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
20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華誕,紅色基因的文藝作品頻頻出現(xiàn),令人眼前一亮。自《建國大業(yè)》《建黨偉業(yè)》《戰(zhàn)狼》《紅海行動》以來,主旋律影片已有較為成熟的商業(yè)化策略。
7月1日上映的《革命者》圍繞1912至1927年波瀾壯闊的歷史展開,講述中國共產(chǎn)主義運動先驅(qū)、中國共產(chǎn)黨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李大釗積極探索改變中國、拯救民族的熱血歷程,熱忱追尋正確革命道路的故事。李大釗由大器晚成、頗有觀眾緣的張頌文飾演,配合李易峰、佟麗婭、韓庚、彭昱暢等全明星陣容,顯露出該片的勃勃雄心。
《革命者》從類型劃分上是人物傳記片。在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中,以家國天下的宏大敘事講述李大釗作為革命者的探尋。他不惜以生命劃破黑暗,哪怕散發(fā)出一點點火花,也為黑夜中的人們點亮了去往光明的希望。顧名思義,《革命者》旨在探尋李大釗何以成為中國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先驅(qū),他對中國革命的深遠影響,以及他對民眾的悲憫和追尋光明的激情。
該片未采取以時間和事件為中心的編年體樣式,而是從李大釗被執(zhí)行絞刑前,由毛澤東、李大釗夫人、孤兒慶天、蔣介石等多個角色的回憶共同構(gòu)成李大釗“革命者”的形象。多視角敘事結(jié)構(gòu)的好處是不同人、不同時空的切換,為觀眾提供不同維度、不同層面的多樣性、豐富性,但亦有敘事支離破碎的風險。
《革命者》的閃回段落除了以事件為線索,更多以人物的情緒串聯(lián)。閃回次數(shù)雖多,但由于不同時空中人物的情緒始終是流暢、不間斷的,所以影片沒有細碎的割裂感,氣韻絕大多數(shù)是流暢自然的。
對于李大釗作為平凡人的另一面,如人倫親情,影片并未給予太大篇幅展現(xiàn)。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革命者》在一定程度上回歸了中國英雄人物傳記電影的敘事傳統(tǒng)。妻子和孩子們幾乎沒有承擔人物塑造和敘事的功能,他們是李大釗對于未來幸福的渴慕。在執(zhí)行絞刑前,黑暗牢獄中射進一束光,打在李大釗的身上,他斜倚著,聽著判決,長衫紋絲不動,平靜安詳。
在不同人物的閃回段落中,李大釗呈現(xiàn)出或激情或智慧或悲憫或迷?;蚶硐胫髁x的復(fù)雜性,作為革命者,他并非天然成熟的。軍閥混戰(zhàn)、民眾一盤散沙,先驅(qū)者李大釗當時也在痛苦探索:民眾怎樣才能獲得幸福?中國怎樣才能崛起?李大釗目睹學(xué)生們被軍閥暴打,面對倒在血泊中的女學(xué)生的呼救“先生,我們該怎么辦?”,他臉上的急切、自責、難過和迷?;艁y,深深打動觀眾。
年輕導(dǎo)演徐展雄展示了自己對于視聽語言的孜孜以求,鏡頭數(shù)量多,短鏡頭切換頻繁,幾乎不留“氣眼”,展現(xiàn)了百年前列強掠奪、人民水深火熱、局勢動蕩不安的社會現(xiàn)狀,帶給觀眾極大的壓迫感。
片尾漫天彩霞中,亦師亦友的李大釗和毛澤東站在景山上,俯瞰紫禁城。兩位青年眼里閃爍著光芒,盡情暢想著中國的強盛。他們是胸懷天下的知識分子,更是立志要為天下蒼生謀福祉的革命者。漫天紅色的北平城壯闊雄麗,預(yù)示著中國革命偉大的征途和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