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篪,從一個電表工人起步開始外交生涯,歷任中國外交部翻譯、駐美大使、外交部長等職,現(xiàn)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穩(wěn)重儒雅、邏輯縝密,楊潔篪一直在向世界展示自己獨特的外交魅力。前不久舉行的中美高層戰(zhàn)略會議上,楊潔篪和現(xiàn)任外交部長王毅面對美國代表的高壓態(tài)勢,不卑不亢,從容應對,再次彰顯了我國“外交天團”的大國風范,引發(fā)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老布什眼里的“老虎楊”
“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薄爸袊瞬怀赃@一套?!睌?shù)日前,中美高層戰(zhàn)略會議上的這幾句話,現(xiàn)在在微博上還有相當高的熱度。說這話的人,正是我國前外交部長、現(xiàn)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
從事外交工作四十余年,楊潔篪被認為是最熟諳美國和美國文化的外交官。1977年,鄧小平會見老布什時,就是楊潔篪擔任的現(xiàn)場翻譯。因為翻譯直白準確,表達犀利有見地,老布什直接稱其“老虎楊”——指的是一種內(nèi)在的勇猛,沉默而有力量。一旦盯緊了目標,就咬住絕不松口。
這位犀利的中國外交官,在中美正式建交四十多年后再一次坐在了談判桌前。第二場會議開始前,外交部長王毅問他,午飯吃了嗎?楊潔篪回答:我吃的泡面。簡單的回答背后透露的是一名外交官的擔當。
●“懂英語的學徒工”
1950年5月1日,楊潔篪出生于上海市黃浦區(qū)一個普通家庭。這一年是農(nóng)歷的虎年,按照傳統(tǒng)的說法,屬虎之人性猛,于是父親在“虎”字頭上加了一個“竹”字,意在使其“剛?cè)嵯酀薄?/p>
小時候,每天清晨5點,楊潔篪就被祖父叫醒開始伏案練字,紙的擺放、毛筆的握法、身板的位置都有嚴格的要求。小學六年,天天如此,大抵他的儒雅氣息從那時就埋下了種子。1963年夏,小學畢業(yè)的楊潔篪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上海外國語學院附屬中學。
1968年冬,“上山下鄉(xiāng)”運動興起,18歲的楊潔篪成為了上海浦江電表廠的一名工人,一干就是四年。下班后,楊潔篪總是喜歡專注地閱讀英語書。工友們都笑他:讀英語有什么用,一個電表工人能用得到英語么?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后來電表廠陸陸續(xù)續(xù)來了一些英文材料,全廠除了楊潔篪,沒有人看得懂。他開始得到領(lǐng)導的重視,常跟隨領(lǐng)導外出完成翻譯任務。
●命運的拐點
1972年,尼克松訪華,引發(fā)了我國建國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建交高潮。面對外事部門人才匱乏的局面,周恩來總理決定選派留學生到海外學習,以培養(yǎng)外交翻譯人才。1973年,楊潔篪幸運地被選中赴英國深造。
三年后,楊潔篪回國進入外交部翻譯室,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外交生涯。朝內(nèi)大街225號的外交部英文處,年輕的楊潔篪經(jīng)常拿著筆記本主動向別人請教各種問題。“很刻苦,愛學習,謙虛謹慎?!边@是前外交部長李肇星對楊潔篪的評價。
很快,楊潔篪出色的語言能力讓他得到了為鄧小平擔任翻譯的機會。在此期間,楊潔篪總是用心觀察領(lǐng)導人怎樣處理一些棘手問題,然后再自己反復琢磨。
1977年,中國政府邀請喬治·布什及其家人訪華,楊潔篪全程陪同翻譯。那一年,中美關(guān)系緩和,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甚至評述:“如果說,老布什與中國的情感地帶早已是綠蔭一片,那么,應該有楊潔篪的一份功勞?!?/p>
此后,長達10年的時間里,楊潔篪曾在四任駐美大使麾下供職,從二等秘書升為一等秘書,直至政務參贊、公使,最終成為獨當一面的外交官。
●履新的嚴峻考驗
2001年2月16日,楊潔篪被任命為第七任中國駐美國大使。履新不久,楊潔篪就迎來了嚴峻的考驗。
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機事件猝然發(fā)生,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片面地把責任推卸給中國方面,中美關(guān)系頓時緊張起來。在此情勢之下,第一線外交官如何應對變化,表達政府立場,就顯得非常重要。
在接受CNN采訪時,楊潔篪通過美國日常生活的簡單道理,通俗淺顯地說明撞機事件的是非曲直:“就拿美國舉例來說,有一個家庭,一所房子,一個前院,有一伙人總是在這家門前的街上開著車徘徊,不到你的前院,但就是日日夜夜、月月年年地在靠近前院的地方開來開去,家里有人出來查看,結(jié)果家人的車子被毀,人也失蹤了。我認為,家人有權(quán)問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做一些檢查和調(diào)查。如果這種道理可以成立的話,我想美國人民能夠做出非常公正的判斷,到底該怪罪誰,至少你應該說聲‘對不起吧。車也毀了,人也失蹤了,可對方只是說,事情就是這么發(fā)生的。”民意調(diào)查顯示,在楊潔篪接受CNN專訪之后,贊同美國政府向中國道歉者的比例由最初不足20%,猛增到后來的50%以上。
這場危機最終以美國駐華大使出面道歉而獲得解決,年輕的楊潔篪也“向世界證明了他的外交能力”。美國華人社團“百人會”前主席楊雪蘭說:“他思想開明,愿意設(shè)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能夠以超越的姿態(tài)借用文化的力量實現(xiàn)人際溝通,這讓他更加平易近人,他闡述的立場和觀點聽眾往往更容易接受?!?/p>
●大國儒帥
71歲的楊潔篪仍然時刻都在學習。業(yè)務能力強、為人謙和、處事穩(wěn)健,頗有儒帥之風。——這是外交部同仁對楊潔篪共同的感受。場上的楊潔篪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場下的楊潔篪博學多才、愛好廣泛。他愛讀書,善鉆研,喜歡書法、戲劇和打乒乓球。楊潔篪說:“一個外交官只有深諳自己的文化,才算有了根,才不會輕如浮萍、薄如蟬翼?!?/p>
楊潔篪曾在外交部一次“公眾開放日”活動上,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闡述了他對外交工作的理念:“當前中國國力增強,更多中國公民走出國門,強調(diào)互利共贏、共同發(fā)展,我們的道路會越走越寬!”
如今,中美關(guān)系走到了一個新的歷史節(jié)點,這也是考驗外交家智慧和魄力的時刻。楊潔篪和中國其他外交官一道,在秉承和平外交理念的同時,自信地在大國外交的舞臺上行穩(wěn)致遠。
(一航整理)
楊潔篪精彩語錄
1.我們希望外界能夠了解中國的獨特性和真實國情,我們更希望一些人能夠拋棄他們的有色眼鏡和思維定式,特別是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偏見。我既喜歡油畫,也喜歡中國的水墨畫,但是如果有人用油畫的標準來欣賞中國的水墨畫,那恐怕就要出錯。
2.堅持原則立場同是否強硬是兩碼事,如果把一個國家維護本國的核心利益和尊嚴的行為視為“強硬”,而把侵犯一個國家利益的事看成理所當然,那么公理何在?
3.我們始終認為,國家間的利益雖然重要,但是道義和感情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個國家只有利益,沒有朋友,那就未免太孤單、太無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