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間歇性導尿聯(lián)合膀胱功能訓練用于神經源性膀胱的效果分析

      2021-08-01 15:05:50苗承梅
      甘肅科技 2021年11期
      關鍵詞:源性尿管尿量

      黃 蓉,萬 博,苗承梅

      (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30)

      脊髓損傷伴神經源性膀胱患者膀胱過度充盈,膀胱內殘余尿量較多,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尿潴留或尿失禁,需留置導尿管協(xié)助排尿。但長期留置導尿管易導致泌尿系統(tǒng)感染、尿路結石等并發(fā)癥,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間歇導尿可間歇性擴張膀胱,降低泌尿系統(tǒng)感染發(fā)生率,具有改善神經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作用。本研究將間歇性導尿聯(lián)合膀胱功能訓練用于神經源性膀胱,現(xiàn)將研究結果做如下匯報。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8 年3 月~2019 年10 月醫(yī)院收治的81 例脊髓損傷伴神經源性膀胱患者,尿流動力學檢查診斷為神經源性膀胱,符合脊髓損傷診斷標準[2],無嚴重腎臟疾患、膀胱造瘺術,病情穩(wěn)定,無精神性疾病,能夠配合康復訓練。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41 例)與對照組(40 例)。觀察組男23 例,女18 例,年齡22~69 歲,平均(33.78±10.62)歲;受傷時間(68.73±22.34)d;頸髓損傷患者20 例,腰髓損傷患者15 例,胸髓損傷6 例;完全性脊髓損傷25例,不完全性脊髓損傷16 例。對照組40 例,男25例,女15 例,年齡21~63 歲,平均(34.46±11.23)歲;受傷時間(70.08±23.45)d;頸髓損傷患者19 例,腰髓損傷患者17 例,胸髓損傷4 例;完全性脊髓損傷30 例,不完全性脊髓損傷10 例。2 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訓練方法

      2 組均實施膀胱功能訓練,①反射性排尿訓練:教會患者或家屬反復叩擊恥骨上區(qū)不同部位,如恥骨上區(qū)、大腿上1/3 內側,尋找敏感點,牽拉陰毛誘發(fā)膀胱反射性收縮以促進尿液排出。②代償性排尿訓練:操作者單手由外向內、由輕而重按摩患者腹部,向下擠壓膀胱,加壓排尿,力求將尿液全部排出。③直腿抬高至45°,堅持5 s,而后左右交替,持續(xù)10 次左右。④訓練排尿意識:對于留置尿管患者每次放尿前5min 指導患者模擬排尿,如想象自己準備排尿,并試圖自主排尿,而后由陪同人員緩緩放尿。

      觀察組在膀胱功能訓練前30min 實施間歇性導尿訓練,開始前,首先向患者講解間歇導尿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制定個性化飲水計劃,選擇合適的導尿管,確定適宜的導尿時間與次數;具體步驟:①使用生理鹽水激活尿管,清潔尿道口及會陰處,倒出導尿管內生理鹽水,撕開包裝2/3,操作者固定男性陰莖,將一次性硅膠導尿管插入尿道口,觀察到尿液流出,并繼續(xù)插入2~3cm,保持尿管位置不動,可屏氣增加腹壓或輕壓膀胱區(qū),直至尿液排出;女性患者借助鏡子將尿管插入尿道,觀察到尿液流出后,繼續(xù)插入1~2cm,保持尿管位置不動,可屏氣增加腹壓或輕壓膀胱區(qū),直至尿液排出。根據2 次導尿之間殘余尿量、自行排尿量確定間歇導尿頻率,每次殘余尿不宜超過400 mL,若2 次導尿之間殘余尿量<300mL,自行排尿>100mL,則每6h 導尿1次;若2 次導尿之間殘余尿量<200mL,自行排尿量>200mL,則每8h 導尿1 次,當殘余尿量<100mL 時,則停止排尿,表明膀胱功能已達到平衡。

      2 組患者均訓練12 周,患者可自主排尿,視為拔除尿管成功。

      1.3 觀察指標

      ①膀胱功能:訓練前后計算國際下尿路功能癥狀評分(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分值越高表明膀胱功能恢復越差。同時觀察并記錄訓練前后2 組膀胱最大容量、膀胱殘余尿量。

