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瑞婷,宋 悅,蘭 萌
(陜西省產(chǎn)品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研究院,陜西西安 710048)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食品安全也引起人們的重視,尤其是嬰幼兒的食品健康問題。米粉及營養(yǎng)面條作為6 個月以上嬰幼兒的主要輔食之一,主要以谷物、小麥為原料,而亞硝酸鹽又廣泛存在于環(huán)境中,因此谷物小麥在生產(chǎn)加工過程中難免會被污染而帶入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具有較強的致癌性,國標GB 2762—2017 中指出嬰幼兒輔食中亞硝酸鹽的限量指標為2.0 mg/kg[1],因此準確檢測米粉中亞硝酸鹽的含量至關重要。
國標GB 5009.33—2016 中米粉的檢測方法因為其前處理溫度過高使米粉中的淀粉糊化,從而導致過濾速度極慢,濾液不澄清。超聲提取具有機械、空化、熱等物理特性,能夠在不改變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和結構的前提下利用超聲波的振動作用使物質(zhì)里的化學成分溶解于溶劑中[2],試驗采用室溫超聲提取法替代國標中加熱煮沸提取過程,該方法在不使淀粉糊化的前提下,能夠有效地提取亞硝酸鹽,過濾速度快而且濾液澄清,回收率高,從而提高了米粉中亞硝酸鹽的檢測效率和準確度。該方法相較于酶解法[3-4]縮短了時間、降低了試驗成本。
電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計、水浴鍋和鼓風干燥箱。硼砂、亞鐵氰化鉀、乙酸鋅、鹽酸、對氨基苯磺酸、鹽酸萘乙二胺及一級實驗室用水。
市售的5 種不同組成成分的米粉,分別用A,B,C,D,E 表示,其主要配料依次為大米、小米、混合果蔬、小麥粉型米粉和脫脂乳粉型米粉。
準確稱取10.0 g 米粉于250 mL 錐形瓶中,加入飽和硼砂溶液12.5 mL 和60 ℃熱水約150 mL,室溫條件下無加熱超聲振蕩15 min,取出,加入沉淀劑亞鐵氰化鉀和乙酸鋅溶液各5 mL 后轉移至200 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搖勻靜置30 min 后過濾,棄掉初濾液后濾液備用。測定過程按照GB 5009.33—2016 第二法分光光度法中12.3 進行。
按照國標GB 5009.33—2016 準確移取一定量的亞硝酸鈉標準使用液于50 mL 比色管中,加入質(zhì)量濃度為4 g/L 對氨基苯磺酸2 mL,混勻靜置3~5 min后,再各加入2 g/L 的鹽酸萘乙二胺溶液,加水至50 mL 刻度線,混勻后靜置15 min,于波長538 nm處測其吸光度并繪制標準曲線。同時,做空白試驗,所得標準曲線相關系數(shù)R2=0.999 5,線性良好,符合試驗要求。
亞硝酸鹽標準曲線見圖1。
5 種米粉中亞硝酸鹽含量的結果對比見表1。
表1 5 種米粉中亞硝酸鹽含量的結果對比/ mg·g-1
由表1 可知,國標法測得的結果偏低,原因可能是淀粉糊化嚴重會導致亞硝酸鹽不能有效被提取出來,超聲法濾液澄清,能夠有效將亞硝酸鹽提取至濾液中,檢測結果準確。
國標法和超聲法所得濾液透光率和過濾時間比較見表2。
表2 國標法和超聲法所得濾液透光率和過濾時間比較
由表2 可知,國標法所需的過濾時間基本在1 h左右,明顯長于超聲法,說明國標法在前處理過程中采用的沸水浴加熱使淀粉糊化嚴重,導致樣液黏度變大、過濾困難。超聲法得到的濾液透光率明顯高于國標法,透光率基本接近于100%,說明物理作用的超聲法沒有破壞淀粉結構,淀粉沒有被糊化,干擾因素少,有利于試驗的進一步測定。
分別對 5 種米粉做 10,30,60 μg 的 3 個水平加標試驗,每個水平試驗進行6 組平行試驗測定,最后計算加標回收率及相對標準偏差值RSD。經(jīng)試驗數(shù)據(jù)驗證回收率分布在93.5%~100.9%。說明超聲法提取亞硝酸鹽效果好,滿足定量試驗測定要求。
5 種米粉三水平的加標回收試驗見表3。
表3 5 種米粉三水平的加標回收試驗
針對嬰幼兒米粉類輔食在亞硝酸鹽檢測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易過濾、過濾時間長、濾液渾濁等問題,通過室溫超聲提取法進行前處理提取過程,經(jīng)驗證,方法回收率主要分布在93.5%~100.9%,相對標準偏差主要分布在1.35%~2.51%。試驗過程操作簡單,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獲得澄清的濾液,試驗成本低、結果準確度高、重現(xiàn)性穩(wěn)定,可以滿足嬰幼兒輔食類食品中亞硝酸鹽檢測的質(zhì)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