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馬文
旋渦村紅軍駐地
這是被風(fēng),還是被水旋起的小小渦輪?小小的村寨,曾被荒涼的翅膀,輕輕懸起,又放下。
閉塞,是它的別名。
1936年9月18日夜晚,恰如風(fēng)暴之眼,又恰如靜極之月。
深夜,村中那個方正的回民小炕上,一盞燈亮著,毛澤東,不時將手伸向一盆小小的炭火。
他在寫。
風(fēng)站在屋頂?shù)拿┎萆?,沾滿月光。
他,還在寫。
擱筆的瞬間,他望了望入秋的庭院。白天,阿訇丁正邦老人來過了兩次。牛眼麻、牛吾個、沙發(fā)木們烙的大餅、滿月一樣圓的鍋盔,是古老而真誠的鄉(xiāng)誼。
哦,還有那5只羊做的湯:真香!
紅軍牛角號
紅緞,是對它的褒揚——曾經(jīng)澎湃如大海,現(xiàn)在僅作為背景。
它,終于靜下來了。
現(xiàn)在,我們相隔玻璃對視,那血色的號音似乎隨時仍可以鼓蕩起颶風(fēng)。
展開旗幟,帶霜的馬蹄,翻過了一朵一朵烏云和落雪。湘江嗚咽,殘陽壓低了婁山關(guān)。如海的蒼山之上,你用血性的號聲,鼓舞成千上萬的戰(zhàn)士,漫山遍野地沖鋒!
銅質(zhì)的信念,永遠沒有銹跡。
紅軍二郎山戰(zhàn)斗遺址
鐵鍬出鋒,鎬頭的每一次舒展,都是在掘進。70多年了,這條掩體依然在大地上,如箴言一行。
每年夏天,那遠去了的聲音依然在回旋,迎接穿越樹梢而來的陽光。
每年冬天,都有白樺林、小葉楊,舒展枝葉——它們,可是當年分外香的戰(zhàn)地黃花?
這里,再也沒有了硝煙。
只有和平和寧靜。
偶爾,我也走一走。擦去攀登的汗滴,總是把一縷回望的目光,掛在瑩瑩綠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