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昭
宋濂是明初期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學(xué)家,曾被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在為人處世方面,宋濂不但潔身自好,而且遵守承諾,擁有極高的人品。
小時候的宋濂非常喜歡讀書,無奈家里太窮,沒錢買書,他只好向別人借書。每次借書時,他都會和對方講好還書期限,并且從不食言。正是因為他擁有這種守信用的品德,人們也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宋濂借到一本書后,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不巧的是,還書的期限馬上就要到了,宋濂只好連夜抄書。當(dāng)時正值寒冬臘月,滴水成冰,他的母親勸道:“明天再抄吧!反正人家又不是等著看這本書?!彼五s認真地答道:“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書看,我都要到期限歸還,這是信用問題。如果一個人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并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受到別人的尊重?”
半個月后,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的學(xué)者請教,并和對方約好見面日期。誰知,臨出發(fā)那天竟然下起了鵝毛大雪,當(dāng)宋濂挑起行李準備上路時,他的母親驚訝地說:“這樣的天氣怎么可能出遠門呢?老師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你只穿這樣一件舊棉襖,也抵御不了深山里的嚴寒啊!”宋濂則微笑著回答道:“失信,就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不管風(fēng)雪再大,我都得上路?!蹦翘欤?dāng)宋濂到達老師家中時,老師深感驚訝,最后連連稱贊道:“年輕人,你守信好學(xué),將來必有大出息!”
守信用是一種令人敬佩的美德。中國從古至今都把守信用看得相當(dāng)重要,并且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jié)出了許多關(guān)于守信的名言佳句。如《論語》中有:“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程頤說:“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還有“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一言九鼎”“一諾千金”等,這些說的都是要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