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楊,楊玉佩,沈冰冰2,*(1.湖南省藥品檢驗研究院,長沙 410001;2.湖南省中醫(yī)藥研究院 中藥研究所,長沙41001;.湖南中醫(yī)藥大學,長沙 410208)
防己茯苓湯是由防己、黃芪、桂枝、茯苓和甘草五味中藥組成,來源于《金匱要略》中的水氣病脈證篇,具有益氣健脾、溫陽利水之功效。現(xiàn)代臨床主要用于治療由脾心陽虛濕盛所致之水腫、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尿毒癥和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1-3];也有在此方基礎(chǔ)上進行加減味的復方,用于治療腎病綜合征、乳腺癌、帕金森等疾病[4-5]。但是有關(guān)復方防己茯苓湯全成分的化學分析報道較少,因此采用現(xiàn)代中藥分析技術(shù)手段對其開展化學成分的研究迫在眉睫。其中,HPLC-Q-TOFMS/MS 具有高分辨、高靈敏度等特點,可快速獲得目標物的分子離子峰和特征碎片離子,從而對復方中不同類型的化合物進行定性分析[6-7]。本研究首次采用HPLC-Q-TOF-MS/MS 對防己茯苓湯的化學成分進行分析與鑒定,以期為復方的質(zhì)量控制以及藥效物質(zhì)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礎(chǔ)。
Agilent 1290 infinity 超高效液相色譜儀、Agilent 6530 Accurate-Mass Q-TOF-LC-MS/MS 質(zhì)譜儀(美國安捷倫公司);Mettler Toledo AL204 型電子天平、Mettler Toledo XPE105 型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KM-500DB 型中文液晶臺式超聲波清洗器(昆山美美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乙腈色譜純(德國Merck 公司),甲酸[色譜純,阿拉丁試劑(上海)有限公司],水為純凈水[華潤怡寶飲料(中國)有限公司],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中藥材防己、黃芪、桂枝、茯苓和甘草均購自湖南省自然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經(jīng)湖南省中醫(yī)藥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沈冰冰鑒定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S.Moore 的干燥根,豆科植物蒙古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 的干燥根,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Presl 的干燥嫩枝,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 的干燥菌核,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的干燥根。粉防己堿(純度≥99.6%,批號:110711-201810)、防己諾林堿(純度≥98.3%,批號:110793-201807)、去甲異波爾定(純度≥96.9%,批號:111825-201201)、黃芪甲苷(純度≥96.9%,批號:110781-201717)、甘草苷(純度≥93.1%,批號:111610-201607)、毛蕊異黃酮苷(純度≥98.1%,批號:111920-201606)(對照品,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2.1.1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按防己茯苓湯處方比例(30∶30∶30∶40∶20)取防己、黃芪、桂枝、茯苓和甘草五味中藥,分別按以下3 種方法進行制備:方法一加水600 mL 煎煮2 h;方法二加75%甲醇600 mL 回流提取2 h;方法三加75%甲醇600 mL 超聲提?。üβ剩?00 W,頻率:40 kHz)30 min。分別提取完成后,過濾,減壓濃縮至適量,定容至100 mL。搖勻,過0.22 μm 微孔濾膜,即可。
2.1.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量對照品粉防己堿5.16 mg,防己諾林堿5.23 mg,去甲異波爾定5.05 mg,黃芪甲苷 5.11 mg,甘草苷5.03 mg,毛蕊異黃酮苷5.27 mg,75%甲醇超聲溶解,定容至25 mL 量瓶中。于4℃ 冰箱中避光保存,備用。進樣前過微孔濾膜。
