緒占比為22%,負面情緒占比7%[3]。毫不夸張地說,這些通俗、生動、平易、表達多樣化的口號(標語),在有效傳播疫情信息、廣泛普及防疫知識、推進防疫措施、迅速喚起民眾重視、第一時間防止病毒蔓延等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3.粗暴、豪橫之態(tài)畢現(xiàn)。“粗暴”指魯莽、暴躁;“豪橫”指強橫,仗勢欺人。閱讀以上所列舉的某些口號(標語),的確會讓受眾心理產生不適之感,這也是其“俗”性的另一種呈現(xiàn)。

      例如,“帶病回鄉(xiāng),不孝兒郎;傳染爹娘,喪盡天良”。相信誰都不會在得知自己生病的情況下回家,感染父母,用“喪盡天良”來辱罵返鄉(xiāng)之人,雖然做到了音韻的和諧,但卻不符合實情,且無法體現(xiàn)人文關懷。

      “你把門串,疫情擴散,逮捕法辦”中忽視了違法才能法辦,口號(標語)的創(chuàng)作不能與國家法律相沖突。

      “偷吃野味,黃泉C位;蝙蝠燉湯,棺材反光”一句則一味追求時尚、押韻卻忽視了受眾的接受水平,在春節(jié)之時提及“棺材”“黃泉”這類詞語,且將其以橫幅的形式張貼出來,受眾難以接受,容易產生抵觸心理。

      “今年上門,明年上墳”雖可能是事實,但表達絕對化,且在春節(jié)期間用“上墳”作口號(標語),難免引起受眾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受眾接受。

      創(chuàng)作者創(chuàng)作“隱瞞癥狀不上報,黃泉路上提前到”這句口號(標語)的初衷雖然是想借此達到提醒的目的,但有罵街之嫌,容易讓受眾產生被詛咒感。

      創(chuàng)作者要對上述口號(標語)進行反思,意識到在做到創(chuàng)作通俗的同時也要注意文明用語,不能違背公序良俗,不能在字里行間中體現(xiàn)出“惡意”或潛在的“惡意”,不能讓人感覺到創(chuàng)作者是非模糊、急功近利、冷漠無情??陀^來說,在疫情防控過程中,一些適合受眾、接地氣、傳播快的口號(標語)在傳播效果上確實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如果在內容和表達形式上明顯存在缺少人文關懷,法治意識淡薄,只注重形式不注意受眾的心理感受等問題,則是需要反思的。通過張貼一些“語出驚人”的口號(標語)來虛張聲勢、吸引人眼球而不是深入群眾,實實在在做老百姓的工作,就是搞形式、走過場,這種口號(標語)也很難真正起到宣傳與教育作用。

      三、疫情期間口號(標語)呈“俗”原因分析

      口號(標語)用簡潔的話語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可以反映一個時代的主流信息與社會主題。因此,其不僅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更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文化現(xiàn)象[2],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會的發(fā)展與變化??谔枺苏Z)或雅或俗的表象背后,有其深層次原因。

      (一)緊急突發(fā)的疫情環(huán)境所致

      緊急突發(fā)的疫情環(huán)境是口號(標語)使用的語境。語境,即語言環(huán)境,涵蓋的不僅是文章或言談的上下文,還包括參與者自身因素及交際行為發(fā)生時的各種社會環(huán)境因素[4]。防疫抗疫口號(標語)出現(xiàn)的環(huán)境可以是時代的大環(huán)境,也可以是春節(jié)這一小環(huán)境,還可以是不同社區(qū)、街道防疫抗疫的現(xiàn)實情況。疫情之初的口號(標語)相對嚴肅,由各級政府部門張貼,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等。而臨近春節(jié),返鄉(xiāng)人員數(shù)量激增,春節(jié)拜年、聚會盛行,農村老年人通過媒體途徑接收信息相對滯后等種種原因使疫情防控面臨著巨大的阻力,各地相繼封城、封路、封村、封社區(qū),基層干部不得已改變宣傳方法,將提示性標語變成了急切、直接、通俗、言猶在耳的規(guī)勸、喊話與警告,如“今年上門,明年上墳”“串門就是互相殘殺,聚會就是自尋短見”等等。這些具有爭議的口號(標語)一夜之間遍布廣大農村與社區(qū)、街道,客觀來說,是它們使人們快速意識到了疫情的嚴重性,形成了攔截、阻擊疫情擴散的一重火力。

