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
國家領導人多次強調,要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1]。在國家重視文物活化利用的大背景下,各文博單位積極響應,不斷探索文創(chuàng)產品開發(fā)模式,以期解鎖塵封的歷史、喚醒“沉睡”的文物。目前,雖然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蘇州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等博物館的文物活化利用引起了強烈反響,但我國大多數(shù)文博單位文物活化利用不盡人意,例如永樂宮,其壁畫精彩絕倫,但文創(chuàng)產品形式單調,同質化現(xiàn)象嚴重,缺少對永樂宮壁畫文化內涵的重視和解讀,存在將文物元素生搬硬套的情況,不能很好地將永樂宮壁畫的文化元素融入產品中[2]。由此,山西文物博物產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經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授權,對其壁畫資源進行研究開發(fā),通過文創(chuàng)產品研發(fā)的形式活化利用永樂宮壁畫資源。
永樂宮《朝元圖》壁畫是我國元代壁畫藝術的最高典范[3],它既傳承了“曹衣似水,吳道當風”的唐宋遺風,又融合了元代繪畫風格,線條圓滑流暢,色彩厚重艷麗,構圖繁而不雜,描繪出一幅氣勢恢宏而和諧生動的畫面?!冻獔D》壁畫文創(chuàng)產品的研發(f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
產品首要滿足的就是審美要求,人們在初次見到產品時,并不能體驗產品的功能,而是映入眼簾的產品造型、色彩、裝飾等外觀要素,正是這些外觀要素讓人們得到美的體驗。因此,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應以美觀性為基礎,將美學融入產品中。
《朝元圖》壁畫的線條疏密有致、簡練流暢,強調以形寫神、形神兼?zhèn)?,使畫面和諧生動。人物線條飽滿、流暢剛勁,將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胡須根根分明,飽含韻律感與節(jié)奏感;衣裙與飄帶線條流暢,輕盈而遒勁有力,表現(xiàn)出服飾的飄逸生風、飛舞飄逸,形成視覺上的動感;整體畫面線條粗細賦予變化,使人物神情生動、服飾精美絕倫。畫面以石青、石綠為主色調,給人以溫和舒適之感,以赭石與土紅為輔助色來平衡視覺感受,用白色點綴,增加跳躍感,使畫面生動活潑,整體色彩和諧統(tǒng)一。畫面中人物均向著三清方向朝拜,主角身高三米,或坐或立,神情端凝莊嚴,其余人物身高兩米簇擁著主角依次排開,對稱排列,這種構圖方式使得畫面中,人物雖眾多卻不雜亂,畫面中既有大小、高低的對比美,又有極強的秩序美。文創(chuàng)產品開發(fā)時應充分利用《朝元圖》壁畫的美學,可以采用比例、和諧、統(tǒng)一等方法,將壁畫的美學元素融入產品中。要科學合理地運用壁畫的色彩元素,產品色彩的主色調顏色需要慎重,主色的選擇對產品效果的呈現(xiàn)至關重要,可以從壁畫中提取顏色,加以調整運用到產品設計中。
設計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某種需求而進行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這種需求體現(xiàn)在產品的功能上,所以,功能是產品設計的本質。本次文創(chuàng)產品的開發(fā),可以通過將文物功能與產品功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4]。《朝元圖》壁畫的主要功能在于臨摹與學習。《朝元圖》畫面中人物多達286 個,但繁而不亂,所有線條一氣呵成,如行云流水,毫無頓挫感。畫面中人物形象鮮明,面部神情各不相同,刻畫得真實細膩,顯示出畫家深厚的繪畫功底,是可供臨摹的精品,也有利于我們對傳統(tǒng)繪畫技藝和蘊涵的傳統(tǒng)文化有進一步認識,使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藝術得到繼承和發(fā)揚。因此,《朝元圖》壁畫“臨摹與學習”的功能屬性是文創(chuàng)產品與其良好的契合點。我們應通過將文物功能與產品功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且利用科技手段和前沿理念,進行有實用價值的文創(chuàng)產品研發(fā)。在這方面,可以參考蘇州博物館開發(fā)的文徵明衡山杯,這款產品設計靈感來源于文徵明的“文衡山”印章,杯底融合了印章的紋樣,將水杯從有水漬的桌面上拿起時,桌面上便留下了印章的痕跡,這樣既保留了印章的功能,也保留了杯子盛放水的使用功能。我們在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研發(fā)時,可以借鑒其將文物功能與產品功能有機結合的方式。
產品設計是一個高度情感化和對象化的過程,產品的使用主體是人,這就要求設計要以人為中心,關注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向產品注入人性關懷[5]。因此,我們應充分利用《朝元圖》壁畫中的情感元素,摸清用戶的心理,挖掘用戶的潛在期望。
