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含威
遼寧省北票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遼寧北票122100
近年來,一種新型飼料添加劑——稀土殼糖胺螯合鹽因兼具抗生素和生長、消化促進等多重功能,在養(yǎng)殖行業(y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曾有人對在飼料中添加稀土殼糖胺螯合鹽做過試驗,均取得積極的試驗效果。為驗證稀土殼糖胺螯合鹽對生豬消化性能的影響,筆者在北方某生豬養(yǎng)殖場開展為期38 d的對比試驗。
本試驗所使用的是螯合鹽制劑,是上海德邦公司生產(chǎn)的稀土元素螯合包,該產(chǎn)品呈淡黃色顆粒狀,稀土(成分為鈰、鑭)殼糖胺螯合鹽含量為13%。
試驗動物選擇北方某養(yǎng)豬場70日齡三元雜交(杜洛克、長白、約克)商品豬160 頭,隨機分為4 組(其中1 組為對照組,另外3 組為試驗組),每組4 個重復,每個重復10頭豬。
對照組僅飼喂基礎飼糧,試驗Ⅰ組、試驗Ⅱ組、試驗Ⅲ組在飼喂基礎飼糧的基礎上分別添加稀土殼糖胺螯合鹽200、300、400 mg/kg,預飼期7 d,正式試驗期38 d。
在正式試驗期的最后3 d,對試驗組和對照組生長豬進行消化率測定試驗。連續(xù)3 d 采集試驗飼糧和糞樣,運用內(nèi)源指示劑(4 mol/L 鹽酸不溶灰分)方法和養(yǎng)分常規(guī)測定方法《動物營養(yǎng)學實驗教程》和《飼料分析和飼料質(zhì)量檢測技術》[1],對干物質(zhì)(DM)、粗蛋白(CP)、粗脂肪(EE)、無氮浸出物(NFE)、酸不溶灰分(AIA)、鈣(Ca)、磷(P)進行測定。
在試驗期最后1 d,采集試驗組和對照組新鮮豬糞便,運回實驗室,運用試驗設備,通過稀釋、加熱、冷卻、培養(yǎng)、計數(shù)等化驗手段分別測算出豬糞中的大腸桿菌、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的數(shù)目。
由表1可知,添加200 mg/kg 和300 mg/kg 的稀土殼糖胺螯合鹽的試驗Ⅰ組和試驗Ⅱ組與對照組相比,能顯著提高生長豬對干物質(zhì)、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消化率,其中干物質(zhì)消化率分別提高了9.62%和6.61%,粗蛋白消化率分別提高了7.79% 和6.35%,粗脂肪消化率分別提高了8.13%和2.20%。在飼糧中添加200 mg/kg 稀土殼糖胺螯合鹽的試驗Ⅰ組與對照組相比,對生長豬的鈣和磷消化率分別提高了13.12%和9.23%,效果顯著。各試驗組灰分和無氮浸出物的消化率較對照組均有提高,但影響效果均不明顯。
表1 添加稀土殼糖胺螯合鹽對生長豬營養(yǎng)物質(zhì)消化率的影響%
由表2可知,各試驗組糞中大腸桿菌數(shù)較對照組分別降低了3.71%、2.10%和3.46%,差異不顯著。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乳酸桿菌數(shù)分別提高了3.51%、2.95%和1.40%,差異不顯著。試驗Ⅰ組和試驗Ⅱ組雙歧桿菌數(shù)量高于對照組,試驗Ⅲ組雙歧桿菌數(shù)量略低于對照組,但均未達到顯著水平。
表2 添加稀土殼糖胺螯合鹽對生長豬糞中微生物菌群的影響
本試驗結(jié)果表明,添加200 mg/kg 和300 mg/kg的稀土殼糖胺螯合鹽的試驗Ⅰ組和試驗Ⅱ組與對照組相比,能顯著提高生長豬對干物質(zhì)、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消化率,在飼糧中添加200 mg/kg 稀土殼糖胺螯合鹽的試驗Ⅰ組與對照組相比對生長豬的鈣和磷消化率有顯著提高。各試驗組灰分和無氮浸出物的消化率較對照組均有提高,但影響效果均不明顯。說明生長豬飼喂200~300 mg/kg 稀土殼糖胺螯合鹽可以顯著提高生長豬對飼料干物質(zhì)、粗蛋白和粗脂肪消化率,各試驗組對生長豬灰分和無氮浸出物的消化率均有提高趨勢,影響效果不明顯,這與前人試驗結(jié)果基本一致。
大量數(shù)據(jù)表明,生豬機體缺鈣、磷或者鈣磷比例失調(diào)會導致生長豬食欲不振、發(fā)育遲緩、佝僂病、骨骼發(fā)育異常等。在本試驗中,添加200 mg/kg 的稀土殼糖胺螯合鹽的試驗Ⅰ組與對照組相比,顯著提高了生長豬對鈣磷的表觀消化率,這與前人研究結(jié)果相符。
大腸桿菌、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是仔豬消化道內(nèi)的正常微生物菌群的主要菌種。大腸桿菌是衡量腹瀉等疾病的重要指標,腸道內(nèi)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數(shù)目的變化也可以反映出腸道的健康狀態(tài)。
高忠新等[2]報道的殼聚糖硒在降低肉仔雞盲腸中大腸埃希菌數(shù)量的同時還能促進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增殖。本試驗表明,在生長豬飼糧中添加適量稀土殼糖胺螯合鹽,可提高生長豬糞便中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有益微生物的數(shù)量,降低大腸桿菌的數(shù)量,這與前人研究結(jié)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