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7月26日文章,原題:中國“零疫情”戰(zhàn)略,進入超市憑疫苗接種證明幾個月前,中國的新冠疫苗接種運動加快了步伐。全球每天接種的疫苗幾乎有一半是在中國進行接種的。到目前為止,中國當局一直保證接種疫苗的決定是自愿的。
但現(xiàn)在,拒絕接種疫苗者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目前中國有許多城市對公共場所實施準入限制。有些地方只對接種疫苗者開放。民眾須出示健康碼,證明已接種疫苗,才被允許進入。
到目前為止,至少有5個省的地方政府已宣布這些要求,這實際上將未接種疫苗者排除在公共生活之外。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規(guī)則會否在全國實施。當局設定的目標是在年底前讓至少70%的人口完全接種疫苗。但即便如此,在可預見的未來,政府也不會放松封閉的邊界和嚴格的隔離措施。相反,由于新的變異病毒,當局已開始在廣東建立隔離中心。對旅行者長達3周的隔離可能很快將在遠離居民區(qū)的隔離設施中進行。
事實上,中國(民眾)的疫苗接種準備程度相當?shù)?。最重要的是,這與當局成功遏制疫情有關:很長時間以來,每天感染人數(shù)趨于零。近半年來,本周一(全國)單日新增病例首次報告76例。這一新高促使當局對數(shù)百萬居民進行檢測。中國政府至今一直奉行嚴格的“零新冠病毒”戰(zhàn)略。中國的群體免疫之路將是漫長的,不僅因其有14億人口,還有德爾塔毒株在全球蔓延。按歐洲大多數(shù)專家的假設,疫苗接種率達85%是實現(xiàn)群體免疫所必需的。▲
(作者法比安·克雷奇默,青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