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網絡直播賣貨成為了銷售產品,尤其是農產品的好辦法。那么,農民網絡直播賣農產品,怎樣播效果更好?什么樣的畫面更吸引消費者?又該如何選擇直播平臺呢?
直播與網店銷售有什么區(qū)別
網絡直播實時性強。網絡直播中所見即所得,顧客看到的都是最真實的第一手信息,實時性超越了距離限制,甚至超越了渠道障礙。直播把產品和服務直接推到消費者面前,這種實時的沖擊力遠超過靜態(tài)展示或者事后瀏覽。
網絡直播帶有溫度。直播當中是有服務的,它不是一個冷冰冰的產品展示,或者一個簡單的圖文說明。直播的主播在當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像李佳琦這樣的主播,他能把握消費者的心理,對產品的介紹非常精準,而一般線下銷售或者傳統(tǒng)的電商,它沒有這樣的溝通引導服務。
網絡直播互動性更好。在直播中大家可以隨時交流,隨時提問,商家會收集客戶對產品反映的問題,然后發(fā)現消費者的興趣,測試出來大家感興趣的內容,隨之商家就能非常快地去調整商品介紹的內容。
網絡直播可多角度展現產品魅力。一個好的農產品本身不僅有內容,還有很多的情感和溫度,所以在農產品直播中,要豐富其中的內涵。比如在直播過程中主播可以展示農產品的生長環(huán)境,把大家在經營過程中的努力和農民的匠心表現出來。農產品的銷售一定不能就產品說產品,應該多角度地去展示產品魅力。
短視頻+直播效果好
短視頻和直播相當于一個人的左手和右手,雙方起到互補的作用。直播可以提供實時的沖擊力,短視頻可以濃縮很多要素和場景。
在直播過程中,在把現場感的體驗做好的同時,還可以用短視頻,以及微信公眾號圖文的方式,展示農產品誕生的整個過程,讓消費者真正地看到農產品背后的不容易,這樣的組合效果會很好。
“留量”比“流量”更重要
過去主播們追求的是“流量”,現在主播們追求的是“留量”,一字之差就說明了直播過程中第一分鐘、第一個階段說什么非常重要。主播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打動他,讓他愿意聽下去。
產品的價值點一定要在做直播之前就想好,用各種手法把它展現出來,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留住目標顧客。
謹慎選擇平臺
現在各種直播、短視頻平臺不斷涌現,不同平臺都有自己的特色。像“小紅書”,將目標對準城市中產階級以上的人群,“抖音”更多的偏娛樂,“快手”偏向三四線以下的城市。
從業(yè)者要先了解直播行業(yè)、視頻媒體平臺的不同定位,根據自己的產品特色進行市場細分,要去聽,去看,去學習,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臺和定位,然后再開始。
參謀貼士
選擇直播平臺小貼士
定位自己,明確直播屬性。根據品牌屬性來確定直播形式,不同直播平臺對應不同用戶群體;鎖定目標人群,形成平臺聚焦。根據品牌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一個平臺進行深度合作;加強現場策劃,實現引流互動。加強對主播和直播腳本的篩選,運用各種渠道積極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