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影響
2021年1月7日,美國特斯拉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埃隆·馬斯克凈資產升至1850億美元,成為世界新首富。得知消息后,49歲的馬斯克也凡爾賽秀了一把說:“好奇怪,好吧,回去工作了?!蓖瑫r,他將置頂推特修改為:“我的錢,有一半用于幫助地球上的問題;另一半用于幫助在火星上建立一個自我維持的城市,以確保(所有物種)生命的延續(xù),以防地球像恐龍時代受到流星撞擊或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發(fā)生——我們隨之自己毀滅?!?/p>
這個置頂推特的風格,確實很馬斯克。他給人的形象一貫就是這樣,動輒“口出狂言”,直指宇宙星辰,仿佛塵世間的紛紛擾擾都不太看得上。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他對未來的向往。他是現(xiàn)實世界的鋼鐵俠、瘋狂的技術革新者、成功的商人、雄心壯志的冒險家、偏執(zhí)狂夢想家、一個神一樣的創(chuàng)業(yè)者……從早年成功創(chuàng)辦Zip2和互聯(lián)網第三方支付平臺PayPal,到跳出互聯(lián)網舒適區(qū),造出世界第一臺全電動跑車的新能源汽車巨頭特斯拉;從首家私人民營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到新能源初創(chuàng)企業(yè)Solar City、大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隧道公司The BoringCompany 以及要造時速1200公里的超級高鐵Hyperloop;用一個詞來概括馬斯克這些公司的特點,就是“顛覆”——SpaceX 是對人類生存空間的顛覆,星鏈是對通信行業(yè)的顛覆,Loop隧道、超級高鐵、特斯拉是對出行方式的顛覆。這一切無不彰顯著馬斯克天馬行空、任性跨界創(chuàng)新的眼界和高瞻遠矚的商業(yè)天賦。
然而,創(chuàng)辦這些公司,馬斯克并非一帆風順。特別是在2002年6月創(chuàng)立SpaceX 的時候,很多人都說他是“地球上最可怕的瘋子”,是一個錢多沒事干不切實際想要尋求刺激的傻子富豪。馬斯克究竟有多瘋?瘋得匪夷所思。到2008年,SpaceX 成立六年之中進行的三次火箭發(fā)射接連失敗,數(shù)千萬美元的投入化成爆炸后的大火球。這個時刻讓馬斯克淪為業(yè)界笑柄的同時,也讓他陷入人生的低谷。當馬斯克破釜沉舟把自己個人最后的一筆300萬資金投入到公司中之后,有一段時間甚至只能靠向朋友借錢度日,“我一邊嚼著玻璃,一邊凝視死亡的深淵”。
2008年9月,獵鷹1號第四次發(fā)射。這一次幸運女神站在了馬斯克這邊,火箭順利升空,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xiàn)火箭發(fā)射入軌的私營商業(yè)航天公司。并且馬斯克的SpaceX 在回收技術上大幅領先世界。此后NASA 的訂單紛至沓來,SpaceX 終于起死回生。有人后來問及馬斯克關于這一段的經歷時,他只是很平靜地引用了丘吉爾的一句話:“如果你必須穿越地獄,那就繼續(xù)前進吧!”