2.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為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 流動相A 為0.1%甲酸水,B 為甲醇,梯度洗脫(0 ~7 min,2%B;7 ~25 min,2% ~30%B;25 ~40 min,30% ~35%B;40 ~48 min,38%B;48 ~60 min,38% ~72%B;60 ~80 min,72%B;80 ~85 min,72% ~100%B), 進樣量5 μL,流速1.0 mL·min-1,柱后分流檢測,分流比為10∶1;柱溫30℃。
2.2.2 質(zhì)譜條件 離子化方式電噴霧離子化(ESI),在正、負離子模式分別采集,干燥氣溫度320℃,干燥氣體積流量為8.0 L·min-1,鞘氣溫度350℃,毛細管電壓3.5 kV,碎片電壓145 V,碰撞能量分別采用 5、10、20、30、40 eV,質(zhì)量數(shù)范圍為m/z50 ~1200。
對3 種不同制備方法的樣品分別進行HPLCQ-TOF-MS 檢測分析,得到總離子流圖(TIC)如圖1所示。通過對比分析色譜峰的數(shù)目以及制備方法的時間,最終確定采用方法三進行制備。
圖1 3 種不同制備方法的TIC 圖Fig 1 Total ion chromatogram of 3 different preparation methods
對方法三得到的防己茯苓湯進一步進行HPLC-Q-TOF-MS/MS 分析,分別得到正負離子模式下的總離子流圖,結(jié)果如圖2所示。結(jié)合對照品裂解規(guī)律以及相關(guān)文獻資料對目標化合物進行分析鑒定,最終確定了36 個化合物,包括7個生物堿類,13 個萜類化合物,11 個黃酮類化合物,見表1。
圖2 防己茯苓湯在正負模式下的TIC 圖Fig 2 Total ion chromatogram of Fangji Fuling decoction in positive ion mode and negative ion mode
表1 防己茯苓湯的化學成分的HPLC-Q-TOF-MS/MS 鑒定Tab 1 Identification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Fangji Fuling decoction by HPLC-Q-TOF-MS/MS
續(xù)表1
3.2.1 生物堿類 所有生物堿類化合物均來自植物粉防己,主要類型有雙芐基異喹啉類、原小檗堿類和阿樸啡類生物堿等[9]。研究發(fā)現(xiàn)該類化合物只出現(xiàn)在正離子模式下,其中雙芐基異喹啉類是頭對頭雙二苯醚雙芐基四氫異喹啉類,這類成分的結(jié)構(gòu)特征主要是尾部的二苯醚鍵是C-3′與C-4′連接,頭部是C-7 與C-8′連接,其質(zhì)譜裂解特點就是雙芐基的裂解?;衔?0和13 的分子離子峰分別為609.2961[M +H]+、623.3088[M +H]+,雙芐基的丟失生成特征離子m/z381 和m/z395,另外還有m/z190、m/z174、m/z160 等碎片離子的出現(xiàn),具體裂解規(guī)律如圖3所示。對比對照品,確定化合物分別為粉防己堿和防己諾林堿。
阿樸啡類生物堿根據(jù)N 上是否有甲基,會產(chǎn)生M-43 或M-29 的特征碎片離子峰,并且會出現(xiàn)失去一系列取代基(-OCH3,-CH3,-OH)的離子峰?;衔? 和8 的分子離子峰為342[M +H]+,比較兩者二級質(zhì)譜裂解均出現(xiàn)299[M +H-C2H5N]+,327,324 和310 等碎片離子,如圖4所示。對比文獻和保留時間確定化合物5 和8 分別為異紫堇定堿、紫堇定堿[10]?;衔? 具有和紫堇定堿一致的裂解規(guī)律,只是分子離子峰328.1568[M +H]+相差14 Da,故確定該化合物為波爾定堿或異波爾定堿。而化合物7 產(chǎn)生了N 上沒有甲基的M-29 特征碎片離子,對比對照品,確定化合物為去甲異波爾定。
圖4 紫堇定堿的質(zhì)譜裂解途徑Fig 4 Fragmentation pathway of corydine
3.2.2 三萜類 復方中的三萜主要來源于茯苓、黃芪和甘草。其中,茯苓中的三萜主要是羊毛甾烷型三萜酸,根據(jù)3、4 位是否開環(huán)及碳碳雙鍵的位置主要分為四大類[15]:羊毛甾-8 烯型(Ⅰ型)、羊毛甾-7,9(11)-二烯型(Ⅱ型)、3,4 開環(huán)-羊毛甾-8 烯型(Ⅲ型)和3,4 開環(huán)-羊毛甾-7,9(11)-二烯型(Ⅳ型)。分子離子峰在正負模式下都有較強的響應(yīng),主要以[M-H]-、[M +H]+等形式存在。在二級質(zhì)譜下,其裂解主要是由于C-3、C-16 和C-17 位上取代基的斷裂引起的,并且3,4 開環(huán)類化合物與C-1 位相連的鍵極易斷裂。化合物24 在ESI(+)模式下響應(yīng)較高,會丟失碳3、16、17 位上的取代基,生成相應(yīng)的碎片離子峰469[M +H-C2H4O2]+、511[M +H-H2O]+、373[M +H-C9H16O2]+,最終產(chǎn)生m/z295 的Ⅰ型特征離子;而化合物23 和25 產(chǎn)生的是Ⅱ型特征離子m/z293,如圖5所示,對照文獻[16]確定化合物24、23 和25 分別為茯苓酸、去氫茯苓酸和去氫齒孔酸。另外,化合物18,21和22 都屬于Ⅳ型,在ESI(+)模式下,17 位上的取代基丟失并同時失去一分子H2O 得到Ⅳ型特征離子m/z325,對照文獻[15]確定分別為茯苓新酸 E、茯苓新酸 D 和茯苓新酸 B。
