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平時,斯代地從不和任何人閑談,同學們在一起做游戲時,他也不參加,好像除了學習之外的其他事情,他一點兒也不關心。上課的時候,他總是把手規(guī)規(guī)矩矩地放在桌子上,整個人好像一塊石頭一樣一動不動,專心聽老師講課。
斯代地為這個二等獎所付出的艱辛我們是最清楚不過的了。他剛到我們班的時候,成績非常糟糕,算術基本上一竅不通;作文中錯別字連篇、病句一籮筐,還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不著(zhuó)邊際的話;課文更是一句也記不住。
可是現(xiàn)在,他的算術和作文在班里差不多是最出色的了,背誦更是像唱歌一樣熟練。他的進步還真是神速,叫人不得不佩服。我在心里,也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今天,老師在發(fā)獎牌給斯代地的時候,對他說:“斯代地,真是難為你了!有今天這樣的成績,你的努力沒有白費,這就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了。你是好樣的!老師相信你會做得更好的!”
斯代地聽了老師的夸獎,并沒有表現(xiàn)出得意的神情,他只是靜靜地回到座位上,比以前更加認真地聽起課來。
——節(jié)選自《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是一部影響深遠的世界名著,它被世界各國公認為是最富愛心和教育性的讀物。書中講述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小故事,讓我們認識了一個個有著美好品質(zhì)的人物。其中,李老師最喜歡的是堅忍勤奮的斯代地。作者是怎樣將斯代地堅忍勤奮這一特點巧妙呈現(xiàn)出來的?這歸功于作者高明地運用了對比手法。
世間萬物,往往是相比較而存在的。所謂“有比較才能有鑒別”,就是說把不同事物或同類事物不同階段的特征進行比較,事物的內(nèi)涵和本質(zhì)才更容易顯露出來。例如,文中把斯代地不同時間段的學習成績進行了詳細的比較:“他剛到我們班的時候,成績非常糟糕,算術基本上一竅不通;作文中錯別字連篇、病句一籮筐,還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不著邊際的話;課文更是一句也記不住?!薄翱墒乾F(xiàn)在,他的算術和作文在班里差不多是最出色的了,背誦更是像唱歌一樣熟練?!卑阉勾剡^去學習成績的糟糕與現(xiàn)在學習成績的出色進行對比,既突出了他的進步之神速,也從側(cè)面反映出他取得這樣的成績所需要付出的巨大努力。對比手法的運用,更好地突出了人物的堅忍與勤奮,也使文章更具真實感與表現(xiàn)力。
同學們,采用對比手法,能夠鮮明地刻畫出人物的特點,這樣惟妙惟肖的人物又怎能不讓人印象深刻呢?快拿起筆來,試著學以致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