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飛
操場
村里的這所學校很大,除了那些被稱作教室的房子,前面就是一塊大大的空場子了,那里就是學校的操場。學校早晨讓學生跑操,就是圍著那個大空場子轉(zhuǎn)。說是操場,其實并沒什么設(shè)施,只有一個簡單的單杠、兩個籃球架,還有一個用磚塊架起來的乒乓球臺。
操場不是用水泥鋪成的,更沒植草,就是原原本本的“泥土香” 倒是在操場邊上長了些狗尾草、蒼耳之類的,都長到膝蓋那么高了。
到收麥子的時候,那塊操場就成了曬麥子的好場所,上面鋪滿了麥子,倒是省得學生們跑操了。
到了雨季,幾場暴雨下來,操場西南角的地勢低,就積了水,成了個水洼子,再跑操的時候,操場的面積就縮小了。
那水洼子要很長時間才能消掉,里面養(yǎng)不了魚卻住進了幾只青蛙。有時候會有青蛙從水里出來透口氣,在操場上悠閑地漫步,好像這里就是它的家了,而它卻不知道,它的家占用了我們的操場。它看到我們在操場上活動,瞪著雙大眼睛有些害怕了,連著蹦噠幾下就蹦進了水里。平時我們是不惹青蛙這個鄰居的,因為我們從課文里知道,青蛙是我們?nèi)祟惖呐笥?。所以我們和青蛙一直是相安無事的。
乒乓球臺
校園里的乒乓球臺,就在辦公室對面,其實就是兩張水泥板拼起來的,下面再架上很多磚塊。乒乓球臺上很光滑,那時候有這么個光滑的臺子,就覺得很新鮮了,我小時候就和小伙伴們在乒乓臺上玩過,還鉆到臺下捉過迷藏。
這個乒乓球臺,是學校里上體育課的時候用的。一上體育課,老師就會從辦公室里拿出球拍和乒乓球,安上網(wǎng)架,讓同學們排成兩排,每排抽出一個來,到臺上對打,隔幾分鐘再換一批。等所有同學都輪完了,老師就會叫最能打的再打一局。最后選出最最能打的(他們打的次數(shù)當然多了),最有希望參加體育比賽的。
那時候,打乒乓球算是最健身的體育項目了,大家都喜歡。學校里幾個老師,沒事了也愛在一起打打乒乓球。
那時候,中國乒乓球隊和中國女排為國家摘得了金牌,這也激發(fā)了我們對體育運動的熱情。
這個乒乓球臺,總會在考完試后,或是節(jié)假日開放幾天,誰愿意打誰就打,同學們都紛紛上前排隊。那一副乒乓球拍一天一天的不閑著。有的同學好不容易挨上號了,卻只打了幾個回合,就被淘汰出局了。
為了能打上乒乓球,同學們到家里吃口飯就往學校里跑,圍著那個乒乓球臺轉(zhuǎn),想找個機會再表現(xiàn)一下子。
學校里唯一住校的孫老師,也愛占據(jù)著那個乒乓球臺,或在上面批改作業(yè),或是看書讀報,有時候晚飯都在上面吃。
晚上沒事,他會拿出收音機來,放在乒乓球臺上,再沏上一壺茶,靜靜地品著茶,聽著收音機。乒乓球臺旁是棵梧桐樹,有葉子落下,正好掉在上面,他也不惱,拾起來扔到地上。
等放了假,那個乒乓球臺就閑著了,可也不閑,有很多麻雀就愛在上面,看來它們也相中了這地方,在上面悠閑地溜達,或是在水泥板上啄幾下,磨磨嘴。
等一開學,就會看到乒乓球臺上有很多鳥的糞便,還有很多梧桐樹葉子,都把整個乒乓球臺覆蓋了。這可是大家喜愛的地方呀,又少不了大家把它打掃出來。
校園
村里的這所學校,離著我家很近,僅隔著一鄰,在家里就能聽見學校里上課下課的鈴聲。早晨我在家里就能聽到吱吱呀呀開鐵門的聲音,知道有學生進學校了。我就在這個學校里讀了五年書,領(lǐng)了張紅紅的小學畢業(yè)證。
我畢業(yè)后不久,這個大大的校園就完成了它的使命,被鄰村的小學兼并,兩所學校合二為一,這個校園就空了下來。
我到這個曾經(jīng)的校園去了幾次,教室還在那里,墻皮剝落了許多,不過里面早就撤去了課桌椅,盛了些木料以及成品的沙發(fā)和家具,那塊被稱作操場的空地也不再空著了,也都搭起了小棚子。
我:這個校園里站了一會兒,就失落地走了。
現(xiàn)在我要說,感謝這座校園,感謝它豐富了我童年的回憶,感謝它讓我認識了方塊字,才有了今天的這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