      (二)針對受眾群體心理而為

      防疫抗疫的口號(標語)是給廣大群眾看的、聽的,它既是一種鼓舞,也是一種行為限制,因此創(chuàng)作主體必須根據(jù)受眾(接受或被管制方)的實際情況,如文化水平、心理狀況、所處時間環(huán)境等進行創(chuàng)作,尤其要關注受眾的心理因素,唯有深入口號(標語)受眾的內心,結合其心理需要進行創(chuàng)作,口號(標語)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疫情暴發(fā)正值春節(jié),長年在外務工的農村人口與打工大軍紛紛返回故里與親朋團聚,享受來之不易的與家人相處的時光,而這些心理導致的聚會、聚餐、走親訪友等行為,將嚴重妨礙疫情防控,因此,很多疫情防控口號(標語)就是針對這一群體的心理擬寫的。所謂群體心理,是個體集聚成群后的心理狀態(tài),其突出表現(xiàn)為群體中的個體有明顯的從眾心理。因為在群體中,人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組成群體后相互關聯(lián)的個體,群體的感情和行動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可以在互動之時使人潛移默化地接受暗示,在這種暗示的影響下,個體往往會因為難以抗拒這種群體的暗示而選擇從眾,進而產生某種思想或采取某種行動。面對兇險的疫情與量大、頻繁的群體活動,“堅決”“嚴厲”“保障”類標語口號,顯然很難快速起到宣傳與警示作用,唯有直擊受眾內心的直接、通俗的口號(標語)方能引起廣大人民群眾對疫情的充分重視,起到震懾和事半功倍的防控效果。

      (三)標語口號表達呈多元化趨勢

      標語口號是時代的見證,常與時代相互命名。標語最鮮明、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時代性,即什么時代創(chuàng)作什么內容、什么形式的標語。標語在我國的出現(xiàn)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發(fā)展到近現(xiàn)代,從孫中山先生的“振興中華”,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人民軍隊利用標語口號引領百姓參與革命,再到改革開放之初深圳蛇口工業(yè)區(qū)“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一個時代的標語口號,從內容到形式,都是時代現(xiàn)象的折射。在思想、文化多元化的當下,標語口號的呈現(xiàn)早已不是“命令式”的一元化存在了,而是根據(jù)所要宣傳的內容與接受宣傳的對象所進行的多元化創(chuàng)作,它可以是嚴肅的政治表達(如“狠抓落實”“深入貫徹”),也可以是通俗的口頭表達,還可能是方言或網絡詞語(如“帶節(jié)奏”“硬核”“給力”“加油”等),它可強制、可激勵、可呆萌、可時尚……任何一種表達方式,只要能達到傳播目的,有效完成標語口號的使命,就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因此,在標語口號發(fā)展的新趨勢下,出現(xiàn)如此“俗”性盎然的疫情防控口號(標語)也就不足為奇了。

      四、結語

      通過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部分防控口號(標語)中的“俗”性、“俗”性呈現(xiàn)方式以及原因的分析,我們可以充分認識到標語口號這種常見的社會語言在特定時間環(huán)境中所具有的巨大的傳播與宣傳優(yōu)勢,所起到的不可估量的傳播作用與效果。如此“俗”性鮮明的口號(標語),縮短了民間與官方、大眾與學界之間的語言距離,同時也拉近了受眾的職業(yè)群體距離、階層距離、城鄉(xiāng)距離和年齡距離。對于這些“俗”性十足的口號(標語),我們不能簡單地全部肯定或否定,而要根據(jù)其內容與形式并結合其傳播效果進行客觀分析,如果“俗”得其所,就應該認同、發(fā)揚,如果“濫俗、低俗、庸俗”,讓受眾感覺粗俗、不近人情、缺少溫情,則應該“免俗”并加以規(guī)范。在崇尚標語口號多元化表達的今天,標語口號的創(chuàng)作與傳播一要“俗”得其所,二要避免為“俗”而“俗”。

      參考文獻:

      [1] 現(xiàn)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85,750,1246-1247.

      [2] 蘇蕾.標語的社會功能研究——以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標語變遷為視角[D].青島:青島科技大學,2014.

      [3] 楊光志.鄉(xiāng)村防疫抗疫宣傳標語傳播效應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0(6):70.

      [4] 丁宇寧.從語境理論視角看屠格涅夫小說的中譯[D].長春:吉林大學,2009.

      作者簡介:劉黎(1967—),女,湖南岳陽人,碩士,研究員,研究方向:口語表達、禮儀文化。

      彭密(1983—),女,湖南岳陽人,本科,研究方向:禮儀文化。

      猜你喜歡
      標語
      關于標語的奇思妙想
      標語變變變
      趣味(語文)(2021年3期)2021-07-16 06:46:18
      這些標語也太讓人苦惱了吧
      標語變變變
      “錯誤標語”
      當代陜西(2019年9期)2019-11-17 03:07:36
      “濫掛標語”
      當代陜西(2019年13期)2019-11-17 01:45:16
      “奇葩標語”是怎樣掛上去的
      當代陜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30
      超級夸張的勸學標語
      中學生(2016年25期)2016-03-01 03:45:32
      紅軍標語村亟待保護
      笑噴你的宣傳標語
      榆树市| 吕梁市| 黔西县| 老河口市| 福安市| 柳河县| 册亨县| 天水市| 巴里| 天水市| 白河县| 会理县| 北京市| 泗水县| 衡山县| 海晏县| 大埔区| 周至县| 水城县| 朝阳区| 岫岩| 玉林市| 清水河县| 汉中市| 沙坪坝区| 越西县| 石门县| 南岸区| 灌阳县| 黄骅市| 廉江市| 社会| 拉萨市| 遂昌县| 广丰县| 绩溪县| 天峨县| 大同县| 忻城县| 容城县| 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