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卿
摘? 要:良好品質(zhì)不是天生的,要靠后天的培養(yǎng)。教育寫作來源于生活,良好的品質(zhì)也是在生活中磨練成的。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把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放在首要地位,絕不是片面強調(diào)語文知識技能,忽視生活實際,只有二者相互結合與滲透,才是語文教育的本質(zhì)。本文通過對利用教材,尋找良好品質(zhì)培養(yǎng)的機會;利用生活,進行良好品質(zhì)培養(yǎng);利用課堂教學設計,培養(yǎng)合作意識;利用評價,喚起習作興趣的分析探討,探究如何在作文教學中滲透良好品質(zhì),從而促進語文教育教學方式的提升。
關鍵詞:教材;生活;課堂;評價
良好的品質(zhì)是一種美德,是一種信念,不是天生的,要靠后天的培養(yǎng)教育。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一般來講分為內(nèi)在品質(zhì)和外在品質(zhì),品質(zhì)的高低,對于一個人的成功也有著重大的影響,有時比智力影響更大。
寫作來源于生活,良好的品質(zhì)也是在生活中磨練成的,直至形成一個人的意志品質(zhì)獨立、堅忍、果斷、自制的四個基本因素。葉圣陶老先生曾說過:“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積蓄,臨時執(zhí)筆,拿出來就是,自然得很?!?/p>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把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放在首要地位,絕不是片面強調(diào)語文知識技能而忽視生活實際,二者相互結合與滲透,這才是語文教育的本質(zhì)。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也為良好的品質(zhì)形成奠定了基礎。在作文教學中如何滲透良好意志品質(zhì),下面本文談幾點看法。
一、利用教材,尋找良好品質(zhì)培養(yǎng)的機會
小學生寫作是為了鍛煉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經(jīng)驗,用適當?shù)恼Z言表達。教師要充分挖掘習作中的有力因素,契機培養(yǎng)良好品質(zhì)。
部編五上第六單元習作,“我想對您說”這一習作主題,要求學生表達對父母、親人、朋友的愛,用一兩件事來寫。許多同學會以《爸爸,我想對您說》《媽媽,我想對您說》為題,怎樣讓學生感情真摯地描述?在教學中使學生能感受到他人的愛,懂得從生活所事去尋找,什么是愛?什么是別人對你的愛?在此基礎上引導自己對別人的愛。本單元閱讀教學中教師就應引導學生去感悟這些感情,培養(yǎng)他們形成積極的、健康的、向上的良好品質(zhì)。
如我在教本單元《慈母情深》一文時,便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愛,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及時給予正確的導向,然后讓學生把自己的感悟在書側(cè)做批注。因此,在習作中他們是如何感受爸爸媽媽的愛,以后要怎樣報答他們的愛。當家長們在看了孩子的習作后感慨頗深:孩子真的懂事了,懂得去愛別人!這正是良好品質(zhì)形成的契機,也就達到了教學的目的。有人說,孩子的心靈是一片肥沃、空曠的土地,往里種啥便長啥。如果可能的話,為什么不種良好品質(zhì)的種子呢?
二、利用生活,進行良好品質(zhì)培養(yǎng)
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不豐富,在習作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常識性的錯誤。例如學生在描寫四季時,常常按照所接觸到的文章經(jīng)驗來寫,千篇一律地寫成“春天的新枝,夏天的驕陽,秋天的落葉,冬天的白雪……”這些和我們周圍的實際情況是有很大差別的。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教師要有意識地提示觀察,啟發(fā)思考,必然點亮學生思維的明燈,燃起興趣的火焰,拓展作文的思路。
例如寫生活中的實例“抽血體檢”,我事先交待學生仔細觀察,同時,我不忘良好品質(zhì)培養(yǎng),提出另一個問題:同學之間是怎樣互相幫助克服困難的?事后,我馬上讓學生以“抽血體檢”為題,根據(jù)自己觀察到的進行口述。
同學們都說得生動形象。例如一個學生說到:當醫(yī)生拿出藥箱站起來時,同學們都非常害怕,但我們都假裝不怕的樣子。當醫(yī)生向我們招手時,許多同學都縮著身子,皺著眉頭,但還是捋起袖子。麗珍同學最害怕,大哭大喊:“我不打,我不打!”同學們非但沒有嘲笑她,反而都在大聲喊:“麗珍加油!”梓諾走到她身邊,扶著她……聽到這,我心想:這群孩子都長大了,能夠?qū)W習控制恐懼,自我激勵,也能控制沖動情緒,具有堅強的意志。這不是良好品質(zhì)培養(yǎng)的結果嗎?
