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博
小兒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是臨床兒科疾病,病情發(fā)展速度比較快,容易演變?yōu)榻K末期腎病,對兒童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1]。臨床治療多使用潑尼松,但是潑尼松會導致血糖異常、高血壓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且治療效果也較差。隨著治療的進步,有學者提出甲基強的松龍沖擊治療,但是單純進行其治療的效果依然需要提高[2]。隨著中醫(yī)的發(fā)展,中醫(yī)藥治療小兒難治性腎病綜合征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臨床關于甲基強的松龍沖擊聯(lián)合補腎固精方治療效果研究很少,大多為單獨用藥研究,故本次研究對甲基強的松龍沖擊聯(lián)合補腎固精方治療小兒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臨床效果進行深入分析,期望可以為臨床治療小兒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提供依據(jù)?,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小兒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 30例。納入標準:①符合小兒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相關標準;②合并有低蛋白血癥、血脂異常、水腫癥狀;③存在大量蛋白尿;④兒童與家屬均知情研究。排除標準:①對治療藥物過敏;②因為糖尿病引發(fā)的繼發(fā)性腎病綜合征;③合并有腎淀粉樣變性;④存在骨髓瘤性腎?。虎荽嬖谙到y(tǒng)性紅斑狼瘡性腎炎;⑥存在過敏性紫癜性腎炎;⑦合并惡性腫瘤。對照組患兒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4~10 歲,平均年齡(4.6±1.8)歲。研究組患兒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4~11 歲,平均年齡(4.8±2.1)歲。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兒入院后均進行消炎、抗菌、利尿治療,并給予相應的護理。
1.2.1 對照組 患兒采用甲基強的松龍沖擊治療。靜脈滴注甲基強的松龍20 mg/(kg·d),持續(xù)3 d;后改為口服潑尼松,2 mg/(kg·d),分3 次口服,共治療8周。
1.2.2 研究組 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補腎固精方治療,藥方組成:石菖蒲、地龍、生地及杜仲各15 g,山藥、黃芪、萆薢、牛膝及玄參各10 g,山茱萸8 g,太子參6 g,如果患兒存在水腫,則要在藥方中加入海藻20 g、大腹皮10 g、茯苓皮8 g,病情較為嚴重的加入商陸10 g;如果患兒存在陰虛手足心熱盜汗,則要在藥方中加入鱉甲及知母各15 g;如果存在血尿,則要在藥方中加入三七8 g、茜草及白茅根各6 g。根據(jù)患兒年齡、病情加減藥量,用水煎煮服用,1 劑/d,分早晚 2 次服用,連續(xù)治療8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兒治療結果、BUN、SCr、GLB、24 h 尿蛋白定量、復發(fā)情況。①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治療8周后,患兒癥狀完全消失,血漿蛋白量>30 g/L,水腫癥狀消失;有效:治療8周后,患兒癥狀、水腫癥狀明顯減輕,血漿蛋白量有升高趨勢;無效:各項情況無明顯變化[3]??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所有患兒均在治療后采集空腹靜脈血3 ml,使用全自動生化儀器對BUN、SCr、GLB 檢測,使用比色法對24 h 尿蛋白定量檢測[4]。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3.3%,高于對照組的7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兒BUN、SCr、GLB、24 h 尿蛋白定量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患兒BUN、SCr、GLB、24 h 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BUN、SCr、GLB、24 h 尿蛋白定量比較()
表2 兩組患兒BUN、SCr、GLB、24 h 尿蛋白定量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患兒復發(fā)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兒復發(fā)率為6.7%,低于對照組的26.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復發(fā)情況對比(n,%)
小兒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是臨床兒科發(fā)生率較高的疾病,給予有效治療非常重要。以往臨床多使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但是很多患兒會出現(xiàn)耐藥反應,疾病反復發(fā)作很難愈合[5]。因此,需要尋找更好的治療方法。
中醫(yī)上將腎病綜合征列為了“水腫”范疇,治療原則為調和脾腎、補腎固精。小兒難治性腎病綜合征難治的原因主要有:①病理變化為本虛標實,虛中有實,虛實夾雜,且脾腎之虛是主要的,同時患兒表現(xiàn)為濕毒血瘀;②辨證治療時主次輕重很難把握[6]。而補腎固精方則得到了很好的使用,藥方中的生地、黃芪可以發(fā)揮有效地免疫調節(jié)作用,可以對消除尿蛋白;杜仲、山茱萸、山藥、太子參可以有效發(fā)揮補腎固精、益氣健脾功效;加入石菖蒲、萆薢可以發(fā)揮清利濕毒、醒脾化濕功效;生地、玄參還可以發(fā)揮滋補肺腎、清熱養(yǎng)陰功效;地龍、牛膝可以發(fā)揮活血化瘀功效[7]。整個藥方可以發(fā)揮肺脾腎氣陰雙補、氣精雙固、補虛化濁功效。同時聯(lián)合甲基強的松龍沖擊治療,可以提高治療效果,甲基強的松龍沖擊治療起效較快,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藥物濃度,緩解患兒癥狀[8]。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3.3%,高于對照組的7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故在小兒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治療中,使用甲基強的松龍沖擊聯(lián)合補腎固精方治療,療效顯著。分析原因為:補腎固精方可以更好地發(fā)揮補虛化濁、氣精雙固效果,而甲基強的松龍沖擊治療可以發(fā)揮抗炎等功效,可以更快的緩解患兒癥狀。
小兒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是臨床治療存在較大難度的一種疾病,西醫(yī)治療效果較差,且會引發(fā)各種不良反應,對患兒的生長發(fā)育產生明顯的影響。中醫(yī)藥治療小兒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效果逐漸得到了認可,且在治療期間展現(xiàn)了明顯的優(yōu)勢。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患兒BUN、SCr、GLB、24 h 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故在小兒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治療中,使用甲基強的松龍沖擊聯(lián)合補腎固精方治療,患兒的各指標情況明顯恢復與改善。分析原因為:甲基強的松龍沖擊治療可以使腎小球濾過率顯著升高,對腎臟損傷減輕,同時會進行免疫抑制,發(fā)揮較好的抗炎等效果。使用甲基強的松龍沖擊治療小兒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效果較好,但是單純使用西醫(yī)藥物治療效果還有待提高。補腎固精方治療機制為:補腎固精方治療小兒難治性腎病綜合征可以有效溫陽健脾、補腎固精,由于小兒脾常不足,進而會導致水谷精微無法化生氣血,從而反聚為濕、水津失布。腎虛無法封藏固精,從而大量的蛋白從尿中流走,使得患兒正氣逐漸虧虛加重,身體免疫力嚴重下降,故補腎固精方發(fā)揮了健脾利水、補腎固精等效果。因此,甲基強的松龍沖擊聯(lián)合補腎固精方治療小兒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效果值得肯定。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兒復發(fā)率為6.7%,低于對照組的26.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故在小兒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治療中,使用甲基強的松龍沖擊聯(lián)合補腎固精方治療,患兒的復發(fā)率更低。分析原因:①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可以有效促使患兒各項癥狀消失,各項生化指標恢復,進而可以快速緩解病情,減輕患兒與家屬痛苦;②同時聯(lián)合使用可以減少甲基強的松龍沖擊藥物的劑量,從而減少不良反應;③聯(lián)合用藥可減輕對腎臟的損傷。
綜上所述,小兒難治性腎病綜合征采用甲基強的松龍沖擊聯(lián)合補腎固精方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