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興兵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信息技術已成為當今社會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之一,因此,農村普通高中要想方設法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農村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了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為: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shù)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信息社會責任。課程目標為全面提升全體高中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1]在這個新標準下,農村普通高中如何實現(xiàn)以上目標,筆者從在農村普通高中多年的教學的前提下,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利用學生手中已有的工具提高學生的信息意識
重慶市自2018年實行春季高考以前,信息技術作為參加春季高考學生的必考科目之一,作為農村普通高中,參加春季高考的學生幾乎占學校高三年級總人數(shù)的一半,通過近幾年參加春招學生的情況來看,學生從應試方面沒有多大的問題,部分學生參加高考后想利用暑假這段時間來累積工作經驗,但有些學生還完全不能利用自己手中的工具來找到自己有用的信息,這說明學生的信息意識還不夠。在課堂中,我們完全可以要求學生首先利用自己手中已有的工具(手機、教室里的多媒體、學校機房里面的電腦)來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例如:在“信息系統(tǒng)中的計算機和移動終端”中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學習時,首先要求學生下去自己查找計算機系統(tǒng)的組成,如何配置一臺電腦,上課時,叫學生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識講解給同學,每個人關注點不一樣,所查找到的知識也會不一樣,這樣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信息意識——自己動手去查找。而且學生在了解到這些知識后,以后在購買電腦的時,自己也可以獨立購買,不再只是聽商家進行講解,也可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二、通過社會中的實際案例提升學生的信息社會責任
作為農村普通高中的學生,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學校,回家后也要幫家里干農活,就算不干農活的也大多數(shù)時候在玩游戲,一般很少有機會通過手里的工具來獲取一些重要的信息,因此要學生在課堂下去了解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識不太現(xiàn)實。所以,作為農村普通高中的老師來說,我們就必須要盡可能的去提高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例如:在進行“信息系統(tǒng)的安全風險防范”學習時,作為教師的我們可以事先準備好一些案例,特別是一些詐騙相關的案例,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了解到網(wǎng)絡并不是法外之地,而且通過案例的潛移默化,讓學生真實的感覺到,我們必須要真正的去了解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識,方可達到自身的信息安全。教師還可能以采取視頻教學的形式,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信息不安全所導致的后果,還能夠讓學生對視頻內容進行分析,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學生先能夠為自身的信息安全考慮后,再才能夠更好的且自覺的去承擔相應的信息社會責任,最終達到提升學生的信息社會責任的目的。
三、引導學生查找網(wǎng)絡資源建立學生的數(shù)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意識
由于農村普通高中的學生因當前初中考高中的時候不用考信息技術,所以很多農村初中學校的信息技術課堂只是停留在課表中,并沒有真正的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因此學生根本不會運用網(wǎng)絡來充實自己,甚至不知道如何在網(wǎng)絡查找相應的資源。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首先去找自己喜歡的歌曲,從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入手,這樣也可以提升學生對本學科的興趣,找到自己喜歡的歌曲后,要求學生下載下來,同時強調要注意版權意識,這也可以提升學生的信息社會責任。當學生學會了查找到自己喜歡的歌曲資源后,然后再引導學生利用網(wǎng)絡學習平臺進行學習,把初中落下的信息技術知識補上來,同時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這些知識我們可以在網(wǎng)絡上學習到,這就涉及到了計算機工作的基本原理了,這樣就可以一步一步慢慢的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教師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時,還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并且教師也參與到小組的活動當中,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共同進步。
四、創(chuàng)設程序設計的活動情境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思維
對于農村普通高中學生來說,程序是學生的難點,學生感覺無從下手,這樣的情況下,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前,可以在教師團隊當中討論,本節(jié)課適合什么樣的教學方式,進而提升教學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積極的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并且要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這些都是當下開展教育的大方向。學生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下,能夠對信息技術課程產生興趣,并且形成主動探索的思維。[2]在學生相互討論后,還有搞不懂的,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掌握程度,為學生安排單獨的答疑解惑課程,對于教材中的難點單獨進行問題解答,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點掌握的更加牢固。例如:在“程序設計基礎”的學習時,有很多學生掌握了基礎的教材知識,但是真正操作起來,就會一頭霧水,教師可以單獨安排一節(jié)課,讓學生Python語言進行上機操作深入練習,并且采取一對一的方式答疑解惑,對學生操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上機解答,這樣可以讓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
五、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農村普通高中的信息技術教師,我們要時刻牢記以學生為主,加強學生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工具和教學方法,以達到信息技術的課程目標。作為一名農村普通高中的信息技術教師,我們有義務也必須利用現(xiàn)有的資源讓我們的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高中學生,為學生今后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5).
[2]楊嬋,黃鳳清,劉樹海.信息時代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探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