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為
2018年9月,我成為了一名高二年級的班主任,這個班級是選考史地政的純文科班,班級預估出口升學率不到50%。身處一所農村學校,面對一群個性十足,“三缺一迷”(缺少關愛、缺失自信、缺乏動力,方向迷茫)的學生,如何有效開展班主任工作,助力學生實現(xiàn)“逆襲”,成為我思索的問題。
恰巧,學校引進了學習科學友善用腦項目。學習科學的“四個中心”“三個發(fā)現(xiàn)”及背后的大腦運作機制、友善用腦的理念方法,讓我的班級管理和育人策略逐漸明晰了起來。堅持學習者中心,就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每個學生的內在動力。堅持以知識為載體的能力中心,就需要變革教學方式,增加學生體驗,讓大腦主動參與信息儲存與回憶,發(fā)展學生能力。要注重過程性評價,發(fā)展學生元認知,以經驗改變大腦,在激勵中挖掘學生潛力。要增加學生在社會群體及環(huán)境中的接觸,增加情感投入,在團隊氛圍中增強活力。
1.打造團隊,提高班級凝聚力
團體動力學認為,任何一個團體都面臨著內聚和分裂對抗的壓力,分裂的壓力主要來源于團體內各成員間交往的障礙或團體內每個個體的目標和團體目標間的沖突。團隊是個體發(fā)展的堅實后盾,也是激發(fā)產生向上力量的持久源泉。班主任應該是班級團隊中具有特殊作用的一員,要能夠向團隊成員提供支持。
如果班級學生長期背負負面標簽,不被重視,就會倍受打擊,缺乏目標感和上進心,進而導致班級凝聚力弱。所以,我首先著手解決的是班級凝聚力問題。第一次與學生見面時,我就對他們說:“5班是我們共同的家,我們每個人都要愛護和保護她。我們要忘記高一時的一切不愉快,摘掉標簽,重新起航?!焙喍痰某跻娮寣W生有了不一樣的期許。第一次班會,我組織學生只做了一件事——全班頭腦風暴,確定班級口號。學生各抒己見,獻計獻策,最終通過投票的方式,確定了5班的口號為:“5班5班,非同一般,奮勇向前,逐夢揚帆!”之后,在學生主動提議下,還設計出了班徽??谔柡桶嗷詹粌H是班級智慧和感情的集中融匯,更成了凝聚人心、激發(fā)主人翁意識的響亮表達。此外,我還利用班會進行“團結”主題的團隊游戲,讓學生更直觀地體驗合作的重要,感受集體的力量。
外出研學時,我讓散坐在其他班級車上的學生回到本班車輛,互幫互助;而我,活動全程都與學生在一起,相依相伴……隨著這些活動的開展,班級逐漸成為了一個溫暖的家,師生、生生之間的感情迅速提升。
2.重建信心,激發(fā)學生主體潛能
自信心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是人們開拓進取、向上奮進的動力,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質。不論是學科成績的提升還是個體全面而有個性的成長,根本還在學生自身。學習科學倡導學習者中心,就需要尊重學習者主體,激發(fā)每一位學習者的動力。
班級學生明顯缺乏自信心,甚至會懷疑自己的能力。重建他們的自信心,履行“我的摘‘標簽”承諾,是當務之急。在一次年級拔河比賽部署戰(zhàn)術時,有學生問我:“韓老師,咱們班行嗎?”我堅定地告訴他們:“沒問題,如果你們缺乏信心,我就帶你們拔出信心!”比賽時,我親自上場,經歷了5輪角逐,我們最終獲得了冠軍。學生們激動地抱在一起歡呼,而我也因此被學生親切地喚作“韓王”。拔河比賽沒過多久,學校又組織跳長繩比賽。學生問我:“韓王,您跳繩怎么樣?”我說:“不行,但我可以做到陪伴?!苯涍^師生的刻苦練習,我們以優(yōu)異的成績再次奪冠。在這之后,我們還一起參加了學校的英語風采大賽、板報評比、詩歌朗誦……都是第一名。班級名聲已在學校逐步打響,全班學生也以自己是5班人而無比自豪!
3.改變課堂,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在團隊建設和學生自信重建工作取得成效后,我開始運用學習科學友善用腦的理念和方法改變課堂,提升學生的學習實效。
班級的友善用腦學情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思維類型和認知傾向整體分布較為平均,沒有特別突出的類型。我觀察發(fā)現(xiàn),班里的學生不喜歡被動接受知識,更愿意積極主動探究。于是,我開始嘗試利用友善用腦“138”課堂教學范式改變課堂,開展“規(guī)則、合作、傾聽”多元化的形成性評價,特別注重實施“多感官教學”課堂策略。每次課前,我都認真進行課堂設計,確定好學習目標,設計出相應的學習活動和活動規(guī)則,課堂上讓學生以團隊的形式深入討論、探究,分享展示和評價質疑。以周為單位,進行課堂評價結果評比獎勵。學生們非常喜歡這樣的教學方式,課堂氣氛非?;钴S,思維的火花不斷閃現(xiàn)。課堂形式的轉變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效,最直接的變化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了明顯提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必須采取線上方式開展教學。這給畢業(yè)班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一開始,我錄制網課發(fā)給學生看,效果并不理想。后來,我將學習科學友善用腦的理念和方法用于在線教學,綜合運用不同平臺的優(yōu)勢,在學生之間繼續(xù)開展團隊合作和分享展示,而我則主要在學生小組群中巡視,利用評價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了線上的師生、生生互動,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保障了疫情期間的學習效果。
經過一次次的拼搏,班級和我都獲得了巨大成長,獲得了人生中的“逆襲”,甚至可以說創(chuàng)造出了屬于我們的奇跡。
2020年,我所帶的高三(5)班被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授予“先進班集體”稱號。2020年高考,我所帶的班級41人中有39人考上了本科,上線率達95.1%;而我也先后獲得通州區(qū)畢業(yè)班優(yōu)秀班主任和第四屆北京市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等榮譽?;厥變赡甑摹澳嬉u之路”,我和學生在一個無法分割的整體中獲得了共同成長。學習科學友善用腦,讓我們遇見了更好的未來。
編輯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