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行
讀到一篇影視短評,稱贊電視劇《蒼天在上》“及時反映現(xiàn)實(shí)生活,針貶時弊,尖銳深刻,讓人眼睛一亮”。還有網(wǎng)上博客文:“平民的立場,爽辣的文風(fēng);針貶時弊,娛樂心情……”現(xiàn)代漢語里沒有“針貶”,只有“針砭”?!搬橅緯r弊”,意思是尖銳深刻地批評當(dāng)前的社會弊病。上面兩段引文都把“針砭”錯寫為“針貶”了。這幾乎是隨處可見的錯誤,為什么?原因就在不明“針砭”的含義?!百H”“砭”兩字音形雖相近,而字義大不同。
砭biān,從石乏聲,形聲字。本義指古代用石針刺激人體皮膚治??;也借指古代治病用的石針或石片,如“砭石”“砭針”。以上都用作名詞。后引申指一般的刺,用作動詞,如“寒風(fēng)砭骨”;又引申指尖銳地批評,也是動詞,如“痛砭時弊”。
貶bi2n,從貝乏聲,形聲兼會意字。本義指減損。現(xiàn)在用來表示減少價值,如“貨幣貶值”;也指降低官職,如“貶官”“貶黜”“貶謫”“貶逐”;引申指對人和事物作出不好或低的評價(跟“褒”相對),用作動詞,如“貶低”“貶斥”“褒貶”“把別人貶得一錢不值”。
還有一個跟“砭”“貶”形近的“?!弊?。眨zh2,從目乏聲,也是形聲字,但是由于語音的歷史變異,已經(jīng)不再跟砭、貶同音。本義指眼睛迅速地一睜一閉,用作動詞,如“一眨眼”。
明白了各個字的字義,依形辨義,我們便知道,引句中正確的寫法應(yīng)該是“針砭時弊”。
現(xiàn)在,常有人把“戊(w&)戌(x$)變法”錯寫成“戊戍(sh&)變法”。不僅現(xiàn)在,前人也都常常將這兩個字搞錯。如民國十九年上海錦章圖書局石印的《精校左傳杜林合注》,其中凡紀(jì)日用的“戌”字,幾乎都錯成了“戍”。
再往前追溯,這錯寫還有歷史淵源呢。如《隱公三年》:“春,王三月壬戍,平王崩。赴以庚戍?!边@里的兩個“戍”均應(yīng)作“戌”,因?yàn)椤笆笔遣荒苡脕砑o(jì)日的。除了“戍”“戌”易混,還有一個“戊”,它跟前兩字一般不會混用,但以“戊”為聲符的“茂”,也常會被寫錯。
戍,《說文解字·戈部》:“戍,守邊也。從人持戈?!逼浔玖x為守衛(wèi)邊疆,現(xiàn)仍保留此義和此用法,如“戍守”“戍邊”“衛(wèi)戍”。戌,甲骨文像斧鉞一類兵器形狀,是一個象形字。在殷周時代,“戌”已借作紀(jì)日用字,為十二地支之一,本義漸被遺忘。后“戌”又用來紀(jì)月,表示夏歷九月;用來紀(jì)時,成為古代十二時辰之一,相當(dāng)于下午七時至九時;用來表示生肖,屬狗。總之,“戌”自古及今只用作名詞。戊,甲骨文也像斧鉞之形,指一種兵器?!拔臁币苍缭谏瞎艜r就被借作紀(jì)日用字,為十天干之一。清末著名的“戊戌變法”的“戊戌”就是干支相配用以紀(jì)年的例子?!拔臁焙汀靶纭倍际敲~,一般不會相混。
辨析了以上三字的不同音、義之后,在字形上只要記住“點(diǎn)戍橫戌戊中空”這七字口訣,便能幫助我們準(zhǔn)確無誤地把“戍”“戌”“戊”三字區(qū)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