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繼成
章太炎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國故學大師。回顧他傳奇而絢爛的一生,“跌宕起伏”成為他人生的主旋律。在那個專制與民主、愚昧與科學、動蕩與安定相交織的年代,他一直沖在時代的最前沿,扮演著改革急先鋒的角色。在學問上他不分政見、門第,踐行孔子以來“有教無類”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廣收門徒,為民國學術的繁榮昌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文以北京市檔案館館藏檔案和《章太炎年譜長編》為主要材料,講述章太炎從1890到1916年這27年間在理論、實踐兩方面的突出成就,以紀念110年前發(fā)生在中國大地上的這場偉大革命。
章炳麟,字枚叔,浙江余杭人,生于1869年,去世于1936年,因慕顧炎武的氣節(jié)遂更名為降,號太炎。以后政、學諸人皆以號稱太炎先生。他自幼便嗜書如命,但不像傳統(tǒng)士大夫那樣學而優(yōu)則仕,始終未能進學。1890年23歲的太炎先生肄業(yè)于詁經(jīng)精舍,師從古文經(jīng)學大師俞樾,練就扎實的學術功底和敏銳的政治眼光,為他以后在辛亥革命中發(fā)揮作用做了充足的鋪墊。
章太炎與學問無所不窺,所涉獵門類之廣世所罕見。小學(文字、音韻、訓詁)成為其治學根基,并在此基礎之上兼及經(jīng)學、史學、文學、哲學、佛學等諸多科學,他的淵博學識為辛亥革命及以后的文化建設提供了很大幫助。
(一)精研古籍,論證革命的必要性
章太炎在求學期間,研讀了大量的諸子學著作,對諸子學的學說理念爛熟于胸。他寫過《論諸子學》對先秦諸子的源流及學說做過精辟的論述。同時,他又對宋、明、清的儒者們做了一番審慎地考證,視清朝戴震的《孟子字義疏證》為圭臬,對此書極力區(qū)別孔、孟的真理學和程、朱的假理學深表贊許,并對清朝的雍正、乾隆這類專制統(tǒng)治者給予了猛烈抨擊,指出讀了《孟子字義疏證》沒有不深恨滿洲的,推翻清朝的專制統(tǒng)治勢在必行。筆者認為:清朝統(tǒng)治者將假理學作為官方的統(tǒng)治學說,像一條無形的鎖鏈捆綁著中國人的思想,鉗制著中國人的言論,泱泱大國的人民萬馬齊喑,死氣沉沉。所以,推翻清朝的統(tǒng)治,獲得思想的解放,是辛亥革命的艱巨任務。
(二)破除幻想,以暴力手段爭取民族獨立
在戊戌變法失敗后,改良主義并沒有立刻退出中國的舞臺。相反,它以另一種形式——督撫革命呈現(xiàn)在中國人民面前,并得到改良主義者和大部分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的首肯。所謂督撫革命是一種消極的反清思想,主張利用有權勢的漢族封疆大吏來推翻清朝的腐朽統(tǒng)治,章太炎在《民報》紀元節(jié)大會上發(fā)表演說,深刻而尖銳地說明了這種思想的錯誤根源。他列舉了大量翔實的歷史史實,一針見血地指出督撫早已和清朝統(tǒng)治者沆瀣一氣,互相勾結利用。從清初吳三桂到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的曾國藩、李鴻章,再到鎮(zhèn)壓義和團運動的袁世凱,宏論高舉,有理有據(jù),在會場上引發(fā)了數(shù)次掌聲。通過此次演講,為思想混亂的人們指明了革命出路,堅定了革命信心。
(三)中西合璧,為革命后的中國設計政體
國家體制的建立,關系著幾億中國人民的命運,在革命即將成功之際,對中國以往實行的各種體制分析利弊,進行充分而自由的討論是非常必要的。同盟會主張革命勝利以后,把歐美行之有效的議會制度,照搬到中國來就可以復興中國。章太炎在《代議然否論》這篇著名的論文中,專門從議會制度對同盟會不利的角度來分析論證,從而否定了這種說法,這在辛亥革命前還是首次。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否定資產(chǎn)階級國家制度,例如他借鑒了盧梭三權分立思想,提出在中國實行“行政、司法、教育”新的三權分立學說,主張保障人民集會、言論、出版等自由,這些思想無疑在辛亥革命以后或多或少執(zhí)行了下去。筆者認為:就當時中國的人口和人員組成來說,章太炎否定議會制度有他合理的一面,他所擔心由議會制度選取出來的執(zhí)政者,一定多是“土豪”,對中國的前途具有消極影響,事實證明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也包括了這一點。
梁啟超曾經(jīng)說過,《二十四史》是一部帝王家譜,記載的不是帝王,就是將相。大凡能青史留名者,無不與“政治”相聯(lián)系。章太炎之所以在民國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正像其徒魯迅所說“先生的業(yè)績,留在革命史上的,實在比學術史上的還要大”,魯迅對他的老師并非溢美,而是實事求是。章太炎從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再到二次革命,只要他心中認同的事情,他就要勇往直前地做下去,并不遺余力地維護這個既得成果。這種大無畏的氣概,值得后輩效仿。
(一)戊戌變法的積極擁護者
章太炎在詁經(jīng)精舍研習傳統(tǒng)經(jīng)典,并向高學治、譚獻等名家問學,很快便成為其師俞樾的高足,但他并沒有兩耳不聞窗外事,在1897年1月離開詁經(jīng)精舍,任職梁啟超、汪康年創(chuàng)辦的《時務報》館。他認為“中國宜發(fā)憤圖自強,不能為舊章之學,并以革政挽革命為今之亟務”可知太炎此時是傾向康、梁維新變法的。只可惜戊戌變法只堅持了103天,就被慈禧太后等頑固勢力絞殺,章太炎也被列為通緝的對象。