      ②對比2 組自主排尿時間及拔除尿管成功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以%描述拔除尿管成功率等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或Fisher 確切概率法。以()描述膀胱功能指標、自主排尿時間等計量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或配對樣本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使用SPSS23.0 處理。

      2 結果

      2.1 2 組膀胱功能比較

      訓練前,2 組膀胱最大容量、膀胱殘余尿量及LUT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訓練后,2 組患者膀胱最大容量較訓練前升高,觀察組(358.42±33.87)ml 高于對照組(216.24±30.45)mL(P<0.05),膀胱殘余尿量及LUTS 評分較治療前下降,觀察組(86.79±20.33)mL、(24.54±3.62)分低于對照組(114.57±22.68)mL、(28.79±4.83)分(P<0.05)。見表1。

      表1 2 組膀胱功能比較()

      表1 2 組膀胱功能比較()

      2.2 2 組自主排尿時間及拔除尿管成功率比較

      觀察組自主排尿時間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少(P<0.05),拔除尿管成功率與對照組相比較高(P<0.05)。見表2。

      表2 2 組自主排尿時間及拔除尿管成功率比較

      3 討論

      神經源性膀胱會導致尿失禁、尿潴留等一系列癥狀。神經源性膀胱所致的尿潴留可引起膀胱肌損傷、無力,并可能導致尿路感染、腎積水。此外,該病需長期留置尿管,使泌尿系統(tǒng)感染發(fā)生風險進一步增加[3]。間歇導尿訓練改善神經源性膀胱主要通過促使膀胱間歇排空,使膀胱處于近似生理的狀態(tài),進而幫助患者逐漸形成有規(guī)律的自主性排尿。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4],實施間歇導尿可避免因膀胱過度充盈引起的膀胱壁損傷與腎損傷,幫助患者逐步恢復自主排尿能力,減少尿路感染。

      膀胱功能訓練通過提高神經反饋機制,訓練患者自主排尿意識,進而改善患者的儲尿與排尿功能。如反射性排尿訓練、代償性排尿訓練、直腿抬高訓練等,可對膀胱組織進行牽拉、刺激,增加膀胱自主神經張力,訓練患者的自主排尿意識,建立新的膀胱反射,使其適應排尿動作,進而膀胱功能恢復。本研究將間歇性導尿聯(lián)合膀胱功能訓練用于神經源性膀胱,結果顯示,觀察組膀胱最大容量升高,膀胱殘余尿量及LUTS 評分降低,且與對照組具有明顯差異。提示間歇性導尿聯(lián)合膀胱功能訓練通過規(guī)律性的充盈、排空訓練,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膀胱功能。原因可能在于,積極的膀胱訓練可促使患者恢復儲尿功能,形成規(guī)律性自主排尿習慣。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自主排尿時間短于對照組,拔除尿管成功率高于對照組。提示間歇性導尿聯(lián)合膀胱功能訓練可縮短神經源性膀胱患者自主排尿時間,提高拔除尿管成功率,與臨床研究具有一致性[5]。間歇導尿使膀胱處于近似生理狀態(tài),訓練自主排尿能力,膀胱功能訓練能夠改善患者儲尿功能,二者聯(lián)合相輔相成,幫助患者建立自主排尿反射,進而縮短首次排尿時間。

      綜上所述,間歇性導尿聯(lián)合膀胱功能訓練用于神經源性膀胱可改善膀胱功能,縮短自主排尿時間,提高拔除尿管成功率。

      猜你喜歡
      源性尿管尿量
      PKEP術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診治
      后溪穴治療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進展
      介紹1種預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宮產術后患者拔除尿管時機的探討
      雄激素源性禿發(fā)家系調查
      健康教育對治療空氣源性接觸性皮炎的干預作用
      患者留置尿管期間兩種護理措施比較
      影響患者記錄尿量準確性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椒蓮酊劑治療男子雄性激素源性禿發(fā)50例
      巩留县| 临武县| 改则县| 大同市| 永昌县| 得荣县| 丽水市| 张家界市| 吉安市| 建湖县| 洪洞县| 锦屏县| 鲁山县| 孝义市| 太谷县| 云阳县| 铜陵市| 康马县| 象州县| 历史| 黎川县| 绵阳市| 砀山县| 房产| 德清县| 田阳县| 新竹市| 西平县| 麟游县| 开封县| 成都市| 海林市| 正阳县| 威信县| 南郑县| 河北区| 通化市| 湖北省| 莱州市| 文登市| 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