2014年,小米科技董事長兼CEO雷軍拜訪馬斯克,問了一個問題:“10年前你為什么做特斯拉?那時電動汽車還只是一個概念,你是怎樣看待這個機會的?”馬斯克回答說:“我從不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因為失敗率要比成功率高得多,我只是覺得這是人類應該做的事情,我不想苦苦等待別人來實現(xiàn)?!?/p>
雷軍從硅谷回來之后感慨地說他特別喜歡馬斯克說的三句話。第一句:“優(yōu)秀企業(yè)應該有超越利潤之上的追求。”第二句:“當某事足夠重要,你就去做它,即使勝算不大?!钡谌洌骸拔蚁敫淖兪澜?,希望能夠盡我的努力,創(chuàng)立一個新世界,使人們享受生活,為此,我不介意冒險。我希望我做的事,能對人的生活起著深遠的影響。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歷史性的。”
這就是馬斯克。他15歲就寫下人生愿望:“我的使命是拯救人類?!彼?1歲到美國讀大學時,就開始思考哪些事物會對人類的未來產生重大的影響?;赝^去十幾年馬斯克成立的公司,可以發(fā)現(xiàn)都集中在三個有關人類長期生存風險的項目上:氣候變化、地球依賴、人類退化。可以說,他一生的事業(yè)幾乎都是他使命的副產品,“我不知道什么是放棄,除非我被困住或者死去?!?/p>
2020年5月31日,SpaceX 最新的載人龍飛船把兩名美國宇航員送入太空,由此開啟了全球商業(yè)載人航天時代,為未來人類太空旅游等提供了更多可能。馬斯克又一次創(chuàng)造了歷史。這同時,馬斯克啟動了他的火星移民計劃,“2050年我要把100萬人帶到火星?!薄懊磕杲ㄔ?00艘星際飛船,10年內就達到1000艘,也就意味著每年的運力達到1 億噸?;蛘哒f每當?shù)厍蚝突鹦擒壍劳綍r可以運載大約10萬人。”馬斯克最近接受采訪時表示,預計自己將在兩三年后進入太空,而且希望自己死后能被葬在火星上。
不過依然有太多人難以理解他的瘋狂。雖然大家見證了馬斯克各種神操作,但對于移民火星,人們依舊認為不可能。但馬斯克的野心就體現(xiàn)在他對于探索外太空的樂此不疲,一直堅持著這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夢想。他認為:“登陸火星不是一個備用計劃,而是說我們想要成為一個多星球物種,打造太空文明。最終生命的足跡遍布整個太陽系,然后超越我們所在的太陽系,達到其他的恒星系。和我們永遠待在地球上直到出現(xiàn)某個導致滅絕的災難相比,我認為這才是一個非常讓人興奮、鼓舞人心的未來。”“火星是真實存在的星球,因此我們能在那里創(chuàng)造一個真實的文明?!闭劦絺€人角色,企業(yè)家、創(chuàng)始人、CEO……他認為這些頭銜都不重要,“我把自己定義成一名工程師。”“科學是偉大的。科學是發(fā)現(xiàn)已經存在于宇宙中的事物,而工程是創(chuàng)造未曾存在過的事物?!薄霸谖铱磥恚@也是硅谷精神。是的,創(chuàng)造、解決問題。通過科技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有趣,創(chuàng)造出宇宙中從未存在過的東西。這太棒了!”
所以,如果你今天再問馬斯克“移民火星”這件事能不能成功,其實一點也不重要了,就像哥白尼說的,太陽是宇宙的中心,這句話對嗎?當然是錯的,可是這個錯誤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提醒我們,地球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我們應該往外看,這個思維特別重要,只要你往外看,你很快就知道太陽不是宇宙的中心。那扇窄門被打開了,而打開窄門的人,其實最了不起。
馬斯克很喜歡一句話,“向月亮進發(fā)吧,即便沒有到達,你亦將置身于群星之中?!?/p>
熱議銳評:特斯拉、SpaceX、鋼鐵俠、火星移民等,馬斯克的每一個標簽背后,都堪稱一段精美絕倫的人生。人們總是訝異于馬斯克為何能在數(shù)個不同的領域都取得極高的成就,事實上,他的眼睛從來沒離開過遠方的星辰大海。喬布斯之后,馬斯克被公認為新一代的硅谷精神領袖,甚至比喬布斯更偉大。他對創(chuàng)新的執(zhí)著,他把物理定律、工程邏輯、商業(yè)路徑三者近乎完美的嫁接,確實令人嘆為觀止。聽聽蕭伯納曾經怎么說的吧:“一個理智的人會讓自己去適應這個世界,而一個不理智的人則會堅持嘗試讓這個世界去適應他。因此,這個世界所有的進步都依賴于這些不理智的人。”
素材運用:天馬行空的火星夢;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被嘲笑的夢想;在質疑中死磕到底;推動改變與引領變革;特立獨行的“鋼鐵俠”;半魔半神的天才和瘋子;創(chuàng)新的執(zhí)著和永不服輸精神;建設太空文明;膽識與使命;我想改變世界;做拯救人類的超級英雄;打開窄門的人,其實最了不起……
(資料來源:澎湃新聞、中國新聞網、奇象網、賢集網;微信公眾號“拾遺”“記者論壇”“混沌大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