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鳳華
遙想兒時,村頭橫跨一座古樸黑黜的小木橋。傍晚時分,夕照凝脂,炊煙裊娜升騰,遠處圩堤上水牛剪影,宋畫般蒼勁古雅。?
故園木橋上的夏夜是清涼的,怡情的,詩性的,鄉(xiāng)愁四野彌漫,空曠無邊。?
晚霞褪盡,暮色像一張巨大的漁網,慢慢地合攏。明月掛在鐵質枝丫間,月輝似汩汩細流,天地便如銀如鉑,朦朧而氤氳。螢火飛舞,蟲唱蟬鳴,樹木房屋融在輕紗般的霧靄中,空蒙而柔和。
鄉(xiāng)親們撂下飯碗,擰著小杌子或小板凳,搖著破舊的蒲扇,三三兩兩地聚到橋上納涼。?
我們坐在干凈的庭院里納涼,月光皎潔而清冽,祖父邊編竹籮邊講民間故事,不失時機地對我們進行忠孝節(jié)義的教育。
粗壯繁茂的苦楝樹和泡桐樹在月光下成了一幅構圖奇崛的剪影。風刮過,枝葉簌簌有聲,如克萊德曼的情調鋼琴曲。
我們支頤聆聽,目光游移在湛藍的夜空和葳蕤的枝葉間。流螢成群地在夜空中飛翔,仿佛一些小精靈打著燈籠穿游于樹梢和草叢間,那美妙的形象和光影把深邃的夜色點綴得分外瑰麗、分外神奇。
佇立橋上,極目遠眺,月光下的鹵汀河銀鱗閃閃。河灘上長著頎長的蘆葦,葦叢里時時傳來野鴨的撲翅聲和驚飛的鳥鳴聲。蛙們以一種原始的激情,填補農事的間歇,貫穿春種秋收。農人從其旋律中,能傾聽到稻麥分蘗、坐胎和灌漿的聲音。
清風似少女的纖纖素手,縹緲的蛙聲似天外傳來的小調,穿過朦朧月色,裊裊娜娜,沁人肺腑。涼風襲來,夾雜著清新濕潤的水氣和菖蒲水草的馨香,輕輕地吹拂著人的面頰,吹拂著人的胸襟。?
透過蛙鼓的旋律,我們摸索到的是充滿魅力和張力的鄉(xiāng)村風情,是沉甸甸的稻穗淡淡的幽香。我們的呼吸伴隨著節(jié)奏分明、起伏有致的蛙鳴,共同構成了夏夜豐富的音像圖景,傳達著一種莫名的幸福。
夜露悄悄地爬上了河岸邊荒草的頂尖,好似一粒粒的明珠,光彩熠熠。樹上的蟬聲、水里的蛙鳴和著蟋蟀的輕唱,交織成一部優(yōu)美動聽的田園交響曲,就像一篇精粹的散文,用濃重的鄉(xiāng)音,傾吐著農民深厚的感情。
我們喜歡在木橋上納涼,在祖母輕輕搖晃的蒲扇下和祖父鮮嫩的民間故事里度過一個個炎熱而浪漫的夏夜。
故園夏夜恬靜美麗,風情搖曳,一任鄉(xiāng)愁蓬勃生長。?
編輯 王冬艷 4374083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