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紅
我接手一年級一個班兩個月后,班級終于初步定型:專注力強的孩子順利轉(zhuǎn)變角色,動靜有度;專注力不強的孩子還是麻煩不斷,令人頭疼不已……
記得薛瑞萍老師曾在她的帶班日記中寫了一個令人深思的細節(jié)——她打斷家長對自己孩子的嫌棄話語,并明確告訴家長:我班上的孩子是不可以隨便批評的,盡管他并不完美,盡管你是孩子的媽媽!薛老師始終用信念和行動堅信一年級的每個孩子都是可以“揉捏”的小面團,只有老師和家長心生美好,才能“捏”出最美的“面人兒”。
我何不向薛老師學(xué)習(xí),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我的學(xué)生呢?我的“好孩子計劃”由此萌發(fā)。先從最典型的“多動娃”——小明、小閑入手吧!
改變原有標簽,扶正形象
由于時常與班級規(guī)則背道而馳,在同學(xué)們的眼里,小明、小閑儼然是典型的調(diào)皮鬼,老師的批評對他們而言更像是隔靴搔癢。
既然批評無效,不如化批評為表揚。記得第一次在課堂上表揚小明,是在一個下午的語文課上。由于午休時間排練運動會入場式,休息不足,孩子們大多昏昏欲睡,只有少數(shù)幾個精力充沛的孩子,或聽課或做小動作,其中就有小明,他正興致勃勃地把玩著尺子。
“同學(xué)們,請打起精神哦,大家都要向小明學(xué)習(xí)!盡管他也很累,但他一直看著老師,聽老師講課呢!”說完,我面帶微笑地望向小明。班上的同學(xué)驚訝不已:一直被批評的“小霸王”竟然也被表揚了!老師會不會看錯了?大家齊刷刷地看向小明。小明一個激靈,趕緊將雙手疊放在桌前,挺直背,那神情好似在說:“我被表揚怎么啦?少瞧不起人!”
小明那得意的神情、偷偷藏尺子的動作被我盡收眼底。我心里暗暗笑了:試探成功!表揚是否屬實有什么關(guān)系呢?孩子,你的小缺點,從此你知我知偷偷改掉即可,不必公之于眾。
事實證明,僅僅改變了提醒方式,兩個最讓人頭痛的孩子儼然變成了人人羨慕的“大紅人”。
當(dāng)然,一年級孩子的毛病并不是一兩次表揚便能徹底根除的,于是便有了后面的故事。
強化正面形象,樹立榜樣
低年級小朋友的向師性是超乎想象的,當(dāng)老師堅定地認為他們是好孩子,并且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強化,學(xué)生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驅(qū)動自己向好的形象靠近,之前的毛病會隨著時間慢慢消失。
接下來的兩三個星期里,孩子們時常會聽到老師這樣的話:
“我好喜歡小明,因為他……”
“看,小閑好專注地看著我,他一定很認真在思考……”
“我發(fā)現(xiàn),小閑已經(jīng)會指讀了,這樣一定能將課文讀得更仔細,大家向他學(xué)習(xí)!”
此外,我抓住兩個孩子時常暗暗比拼的特點,時常交替表揚他們。以前比拼誰更“壞”,現(xiàn)在會比拼誰得到的表揚更多,誰的回答更精準全面。
“這個問題有點難,我相信小閑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你來說說……小明,老師看到你聽得好認真啊,你有要補充的嗎?還有哪些同學(xué)來補充兩位同學(xué)的回答……”
兩個“小霸王”競相發(fā)言,從以前的互相挑刺兒到現(xiàn)在的互相補充對方的回答,課堂思維的火花由他們來點燃,聽和說的能力逐漸形成。
取得家庭支持,形成合力
“壞孩子”標簽的形成不僅與同學(xué)的看法有關(guān),更多時候與家庭的教育有關(guān)。小閑的父母工作忙碌,平時對孩子的關(guān)注和了解都較少,而一旦收到關(guān)于孩子不良表現(xiàn)的反饋,則直接批評指責(zé),甚至使用暴力。小明主要由爺爺奶奶帶大,溺愛多于教導(dǎo),爺爺奶奶認為調(diào)皮搗蛋是男孩子的天性。
所以,來自家庭的正面認可必不可少。在“好孩子計劃”推行期間,我與副班主任努力利用家訪、微信、電話等形式將孩子在校的正面表現(xiàn)傳達給家長。以往長期接收“負面投訴”的家長喜不自禁,對班級的各項工作更加配合和積極響應(yīng)。
老師和家長心生美好,努力挖掘孩子的閃光點,這比權(quán)威壓迫下的機械矯正更靈動,更容易被悅納。盡管課堂上學(xué)生依舊偶有分心走神的情況,但在“好孩子”的光環(huán)下,小明和小閑只需教師一個眼神即可。
對比開學(xué)初期日常的氣急敗壞,如今我的笑容多了許多,也常常沉浸在成功“套路”了這群孩子的小歡喜里。我想我是幸運的,在這群孩子最易“哄騙”的時候,我讓他們看到了自己的美好,以后,他們定能越來越好!這既是孩子們成長的過程,更是我逐漸蛻變的過程。
“陳老師,在嗎?”放學(xué)了,辦公室門口還有一個孩子在探頭探腦。原來是小閑!“我的寫字練習(xí)都訂正好了,您改一下?!?/p>
我抬頭看了他一眼,落日余暉剛好照進辦公室,投射在他紅撲撲的小臉上,多么帥氣!主動訂正,獎勵大拇指一個!
“耶!”孩子高興地回去了。
第一批“好孩子計劃”試驗成功!
(作者單位:福建省晉江市第六實驗小學(xué))
責(zé)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