《朝元圖》壁畫折射出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思想,把中國傳統(tǒng)約定俗成的文化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些文化都是民間故事,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與對生活的希望與向往,體現(xiàn)了《朝元圖》的人文關懷。進行產品開發(fā)時,我們需挖掘壁畫中隱含的情感,將其擴而大之、充分利用,使其與用戶產生情感上的關聯(lián),心理產生共鳴。例如,故宮開發(fā)的“神來運旺”便箋紙磚,這款產品選取故宮藏武門神為元素,采用喜慶大氣的門神圖案結合四面燙金的工藝,使門神華麗威武,給用戶帶來“神來運旺”的美好祈愿,這樣的新年“開運”便箋紙,每張便簽都是一份祝福,非常符合用戶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心態(tài),滿足了用戶對情感的需要。
《朝元圖》壁畫精彩絕倫,對它進行傳承利用,不僅要突出文物特色,還需挖掘背后的故事,通過產品設計手段,使文物與文創(chuàng)產品相輔相成?;诖?,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需要立足于文物與產品的契合點,將文物的美學、功能、情感融入文創(chuàng)產品中,從而推出更加親民、更具吸引力的文創(chuàng)產品。
基于上述產品開發(fā)思路,山西文物博物產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對《朝元圖》壁畫文創(chuàng)產品進行了開發(fā)實踐,打造出2020 年周歷——《永樂宮歷》,《永樂宮歷》不僅具有傳統(tǒng)的美感、實用功能,還具有豐富的故事,隨意在哪一頁停留,都會獲益匪淺。
《永樂宮歷》采用寬19cm,高19cm的正方形版面,左側為《朝元圖》壁畫內容,右側為日期,左、右畫面采用黃金分割比例,使畫面比例達到最佳;左側壁畫采用原色打印,右側日期背景以淡黃色(C:9%、M:12%、Y:16%、K:0%)為底,淺灰色云紋附著其上,以使日歷背景與壁畫在色彩上和諧、呼應。在圖案的選取上,一是盡量截取主要人物全身,使壁畫中的線條能完整地呈現(xiàn);二是盡量選擇能體現(xiàn)壁畫色彩特色的部分,使永樂宮壁畫最精彩的部分得以充分利用。
本次產品設計的功能性體現(xiàn)在對《朝元圖》壁畫的局部進行解碼,基于《朝元圖》壁畫本身的平面特色,對其進行利用。
周歷的每一頁都有易撕痕,將其撕下來,周歷立刻變成一本畫冊,不僅能宣傳文物文化,也能供用戶提供查閱、臨摹,充分利用了壁畫的臨摹與學習的功能,增強了產品的實用功能。生產時,《永樂宮歷》與國內一流的印刷廠合作,在飽和度、明度兩個色彩要素上反復斟酌,在對比度方面多次調整,力求在還原壁畫原有顏色的同時,將壁畫的線條清晰地呈現(xiàn),使壁畫的美學價值不打折扣,讓用戶臨摹線條時更加得心應手。
《永樂宮歷》的內容以周為單位,適合規(guī)劃一周的日程;每周一頁,向用戶呈現(xiàn)壁畫經典,并配以文字注解,讓用戶了解壁畫內涵;工作日與休息日用不同顏色區(qū)分,使休息日更加醒目,提醒用戶放慢工作腳步,盡情享受生活。《永樂宮歷》不僅標識了傳統(tǒng)的節(jié)日與節(jié)氣,并且在內頁的人物選取上用心用情,如高考這一周的圖案選取了文昌帝君(見圖1),文昌帝君是掌管功名的神仙,將其放在高考這一周,預祝高考學子考試順利,體現(xiàn)了對生活的關懷,從用戶的情感體驗出發(fā),從細節(jié)之處見真情。《永樂宮歷》的設計中加入了現(xiàn)代科技,末頁設置了二維碼,通過掃描可以收聽獨特的語音講解,近距離接觸這些人物,講解詞經過多人多次修改,反復推敲斟酌而成,語言樸實且包含多個神話故事,貼近日常生活,以期通過這種設計方式,讓用戶感受到產品的關懷。
圖1 永樂宮歷照片
《永樂宮歷》的開發(fā)雖被委托方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高度認可,也受到了消費者的好評,但是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生產成本高、產量不足、包裝需要改進等。
為此,筆者進行了反思,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市場調研不充分,在進行產品研發(fā)前,只對幾家生產廠家的產品情況進行調研,并且由于周歷存在時效性,生產周期短,準備時間不充分,因此,備選的生產廠家少,最終導致生產成本高的問題。二是資金不足,在選定生產廠家后,生產成本高,因此產量低,并且沒有剩余資金進行包裝設計與加工。這就要求我們在以后的文創(chuàng)產品開發(fā)工作時,重視市場調研,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文物是人類文明的物質載體,是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實物見證,我們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文物資源[6]。文物的保護與利用是國家關注的重點,我們應該加快文創(chuàng)實踐的進度,將傳承利用落到實處。本文將理論研究與設計實踐相結合,探討永樂宮《朝元圖》壁畫在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中的運用方法,為文物的活化利用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