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文霞
語言教學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算是重點。語言不但是與孩子交流、互動的工具,也是孩子與小伙伴溝通的橋梁。但是由于孩子的經驗和基礎相對薄弱,所以幼兒語言教學也面臨各種挑戰(zhàn),存在各種問題。幼兒語言教學既為孩子打開了交際的一扇窗,又讓他們掌握交際、交流的能力,更是為孩子以后的語文學習打基礎的關鍵。
作為新時代的幼兒老師,我們如何針對幼兒語言教學進行改變的同時,創(chuàng)新策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實現(xiàn)幼兒園語言教學的目的呢?
一、游戲運用要深入
既然幼兒教學中少不了游戲,那么游戲就是幼兒教學中慣常使用的重要手段,老師不但要用它,而且要科學、合理地用它,要發(fā)揮游戲的作用,體現(xiàn)游戲的價值。所以,在幼兒語言教學中,老師運用游戲要深入,要讓游戲帶動語言教學,要讓語言融入游戲的過程中,讓孩子在參與游戲時,不知不覺、自然和諧地學習語言,提升語言能力。例如,《幼兒語言的發(fā)展與認知發(fā)展》的教學,就需要孩子用更豐富的語言,說事物的名稱、習慣、形態(tài)、顏色等,那么,老師首先不能讓孩子走過場,要引導他們展開想象,結合自己的認知,說出事物的名稱、形態(tài)、顏色等。如“小朋友,你看看它像什么,像不像一座房子,像不像一座橋?”“它的顏色像不像彩虹?”“是不是你衣服上的顏色?”等,有了老師這樣的引導,學生的想象力才能打開,他們會對面前的事物有自己的判斷和認識,從而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它的名稱、狀態(tài)、顏色等,使孩子從一個字到一個詞,不斷得到語言積累。這樣既能使游戲真正發(fā)揮它的作用,讓孩子的語言學習變得更豐富,又能實現(xiàn)發(fā)展性語言教學的目的,為孩子更豐富的語言學習打好基礎,使接下來“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異同”這節(jié)課的語言描述教學更有保障。
二、靈活整合教學方法
語言在于運用,運用的準確性,不但在于用詞、造句上的準確,還在于發(fā)音上的準確,這樣才能使語言傳遞準確的信息,發(fā)揮語言的作用。在幼兒語言教學中,老師一定要結合語言的這個實用性價值,靈活運用一些方法,讓孩子在積累語言素材的同時,也能掌握準確的發(fā)音,并能進行拓展性的學習。例如,在幼兒有了一定的詞匯積累后,老師可以組織他們玩“捉蜻蜓”這個游戲。這個游戲以聽為主,鍛煉孩子的發(fā)音。如蜻蜓在“天”上飛、把蜻蜓“捉”住、“抓”住蜻蜓、蜻蜓的動作很“靈”動、我們要不要張開一張“網”來“網”住它等。結合這些游戲情景,老師引導孩子進入語言環(huán)境,讓孩子準確掌握“天”“捉”“抓”“靈”“網”等的發(fā)音。當然,老師為了使孩子更好地學習發(fā)音,也可以給孩子編一些日常的順口溜和兒歌,如“大頭大頭,下雨不愁,人家有傘,我有大頭”等,這些兒歌孩子感興趣又朗朗上口,好學易記,更有利于幫助孩子準確發(fā)音,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
三、組織有趣的教學形式
對幼兒語言教學來說,如何組織有趣的教學也是一門學問。老師在教學中要考慮小、中、大班孩子的特點,組織更適合他們的教學活動,不要盲目地為了組織而組織,導致教學達不到預期的結果。所以,作為幼兒語言老師,不但要在形式上力求生活化、實用化,還要在手段上結合現(xiàn)代教學設備,融入新時代的教育教學理念。例如,對大班的孩子來說,為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老師可以考慮用有趣手段,如猜謎、講故事等方法導入,先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再組織語言教學活動,促進孩子的活動。例如,《逃家小兔》,為了使教學更生動、有趣,吸引學生,老師先用PPT給學生展示圖片,再結合故事導入,等孩子有了全神貫注的學習狀態(tài)時,再引導他們講述《逃家小兔》故事,如小兔子為什么逃家,它去了哪里,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等。結合這樣的導入進行延伸、拓展,既能實現(xiàn)發(fā)展式教學目的,又能增加內容的趣味性,使孩子更樂于參與,更能融入語言的描述、表達、交流,對幼兒語言教學是極大的促進。
總之,幼兒語言教學真是一門藝術,不僅要考慮到其發(fā)展性,還要考慮它的實用性。所以,在幼兒語言教學中,老師要靈活考慮小、中、大班的不同情況和特點,融入游戲,盡量使教學有趣一些、生動一些,力求從積累孩子的語言素材,到孩子對詞語的運用、發(fā)音的準確等方面,進行拓展式引導,使孩子的語言學習更豐富、更有效。
參考文獻:
[1]關秀花.幼兒園中班語言教學和游戲活動融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9):20-21.
[2]那木吉力·依爾格瑪.淺談如何更好地促進幼兒語言領域能力的發(fā)展[J].文淵(高中版),2019(6):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