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松落
音樂劇《在那遙遠的地方2514》的創(chuàng)作者們,面對的是一項非常艱難的任務:寫王洛賓的故事。說到王洛賓,我們就會想到《在那遙遠的地方》《掀起你的蓋頭來》《達坂城的姑娘》《半個月亮爬上來》……而他的故事,也因為他搜集、整理、改編、創(chuàng)作的這些歌早就廣為人知。
知道劇情的故事,缺少期待,缺少懸念,是最難寫的。創(chuàng)作者們最后用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形式來解決這個問題:科幻。地球人收到一段神秘信號,經過分析,發(fā)現(xiàn)那是王洛賓的九首歌。為了破解這段信息的真正含義,就要了解王洛賓,了解他和那些歌的關系,于是,他們進入能夠根據電波信號創(chuàng)造虛擬現(xiàn)實的娛樂系統(tǒng),將王洛賓的生平故事一一重現(xiàn)。
和王洛賓各個人生階段相配的歌,以改編后的形式出現(xiàn),歌與人生互相注解,與青海、甘肅、新疆的風物人情相互詮釋。這是非常巧妙的敘事方式,引入了更多層級的時空、人物關系。當然,僅僅重現(xiàn)是不夠的,無法解答這樣一個問題:王洛賓的歌為什么會被大眾接受,會進入中國人的文化基因里?
《在那遙遠的地方2514》用過去現(xiàn)在的人和事的平行推進、互文互補,回答了這個問題。在王洛賓人生的每個重要關口,他遇到了那些歌,記下了那些歌,用自己的方式,對它們進行了再創(chuàng)作。這些歌記錄了他所處的那個時代,也記錄了那個時代人的特質。那個時代,人們似乎更淳厚,更可能記下亂世之中的情誼、勇氣、樂觀。在一片荒莽亂世中,人們還是熱烈地唱著姑娘、大眼睛、月亮、哈密瓜、玫瑰花。
最重要的是,王洛賓和他的歌,蘊藏著一種可貴的信念,就是音樂劇《在那遙遠的地方2514》里所說的,他相信“音樂世界的絕對真實”。那些人的濃烈特質,那些勇氣和樂觀,那些愛和希望,是真實的,不是出于歌者的虛妄,也不是出于創(chuàng)作者的無限度添加,而是一種相信,這些歌成為信念的載體。
“歌”這種東西,在這里被夸大了,但是現(xiàn)實中,“歌”或者與之類似的一切事物,才是我們生命意義的來源。我們本地有句俗語:“吃了五谷想六谷?!蔽骞?,是生活之必須,六谷,是奢望,是虛幻的、不切實際的一切。但事實上,“五谷”中就已蘊含“六谷”,我們不是為生活必須的飲食男女而活著,而是用生活必須為支撐,去追求那些“六谷”。
當生命終止的時候,“五谷”是要還回去的,而“六谷”卻能留下來。我們永遠無法擺脫的宿命是:我們的身體與泥土、青草、朽木是同構的。但那些來自泥土的歌,卻能擺脫這種宿命。
王洛賓和他的歌,也是帶著使命的??赡茉谕趼遒e游走西北大地,收集、記錄、改編并再創(chuàng)作歌曲的時候,他沒有意識到他的使命,這種使命是要拉遠距離才能看到的。但正是因為這種懵懂,這些歌才毫無目的,也因此蓄滿生命的原動力。
于是,那些和王洛賓的歌有關的問題,都得到了解答。這樣一個音樂劇,為什么會用科幻形式,也得到了解答。歸根結底,是因為“歌”本身,就蘊藏了科幻感。在苦難中創(chuàng)造美好,在荒漠中點燃篝火,這就是歌的生命力所在。人們相信這樣的未來,也就更愿意吟唱和傳遞這樣的歌,歌也因此獲得了久遠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