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霞
插圖是一種特殊的美術語言,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利用插圖開展教學活動可以讓幼兒在更加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提高兒童各方面的能力。同時,幼兒階段的教學對兒童的整體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能夠讓幼兒在自己的認知范圍內接受教材中的知識點。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從兒童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找到科學的教學方法,發(fā)揮教材中插圖的最大價值,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在幼兒課堂上使用插圖,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有效實現(xiàn)素質教育要求下減負增效的目標。運用好教材中的插圖,可以幫助幼兒減輕學習壓力,讓幼兒在更加輕松活躍的氛圍中學好相關知識點。同時,教師在選擇插圖的過程中,要以幼兒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進一步優(yōu)化插圖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幫助幼兒由淺入深地學習知識點,把深奧的知識點化繁為簡,加強幼兒的理解。
例如,在教幼兒書寫簡單的漢語拼音時,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圖輔助幼兒理解和記憶。課堂上,教師要有效引導幼兒根據(jù)插圖中的內容進行學習,區(qū)分聲母和韻母,找到理解和記憶的方法,讓幼兒邊拼讀邊書寫拼音,為漢字的深入學習打下基礎。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對幼兒進行正確教導,可以把要學的拼音編為一句順口的歌詞,讓幼兒在有節(jié)奏的誦讀中加深印象,為順利書寫創(chuàng)造條件。
在運用插圖開展教學時,教師要把握好教學方法,設計有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真正發(fā)揮插圖教學的積極作用。教師要充分挖掘插圖教學資源,根據(jù)教材內容和課程特點選擇合適的插圖,把握好插圖教學的重點,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講解“可愛的小動物”這節(jié)課時,教師為了幫助幼兒們充分了解不同動物的特點,要合理運用插圖開展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讓幼兒們連線的方式來鞏固幼兒對相關知識點的記憶。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教師要運用好教材提供的插圖,借助插圖中動物的特點完成這節(jié)課程的教學。在講解有關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多媒體的形式把教材中的插圖投放在大屏幕上,讓幼兒們找到教材插圖和相關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引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借助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幼兒在學習知識點的同時培養(yǎng)勤于觀察的好習慣,發(fā)揮插圖教學的作用。
幼兒階段的教學大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教學的主要任務也是引導幼兒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點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幼兒各方面的能力。為了讓幼兒把教材中的知識點靈活運用起來,幫助幼兒在插圖提供的情境中學好知識點,教師在講解時也要考慮實際,從幼兒的認知能力出發(fā),整合插畫中的主要教學重點。
例如,在“比較多少”教學時,為了引導幼兒們在課堂上掌握好數(shù)數(shù)的方法,教會幼兒把學到的知識點運用于解決實際問題,教師要科學運用插圖,針對課程重點選擇插圖資源。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選擇特定的插圖內容,并根據(jù)教學的知識點為孩子們設置特定的情境,在情境中讓幼兒感受學習的快樂,提高插圖教學的實用性。同時,借助這種教學方法,也可以讓幼兒在插圖的引導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歸納總結課堂上的知識點,增強幼兒學以致用的意識。
對幼兒而言,游戲是他們非常喜愛的一項活動。在游戲中,幼兒積極性高,思維活躍,能夠熱情配合教師開展學習活動。游戲過后,幼兒不僅能夠收獲與同伴一起玩耍的快樂,還能學到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法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探究插圖的高效應用方法時,教師也可以從游戲教學法的角度出發(fā),合理設計活動方案。插圖有繽紛的顏色、各樣的形狀,對于幼兒而言也是一種極具吸引力的教學工具。如果教師能夠將插圖巧妙地融入游戲教學中,游戲活動會變得更加有趣,更能吸引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結合插圖,能增加游戲帶給幼兒的知識與技能,使幼兒對知識與技能的理解更加深入、全面,從而提高游戲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例如,在教授阿拉伯數(shù)字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比比誰更快”的游戲活動。首先,教師讓幼兒排成一隊站好,再手牽著手圍成一個圓形。當音樂響起時,幼兒按照圓形的軌跡走動起來,且要時刻關注音樂的播放情況。教師可以突然關閉音樂,并拿出印有不同數(shù)量物品的插圖展示給幼兒。當注意到音樂被關閉時,幼兒需要快速看向教師,并數(shù)出插圖中有幾個相同的物品,接著采用舉手搶答的方式說出答案。如,當插圖中畫有5個大蘋果時,幼兒就要喊出數(shù)字“5”,并嘗試說一說阿拉伯數(shù)字“5”是怎樣書寫的。在這一緊張有趣的音樂游戲中,幼兒的積極性能夠被有效地調動??床鍒D說出數(shù)字時,幼兒需要根據(jù)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又快又準地數(shù)數(shù)。如此一來,幼兒既能夠在快樂的環(huán)境中鞏固對阿拉伯數(shù)字的認識與記憶,又能提高反應能力、觀察能力等,可謂一舉多得。
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是幼兒學習的榜樣。在教育幼兒時,教師應當看到家長對幼兒產生的顯著影響,不能將課堂局限在幼兒園教室內,而應當重視家長、家庭在幼兒掌握知識、學習技能過程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在前期準備環(huán)節(jié),由于幼兒教育中常常涉及手工制作類活動,教師可以邀請家長一同為幼兒準備充足的材料。在中期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邀請家長來到園中與幼兒一同學習,幫助幼兒理解相關內容。在后期鞏固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適當布置家庭作業(yè),請幼兒與家長一同完成。在探究插圖的巧妙應用方式時,教師也可以從家校協(xié)作這一角度出發(fā),在前期準備、中期教學及后期鞏固等環(huán)節(jié)中融入插圖,提高教學質量。
(一)利用插圖鞏固所學知識
教師可以通過布置一些更加靈活、有趣的家庭作業(yè)來幫助幼兒鞏固知識。教師應當關注家長這一重要角色,使得幼兒在鞏固知識的過程中有人指導、有人保護、有人陪伴,既不為幼兒增添負擔,又能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課堂上帶領幼兒認識各類水果后,為了鞏固幼兒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教師可以請家長在家中與幼兒一起回顧。首先,教師可以將繪制有各類水果的插圖圖片發(fā)送到微信家長群中,而后請家長在休閑時間展示插圖,讓幼兒說出插圖中水果的名稱,檢驗幼兒課上學習的成果。如果幼兒回答正確,家長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獎勵幼兒對應的水果。如插圖中繪制了“香蕉”,而幼兒準確答出了“香蕉”,家長就可以從廚房中拿出香蕉獎勵給幼兒。如果幼兒回答錯誤,教師應當提醒家長注意引導式教學,要引導幼兒慢慢回想,繼而說出正確答案。
(二)利用插圖開展親子活動
除了從幫助幼兒鞏固知識的角度出發(fā)設計家校協(xié)作方案,教師也可以從培養(yǎng)幼兒綜合素養(yǎng)入手,結合插圖設計豐富有趣的親子活動。在家長的幫助下,幼兒課后探究、學習、拓展的過程也能更加順利,能在家長的陪伴下提升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等。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尋找水果寶藏”的親子活動,可以選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果,如蘋果、香蕉、桃子等,請家長為幼兒展示繪制有不同類型水果的插圖,再請家長帶幼兒到水果店尋找對應的水果。當幼兒根據(jù)插圖尋找水果時,就能獲得一種類似“尋寶”的體驗,感受探索的樂趣。
幼兒階段的學習是為了培養(yǎng)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幼兒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握好插圖教學的作用,制訂符合幼兒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的插圖教學計劃。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教師也要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把握教學的靈活性,開展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掌握教材中的基礎知識。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qū)教場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