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秀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快樂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快樂教學;小學語文;學習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28-0067-02
引 言
小學語文教學重在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為學生打好語文知識基礎,使學生未來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1]?;诖?,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主動地探索快樂教學法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樂趣、滿足感[2]。
一、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將絕大部分精力放在單向講解課本知識上,讓學生死記硬背這些知識,進而使其在應試考試中取得較好的成績。無法在短時間內理解知識的學生會被認定為學困生,容易被教師忽視。一般情況下,教師更重視學優(yōu)生的學習情況,這會嚴重打擊學困生的學習信心,導致其逐漸喪失語文學習興趣。但是在快樂語文教學中,教師重視每位學生的學習表現和能力,根據學生之間的個人差異合理開展教學活動,從而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情緒和狀態(tài),進而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3]。
(二) 發(fā)揮小學語文教學的真正價值
小學語文學科作為基礎學科,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和學習能力,還能輔助學生學習其他學科[4]。但是,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沒有正確認識到語文教學的價值和意義,更重視對語文知識的單向講解,忽視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也是出現語文學困生的重要原因。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快樂教學法,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效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的應有價值[5]。
例如,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習生字詞,還要傳授給學生閱讀方法和技巧,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文章,理解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因此,教師可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快樂教學法,營造輕松、活躍的閱讀氛圍,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閱讀活動,運用所學閱讀技能自主理解文章。
(三)減輕教師教學壓力,促使教師快樂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快樂教學法,不僅可以使學生快樂學習,還可以使教師快樂教學。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如果教師的教學壓力過大,無法快樂教學,就會使教學氛圍壓抑,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進而導致教學效率低下[6]??鞓方虒W法要求教師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將課堂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樣可以有效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促使教師快樂教學。
二、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對枯燥的知識內容無法保持長久的注意力。所以在開展語文教學時,教師要明確這一點,所設計的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節(jié)應均符合學生的興趣點,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7]。
例如,在教學《草原》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聆聽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讓學生想象草原景色,并讓去過草原的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草原景物,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然后,教師可著重介紹作者老舍,讓學生了解到老舍是我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進而對老舍產生崇拜之情,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學習這篇課文。教師只要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開展教學活動,就能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
(二) 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
快樂教學法要求教師營造輕松、活躍的教學環(huán)境,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因此,教師要做好備課工作,合理選擇教學內容,科學運用教學資源拓展教學內容,以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內容,增強學習體驗[8]。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例如,在教學《開國大典》一課時,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讓學生通過文字和圖片在腦海里想象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上的景象;而在現代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開國大典的相關電影片段。當看到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大聲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時,學生非常激動,在出現升國旗的影像時都不由自主地站起來唱國歌。壯觀景象的視覺體驗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產生了較高的學習興趣,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
(三)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為了保障學生快樂學習,教師要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會感受到較大的學習壓力,保持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高效學習的重要保障。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思想單純,具有向師性,愿意聽喜歡的教師講課[9]。同時,學生之間存在榜樣效應,一位學生在受到教師的表揚后,其他學生就會進行行為模仿。因此,教師要在授課過程中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及時肯定和表揚學生好的學習行為和表現,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快樂學習。
小組合作是一種開放、自由的學習模式,能夠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所以被很多教師采用。例如,在教學《橋》一課時,教師先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以此形成本節(jié)課的學習小組,在學生閱讀課文后提出問題:“在洪水來臨時,老支書都做了哪些事?課文題目是《橋》,你覺得這個橋指的是什么?”學生對此進行小組討論,得出小組共識。之后,教師對小組合作進行評價。對于表現好的小組,教師要給予夸獎。同時,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觀察小組的討論情況,對遇到討論障礙和思考困境的學生進行及時引導和答疑解惑。這樣的教學可以極大提升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意識,讓學生獲得快樂的語文學習體驗。接著,教師播放真實洪災的視頻,讓學生認識到洪水肆虐是多么可怕,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主人公老支書作為一個偉大的共產黨員的種種優(yōu)秀品質,并將這些優(yōu)秀品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