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花花
挫折教育已經(jīng)提了很多年了,它的起因大概是一些引起極大輿論反響的社會事件,我們的學(xué)生經(jīng)受了一些在旁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挫折,轉(zhuǎn)而激化出了誰都意想不到的極端結(jié)果。這些事情演化到社會上,令人不禁反思,我們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問題?是不是獨生子女的一代家長太過溺愛,導(dǎo)致他們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內(nèi)心很脆弱?
全社會都在反思這個問題,于是提出了要進行挫折教育,要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要讓他們具備堅韌的意志品質(zhì)。本意是好的,可是,他們是怎么做的呢?
大多數(shù)人望文生義,認為挫折教育就是讓孩子多多地經(jīng)受挫折和苦難,讓他們經(jīng)歷多了,承受多了,他們的抗挫折能力自然就提升了。要不就是讓孩子多多經(jīng)受痛苦,哪怕是孩子有成就,也不夸贊,而是給予更高的要求和嚴厲的評價。
他們以為這就是挫折教育。
殊不知,這些行為都是把孩子往挫折教育目標的反面推了。意思就是,大家以為這樣能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其實這樣折騰下來,孩子的內(nèi)心反而脆弱了,心理素質(zhì)反而降低了,抗挫折能力反而下降了。
前幾天朋友找我聊天,她說覺得最近自己上幼兒園的兒子成熟了不少,但是有些不愛說話了。她說兒子從小就是家里的寶貝,所有人都寵著他。結(jié)果上幼兒園第一個月就因為各種小事哭鼻子。她婆婆每次看到孩子哭都心疼得要死,不是拼命安慰就是給他買禮物。朋友覺得婆婆再這么寵下去,兒子可能更加經(jīng)受不了挫折。她說自己想改變一下,想有意給兒子一些“挫折教育”。
于是她不再像之前一樣夸兒子。比如兒子把畫畫作業(yè)帶回來,她就會說畫得還可以,但是可以更好。還有幾次兒子因為和小朋友鬧矛盾回來哭訴,她甚至?xí)u兒子,說他淘氣和不懂事。后來她發(fā)現(xiàn)兒子哭得越來越少了,但是情緒總是有些低落。以前他特別喜歡回來講幼兒園的事情,現(xiàn)在講得越來越少了。
我想這個朋友并沒有意識到,她所謂的“挫折教育”,更像是“打擊教育”。是她的打擊和批評,讓孩子越發(fā)沉默。而孩子不輕易哭也不是因為成熟了,更多是出于對父母的“失望”。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都開始關(guān)注“挫折教育”,希望孩子能夠有足夠的勇氣和力量,來應(yīng)對各種打擊。只不過很多家長沒有想清楚,挫折教育從來不是給孩子制造挫折,而是要和孩子一起面對挫折。
很明顯,有的時候家長會陷入“挫折教育”的誤區(qū),最終傷害到孩子。有三種最常見的誤區(qū)。
把“挫折教育”誤認為是“打壓教育”
相信有很多像我朋友一樣,想要通過批評孩子,主動給孩子制造嚴苛的環(huán)境。甚至有的家長會不斷提高自己的要求,只為了不讓孩子驕傲自滿,但這樣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在孩子小的時候,對于自己和世界最直接的理解都是來自父母。當孩子明明取得了進步,卻得不到父母的認可時,他們會懷疑自己,挫敗感只會更強。
當孩子受挫時,讓他們自己去面對
我的表姐就是這樣的家長。很多次我看到小侄子哭的時候,表姐要么會讓他多哭一會,不予理睬,要么就會和小侄子說要堅強一點。有一次小侄子被小朋友欺負,哭著鼻子回來,我也只是聽到表姐和他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你要學(xué)會做個男子漢?!?/p>
我理解表姐的想法,她希望孩子能夠?qū)W會在逆境中堅強。但是她忽略了,孩子并沒有足夠的經(jīng)驗和力量去應(yīng)對這些問題。當父母讓孩子孤身一人去面對他們無法化解的問題,孩子體會到的只有強烈的無助感。而這種無助感很可能會伴隨孩子長大,內(nèi)化到他們心中,讓他們變得更加消極和被動。
父母在無意間將“挫折”和“親密關(guān)系”掛鉤
我見過很多家長,孩子考得好就和顏悅色,一個勁地問孩子想吃什么,想要什么禮物。而一旦孩子考砸了,家長要么冷眼相待,要么就不停地指責(zé)孩子平時貪玩。
孩子都是希望能夠被父母喜歡的,于是他們學(xué)會了討好和順從。他們可能會努力學(xué)習(xí),但并不是出于自發(fā)的動力。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很容易陷入迷茫,因為他們很難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太容易被周圍人的看法所左右。
當孩子受挫時,就是家長進行“挫折教育”的最好契機。父母可以參考如下幾點建議,來提高孩子的挫折商。
理解孩子受挫的感受
父母應(yīng)該換位思考,如果自己在職場受挫時,同樣會情緒低落,甚至憤怒。孩子也是如此,所以此時你要理解孩子的感受,不要有苛刻的要求,也不要高高在上發(fā)表意見。
不要吝嗇你的贊美
如果你的孩子取得了成功,比如比賽獲得了名次,不要吝嗇你的贊美,告訴孩子你很開心,你為他驕傲。
即使孩子沒有取得名次,你也可以告訴他,你看到了他的努力。
學(xué)會用自己的挫折教育孩子
其實成人的世界也充滿了各種挫折,當父母遇到挫折時,也可以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孩子聽。
坦白地和孩子談?wù)撟约旱氖?,反而會讓他明白,每個人都會遭遇失敗,挫敗感也是正常的。
而如果他們能看到自己的父母反敗為勝,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場好的“挫折教育”。
想要提高孩子的挫折商也不難。只有儲備了足夠的溫暖,我們才經(jīng)得起嚴寒的侵襲。只有心靈得到了足夠的滿足、溫暖,它才能夠經(jīng)得起挫折。
只有愛,才能給孩子勇氣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