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榮 王逸軒
◆摘? 要:文章從大學物理課程的特點出發(fā),教學中植入“課程思政”元素,優(yōu)化教學內容、方法及強化大學物理課程的德育目標等,探討了大學物理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全課程、全方位協(xié)同育人的新格局。
◆關鍵詞:課程思政;大學物理;教學實踐
大學物理課程是高校理工科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也是對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學習起鋪墊作用的一門課程。如何在大學物理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并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用好課堂這個主渠道,是物理教師亟需思考的問題。
一、大學物理課堂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1.信息化時代的發(fā)展迅速,00后的大學生文化觀和人生觀等都受到各種網絡思想浪潮的影響,因此,使大學物理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勢在必行。因此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思政要素,發(fā)揮其服務引領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從而實現公共基礎課和思想政治課協(xié)同效應。
2.提高文化自信的需要大學物理作為一門經典而又古老的學科,不僅包含自然科學文化知識,還包含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歷史底蘊。
大學物理中許多知識點(如反沖運動,火箭的發(fā)射、晶體結構等)都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教師把課程思政融入到大學物理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能傳授給學生物理知識,學生的刻苦學習能力和價值引領也得以提升并很好地激發(fā)出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3.強化大學物理課程的德育目標的需要課程思政的融入,有利于大學物理課程實現以下德育目標:(1)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2)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3)培養(yǎng)學生對問題發(fā)現、分析及自主解決的能力;(4)培養(yǎng)學生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5)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意識;(6)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愛國主義情操和職業(yè)道德等。
二、大學物理課堂實施課程思政的措施
1.注重第一堂課,教師在開學的第一堂大學物理課中,不僅需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而且要通過介紹大學物理的學習內容,使學生具備比較全面的物理基礎理論知識和一些物理學家的感人事跡,激發(fā)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和愛國情懷,提高科學素養(yǎng)。
2.注重知識點的銜接融合,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對物理知識點與課程思政的融合講解,以達到課程思政育人的目的,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例如在講授避雷針原理時,簡介科學家富蘭克林的傳奇故事,他在雷雨天冒著生命危險用放風箏的方式去研究雷電,發(fā)明了避雷針,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無償地奉獻給了全人類。教師可以由避雷針引入課程思政,鼓勵學生只要有堅定的信念,持之以恒,必定會研究出成果。
3.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寓教于物理與生活息息相關,通過日常生活實例,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了解大學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比如在學習斜面時,教師可以提問衣服上的拉鏈原理是利用了什么物理機械?啟發(fā)學生觀察衣服上的拉鏈,進而了解拉鏈的原理是利用了簡單機械---斜面,利用斜面是省力的。這個結論不僅揭開了拉拉鏈的斜面省力技巧,而且讓學生體會到物理來源于生活。進而鼓勵學生要多觀察,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和一絲不茍的學術精神。
4.培育科學精神,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大學物理中有許多重要的物理公式和定律是以人名命名的,如庫侖定律、牛頓三大定律、歐姆定律等。教師在講授這些重要的定理和結論時,借助物理學史、科學趣聞等介紹物理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物理文化的引入激發(fā)出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歷史擔當。
5.注重價值引領,傳播正能量。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挖掘與物理知識點相關的科技元素,以教學內容為載體,注重價值引領與知識間的傳授并結合轉化,以培育學生的科學精神。例如在講授通信技術相關知識點,介紹我國從2G技術的落后到現在的5G技術的領先,講述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自強不息,勇攀科技高峰的事跡,以培育學生的科學精神、工匠精神,鼓勵同學們勇?lián)熑?,秉承工匠精神,不斷去探索科學知識而發(fā)奮學習。
三、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物理課程需要注意的問題
1.做到完善“課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和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高校聲譽的反應。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起著榜樣示范作用,對學生的素養(yǎng)、視野格局、學業(yè)發(fā)展等方面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高校需規(guī)范教師職業(yè)行為,深化師德師風建設。要求教師守住道德底線,做一名學生滿意的教師。
2.樹立教師課程思政的意識。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實施者,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首先教師要明白物理課堂上實施課程思政的目的和意義。其次,教師明確大學物理課程是“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最后,教師要清楚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物理知識,而是要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融入課程教學中去,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
3.提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的能力。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不是簡單地把思政課的德育內容直接照搬到大學物理課堂中,而是自然而然地融入。這就需要讓教師明白課堂教學中如何去融入并實施課程思政。因此,學校要經常組織教師參加課程思政教育案例教學的培訓、研討等,拓寬教師視野,分享經驗,提升融入課程思政的方法與技巧,從而提高教師教學的能力。
在大學物理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不斷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充分挖掘出隱形課程的思政功能,使得大學物理課程與思想政治課同向而行,能夠更好地發(fā)揮育人的功能,從而實現立德樹人。
參考文獻
[1]何玉平.大學物理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教育的思考[J].教育信息化論壇,2021(01).
[2]唐多昌.大學物理課程思政的研究與實踐[J].滄州師范學院學報,2021(03).
作者簡介
梁金榮(1980—),女,皖靈璧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物理學、數學應用等。
基金項目: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院級人才項目校級學科帶頭人《物理學》(XD2021008);安徽省質量工程一般項目(2020jyxm1356);安徽省職成教學會規(guī)劃課題一般項目(azcg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