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代卡
摘 要:在各個學習階段,由于學校規(guī)定、家庭住所距離學校較遠等因素,一些學生會住在學校的宿舍里。當身處于同一個集體中時,學生不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此背景下,住校生的管理工作尤為重要。因此,結(jié)合宿舍管理經(jīng)驗,對以學生為本的住校生管理策略進行研究,希望能夠有效保障學生的學習生活。
關鍵詞:以生為本;住校生;作息;教育合力
我國的教育現(xiàn)狀顯示,一些學校由于管理不力等原因?qū)е伦⌒I嘘P問題時有發(fā)生,這使一些住校生難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當前的教育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作為各項工作的中心?;诖?,學校需要立足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目標,從多個途徑出發(fā),優(yōu)化住校生的管理工作,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而且有利于學生增強獨立生活的能力。
一、制定科學合理的作息制度
科學的制度能夠有效地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增強學生在住校生活中的自覺性。住校生的管理工作應當借助規(guī)章制度的作用,發(fā)揮制度的強制性。因此,學校在開展住校生管理工作時,首先應當結(jié)合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制度,明確說明學生在住校生活中可以做什么、應當怎么做。在制定好各方面的生活制度后,學校還需要通過一定的措施來保證學生遵守這些制度,如通過班級評比等方式。在眾多的制度內(nèi)容中,作息制度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生活習慣以及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精力。
比如,學校應當結(jié)合教學工作計劃等制定較為合理的作息制度,以規(guī)章制度的形式明確學生在各個時間點應當做的事情。在制定作息制度時,相關人員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睡眠需求、運動需求、娛樂需求等,既要保證學生能夠利用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又要保證學生擁有充足的睡眠。宿舍管理員則要嚴格按照學校規(guī)定的作息時間敲響起床鈴、熄燈鈴等,傳遞給學生準確的信號。另外,宿舍管理員需要通過一定的方法推動作息制度的實施,如晚上的熄燈鈴響后,依次查看各個宿舍,制止學生做與睡覺無關的行為。
二、加強對違禁用品的監(jiān)管
安全教育與管理是住校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應當?shù)玫綄W校領導、教師、宿舍管理員的重視。當前,一些學生常常趁著從家里返校的機會,將不符合學校安全管理規(guī)定的違禁用品帶入宿舍,如管制刀具、大功率的電器等,這些違禁用品給學生的住校生活埋下了安全隱患。針對此情況,學校必須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對違禁用品的監(jiān)管,盡可能避免學生將一些危險的物品帶入宿舍。一方面,學校可以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結(jié)合家長的力量進行監(jiān)督;另一方面,學??梢约哟笈挪榱Χ?,及時發(fā)現(xiàn)違禁物品并進行合理處置。
比如,在學生放假回家后,教師可以通過短信、微信群聊等形式向?qū)W生家長傳達“避免學生將違禁物品帶來學校”的消息,使家長幫助管理違禁物品。在學生返校時或日常上課時,宿舍管理員可以借助金屬探測儀等設備對學生的物品進行檢查,快速篩選出管制刀具、大功率電器等違禁用品。當查出違禁物品時,宿舍管理員可以逐步聯(lián)系教師、學生家長,向?qū)W生講述相關的住宿制度和違禁物品可能造成的危害,力求實現(xiàn)良好的教育效果。這樣,宿舍管理員能夠有效避免重大學生沖突事件、火災等事件的發(fā)生,為住校生創(chuàng)造安全的住宿環(huán)境。
三、教師和宿舍管理員形成合力
在住校生的管理工作中,教師和宿舍管理員都承擔著一定的責任與義務。但是,在一些學校,教師大多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幾乎不關注學生在宿舍內(nèi)的表現(xiàn),導致教師的震懾力難以滲透到學生的住校生活中。為了改善這一情況,教師和宿舍管理員應當在住校生的管理工作上形成教育合力。教師可以在班會上講述住宿條例,滲透德育,幫助學生提升與人相處的能力。宿舍管理員可以嚴格落實自己的工作,糾正學生的不正確行為,將重大事件及時上報給學校。同時,雙方可以加強交流,針對在校生的生活問題進行溝通。
比如,教師可以邀請宿舍管理員參與班會,在班會上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展示宿舍安全事故的案例,讓宿舍管理員講述自己在工作中遇到過的真實事情,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教師和宿舍管理員可以互留電話、微信號、QQ等,以確保宿舍管理員在學生發(fā)生緊急事件時能夠及時聯(lián)系到教師。除此之外,宿舍管理員需要在工作中投入一定的情感,主動與學生交流,以構(gòu)建良好的關系。這樣,宿舍管理員能夠在親切交流中發(fā)現(xiàn)學生隱藏著的心理問題,進而提醒教師,促使教師加強關注。
總而言之,宿舍管理員應當將自己視為學生在學校的“家長”,立足于學生的身心健康需求,將足夠的專業(yè)態(tài)度和真實情感投入到工作內(nèi)容中,努力幫助學生增強自主生活能力,為學生的學習生活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丁小龍.家校聯(lián)動共助學生健康成長的方法與策略[J].內(nèi)蒙古教育,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