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賞圓
“老——菱——,賣老菱咧……”在我兒時的記憶中,奉化夏季,賣菱的吆喝聲帶著濃重的奉化方言味兒傳遍整個小巷。有一種甜,便在吆喝聲中彌漫開來。
小時候的我一聽到這吆喝聲,便急得直叫父母讓他們買,生怕被別人買光了。父母應聲而出,擠進人群,在堆成小山樣的菱角中挑起來。我在一旁興奮地跳著,而那菱角的清香便縈繞在我的鼻尖久久不散。
等到父母買回幾斤,我就坐在小板凳上啃了起來。菱角的兩個角很尖,殼又堅硬,一不小心,手、嘴就會遭殃。剝?nèi)ニ岷诘耐庖聦ξ襾碚f總是那么困難。一番折騰后,那猶如嬰兒皮膚般細膩的果肉終于被我剝了出來。放在嘴里,慢慢咀嚼,細細品嘗。也許是太喜歡它的味道,所以每次吃,總感覺一股獨特的、淡淡的,如花般香甜,回味又似清茶讓人唇齒留香,滋味悠長。
每次吃菱角時,媽媽總在一旁講述她和菱角的故事。聽著她娓娓道來,我似乎走進了她的回憶中——
拎著竹筐,同姐妹們一起,來到家門口的河邊。清澈見底的小河上覆蓋著一層菱葉,只要用手抓住那菱的藤用力一拉,隨著菱的根被拔起,一大把一大把元寶樣的菱角便游了過來??此闹軟]人,趕緊將這些菱角都收進自己的竹筐里。霎時間,竹筐就被菱角填滿了。拎著沉甸甸的竹筐,昂首挺胸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周圍的小伙伴只有眼饞的份兒。
聽著媽媽那甜甜的回憶,口中的菱角似乎又甜了幾分。
如今,想吃菱角就去市場買。隨著時間流逝,賣菱的吆喝聲漸漸離我遠去,那一種甜卻未曾淡去……
(指導教師? ? 陳亞春)
[評? 改]
以帶有方言味道的吆喝聲開場,為讀者營造了一種特別的情境感,生動、富有趣味。
“應聲而出”“擠進人群”“跳著”等詞表現(xiàn)出人們對菱角的喜愛和追捧,更是作者兒時深刻的記憶。
一把小板凳上,一個小女孩正在品嘗著香甜的菱角,此情此景真是美好。
當菱角融合了媽媽甜美的回憶,它不再是單純的味道,更是對逝去時光的懷念。
結(jié)尾意味深長,如今離我們遠去的不僅是賣菱的吆喝聲,還有更多更多……但那些記憶卻永不消失。
【總? 評】? 每個人的記憶里總會留下一種值得品咂的味道,就如作者筆下那一種甜,在時光流逝中從未淡去:賣菱人的吆喝,媽媽娓娓道來的故事,清香細膩的菱角肉,這些都交織成溫暖的回憶,散落在字里行間。
(講評教師? 陳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