(二)割辮反清的民主斗士
在戊戌變法期間與尊清者游的章太炎,其偉大之處就在于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就大膽剖析自己并與錯誤決裂。章太炎在1900年的上海國會期間割辮,以示與?;逝煞值?;1903年震驚中外的《蘇報》案,他竟以平民身份倡言“載湉小丑,不辨菽麥”,公開辱罵皇帝,使中國革命揚名于世界;1906年出獄東渡以后,他與孫中山、黃興合作組建同盟會,并成為首席理論家,單是一篇《中華民國解》為中華民國定“國號”之功,足以匹敵孫中山等革命元老。在同盟會解散以后,章太炎回國繼續(xù)領導先前在獄中與蔡元培所創(chuàng)辦的光復會,為革命的發(fā)展立下了不朽之功。
(三)維護國體,反對帝制的努力
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朝君主專制政體,但是勝利的果實很快被竊國大盜袁世凱篡奪,章太炎為了挽救這個瀕臨滅亡的民國,于1913年只身赴北京,隨即遭袁世凱軟禁,行動受到監(jiān)視和嚴格的限制。其間,章太炎從來沒有停止過斗爭,將寓所內的東西砸爛并數(shù)次絕食相抗,后經(jīng)人勸阻作罷。1914年1月7日,章氏臨總統(tǒng)府,大詬袁世凱包藏禍心,其爪牙竟污蔑章太炎精神“瞀亂”,并將其移至龍泉寺內居住。在被袁世凱軟禁期間,章太炎的會客、書信等自由受到嚴格限制,所需衣物、書籍也必須由警察“開單送廳,分別核給”。這種種措施并沒有使章太炎屈服,他利用閑余時間讀書并指導后學。這種日子隨著1916年袁世凱倒臺而宣告結束。
章太炎雖然離開我們已經(jīng)有85年了,但是無論他提出的學說、主義,還是他艱深難懂的著作仍然是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值得世世代代的中國人繼承并使之光大。
(一)“國故”概念的提出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熱,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流行。到了21世紀,“國學”“國粹”這兩個概念忽然成了熱門的話題,凡是提到“儒學”“孔學”,無不冠以國學、國粹之名??鬃诱f為政必要正名。同樣,為學也需要正名。我們耳熟能詳?shù)膰鴮W、國粹都不是“國貨”,是從日本輸入來的。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一些改革的激進派主張廢除日本文化,全面學習西方,這就引起了一些愛國志士的不滿,他們認為不能失去日本文化的內核,使日本成為“無何有”之國,主張保留日本優(yōu)秀的國粹(茶道、相撲等)和國學(佛學及文學等)。在1902年,章太炎、梁啟超想合辦一份國學報,最終因黃遵憲的阻撓而流產(chǎn),但“國學”之名在中國內陸開始流行。1903年,章太炎在《癸卯獄中自記》記載“上天以國粹付余”,這是“國粹”一詞在中國出現(xiàn)之始。所以國學、國粹的概念是20世紀初才提出的,距今不過100多年的歷史。要說中國本土發(fā)明的用以申述傳統(tǒng)文化概念的詞匯,那就是“國故”,取材于章太炎在1907年的自編講義《國故論衡》,其中論述的不止有孔子之學,還包括語言文字學、諸子學、文學等,體系相當龐大,值得深入研究。
(二)培養(yǎng)了一批大師級的學者
章太炎的偉大品格還有一點就是絕對不知識私有,恪盡一名知識分子應有的社會責任。1906年在日本期間應留學生之邀,開辦國學講習會,親自設計課程,編輯講義。此外還利用業(yè)余時間為一些留學生單獨開設小班教學,系統(tǒng)講授《說文》。他的學生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在北方學術界文史哲領域,章門弟子占了半壁江山,如錢玄同、魯迅、朱希祖、黃侃等,這些學者不但學識淵博,更主要的是為人正直,從不曲學阿世,為我們當今的學術界樹立了風向標。
章太炎在民國這個群星燦爛的時代,兼學、政于一身,成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杰出政治領袖和學術泰斗。我們不應該忘記這位辛亥巨擘,更應該繼承、發(fā)揚其優(yōu)秀的政治、文化學說,為中國文化的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注釋與參考文獻:
[1]朱維錚.朱維錚學術講演錄[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20:266-268.
[2]朱維錚.近代學術導論[M].上海:中西書局,2013:199-201.
[3]湯志鈞.章太炎年譜長編[M].北京:中華書局,2013:14-21.
[4]北京市檔案館.辛亥革命后的北京[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1:291-368.
[5]北京市檔案館館藏檔案,檔號:J181-018-21736,題名:龍泉寺守護所巡長崔崇玉關于監(jiān)視章太炎一日情形的呈.
[6]北京市檔案館館藏檔案,檔號:J181-018-21745,題名:內務部關于大總統(tǒng)批令妥善辦理章太炎的令.
[7]北京市檔案館館藏檔案,檔號:J181-018-21746,題名:京師警察廳關于妥善安置章太炎的辦法條例.
[8]北京市檔案館館藏檔案,檔號:J181-018-21747,題名:京師警察廳關于守護章太炎的具體規(guī)則.
作者單位:北京市城市建設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