圖5 茯苓Ⅰ型和Ⅱ型三萜的質(zhì)譜裂解途徑Fig 5 Fragmentation pathway of pachymic acid(type I)and dehydropachymic acid(type Ⅱ)
黃芪是一類較特殊的環(huán)阿屯烷型三萜皂苷,與羊毛甾烷型的差別在于C-10 位的甲基和C-9位脫氫形成三元環(huán)[18]?;衔?0 分子離子峰807.4488[M +Na]+會連續(xù)丟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木糖,形成環(huán)黃芪醇骨架離子437 [M +H-Glc-Xyl-3H2O]+,然后與17 位相連的E 環(huán)會斷裂生成m/z125 特征碎片離子,這與對照品黃芪甲苷的裂解途徑一致。此外,化合物28、33和34 也均產(chǎn)生了m/z437 和m/z125,對照參考文獻[11]和保留時間分別確定為astrasieversianinⅡ、黃芪皂苷 Ⅱ和黃芪皂苷Ⅰ。
甘草中的三萜主要是齊墩果烷型,在ESI(+)模式下主要以[M +Na]+、[M +H]+形式存在。在二級質(zhì)譜裂解過程中,主要是糖鍵的連續(xù)性斷裂以及取代基的丟失?;衔?9 的分子離子峰為845.3883[M +Na]+,在ESI(+)模式下會連續(xù)失去兩分子葡萄糖醛酸生成647[M +H-C6H8O6]+和471[M +H-C12H16O12]+, 然后母核的C 環(huán)發(fā)生RDA 裂解, 生成m/z263 和m/z209 兩個特征碎片離子,從而確定化合物為甘草酸。化合物35 和36 的分子離子峰分別為823.4146 [M +H]+和825.4380[M +H]+,也會連續(xù)失去兩個葡萄糖醛酸,得到m/z471 和m/z473 的骨架離子,但其具體取代位置無法確定,對照文獻[12]確定化合物35 和36 為甘草皂苷K2和J2或其異構(gòu)體。
3.2.3 黃酮類 黃芪中的化合物14、17、31 和32 都屬于異黃酮類化合物。研究發(fā)現(xiàn)該類化合物在ESI(+)模式下豐度較大,出現(xiàn)[M +Na]+和[M +H]+分子離子峰,并且其裂解規(guī)律與黃酮類差別不大,主要是C 環(huán)的RDA 裂解?;衔?4 的分子離子峰469.1093[M +Na]+,失去一分子葡萄糖形成母核285[M +H-Glc]+,然后4′位的-OCH3容易丟失形成m/z255,最后發(fā)生RDA 裂解形成m/z137 的特征碎片例子。其裂解途徑與對照品一致,故確定為毛蕊異黃酮苷。
甘草中的黃酮主要包括黃烷酮類、二氫黃酮類、查爾酮類等類型。黃烷酮類化合物主要是C環(huán)的RDA 裂解和B 環(huán)的斷裂;而二氫黃酮類中A 環(huán)和B 環(huán)間連接的各個鍵都肯可能會裂解,從而產(chǎn)生相應(yīng)的碎片離子。化合物11 在ESI(+)模式下響應(yīng)較高,發(fā)生RDA 裂解產(chǎn)生m/z137 的特征碎片離子峰,另外還出現(xiàn)257[M +H-Glc]+,163[M +H-Glc-C6H6O]+等離子峰,如圖6所示,通過與甘草苷對照品的裂解途徑對比,確定該化合物為甘草苷。化合物15、19 和20 是甘草苷的同分異構(gòu)體。化合物15 的分子離子峰為441.1148 [M +Na]+,失去一分子葡萄糖[M +H-Glc]+后,A 環(huán)發(fā)生裂解得到二氫黃酮類的特征離子m/z109,對照文獻[14]確定化合物為異甘草苷。根據(jù)極性大小與保留時間,化合物19 與20分別確定為新甘草苷和新異甘草苷?;衔?6 與異甘草苷的裂解規(guī)律一致,僅多了個失去芹糖的離子峰419[M +H-Apiose]+,因此確定該化合物為芹糖異甘草苷。
圖6 甘草中甘草苷的質(zhì)譜裂解途徑Fig 6 Fragmentation pathway of liquiritin
本試驗考察了3 種不同制備方法,最終采用75%甲醇超聲提取法,并且首次對防己茯苓湯的化學成分進行HPLC-Q-TOF-MS/MS 快速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各成分在ESI(+)模式的響應(yīng)較強,所以本試驗主要針對正模式下的質(zhì)譜裂解規(guī)律進行了分析總結(jié),最終對比對照品以及相關(guān)參考文獻,共鑒定了36 個化合物,包括7 個生物堿類,13 個萜類化合物,11 個黃酮類化合物。其中,來源于防己的有7 個,茯苓有6 個,黃芪有9 個,甘草有11 個,桂枝有1 個,且大部分化合物都是各自中藥的特征成分。但是來源于桂枝的較少,可能與其主要成分是揮發(fā)油有關(guān)。另外,質(zhì)譜解析過程中也存在大量同分異構(gòu)體,在無對照品的支撐下無法確定,需要其他手段進一步深入研究。本試驗運用HPLC-Q-TOF-MS/MS 技術(shù)方法,對復方防己茯苓湯的主要化學成分進行了詳細研究,這對復方的質(zhì)量控制及藥效物質(zhì)基礎(chǔ)的進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