三、利用課堂教學設計,培養(yǎng)合作意識
在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奠定成功的基礎。在部編語文第五冊第六單元習作“這兒真美”為主題,要求寫出這個地方怎么吸引人,讓人看了這個地方感興趣。
在教學時,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寫作模仿《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的方法,時間要抓住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描述。
本研究注重引導學生合作學習,組織學生模仿寫作方法,利用好詞佳句,收集四季風光特色。放手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這次單元習作。許多同學都活學活用了,景物描寫生動形像,突出四季的特點。學生嘗到合作成功的喜悅,便樂此不疲。合作的關系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也有利于學生的合作和團隊精神意識,培養(yǎng)合作精神,提升境界,促進良好品質(zhì)的形成。
歐陽修在回答“如何寫好文章”時說:“無它術,唯勤讀書而且多為之?!彼^“勤于讀書、逸于作文”便是要求學生在閱讀中凈精神、拓視野、活思想,只有積累了豐富的詞匯,習作時才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之后,我便對合作學習進行升華,讓學生合作收集好詞佳句:如寫景色的;記人物動作、神態(tài)、心理的;贊美的……幾個月后,學生的習作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長期堅持這樣合作積累,學生在習作時又怎會無材無料,心中茫然呢?
四、利用評價,喚起習作興趣
習作教學,必須重視學生作文的評價,要設法喚起學生的成就感。在習作評價上,通常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寫作打等級、寫評語的評價,但學生更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即使它是一個詳細的描述,不同的開頭,有余韻的結尾,都可以讓小作者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習作中,不管多么困難,在什么樣的困境,老師都要鼓勵他振作起來,奮發(fā)向上,始終保持高度的熱情,樂觀向上的動力。
嘗到成功的喜悅,是促進其向上的勢頭,因此,在每一次習作完成后,可組織學生選出一部分優(yōu)秀的習作,貼在教室外墻展示欄上,加上正確的指導,積極的評價,讓其他同學追逐它,讓入選的同學享受它;在分享作品的成功中學會了欣賞和與他人分享快樂。
積極創(chuàng)造一個自信的心情,良好品質(zhì)是一種對客觀事物的反應的而形成,可以成為內(nèi)部驅(qū)動力的行為,與人體健康有密切的關系。用雙手辛勤的工作,用堅毅的目光仔細觀察,經(jīng)驗,在這里印下自己足跡:因為成長了,所以快樂著。
粒米湊成籮,滴水匯成河。作文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質(zhì)的形成,要不斷引入教學,用更多的勇氣,更多的智慧,更多點磨練,創(chuàng)造出想要的輕松的課堂氣氛,促進寫作水平的進步,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質(zhì),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
五、結語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質(zhì),在作文教學中滲透良好品質(zhì)培養(yǎng),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胡玉年. 豐富學生積累,奠定習作基礎[J]. 甘肅教育,2015(05).
[2]任雪娟. 小學習作教學研究[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
[3]王艷麗. 關注習作過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J]. 中學語文,2013(33):82-83.
[4]黃澤秀. 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J]. 小學教學參考,2012(03):63.
[5]韓莉. 小學作文教學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J]. 作文成功之路,2020(48):74.
(責任編輯: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