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quán)春分
中醫(yī)認為“耳者,宗脈之所聚也”“腎主藏精,開竅于耳”,全身組織器官在耳朵上都有相應的反射區(qū),可以通過按壓這些反應點或按摩耳朵來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耳朵有人體器官反射區(qū)
人體組織器官在耳朵上有相應的反射區(qū),這些組織器官在耳朵上的分布就像一個在子宮內(nèi)倒置的胎兒,頭部朝下,臀部朝上,軀干在中間。具體來說,與頭面部相對應的穴位在耳垂,與上肢相對應的穴位在耳輪里面凹陷的部位(耳舟),與下肢和軀干相對應的穴位在耳朵最外部彎折的部分(對耳輪),與內(nèi)臟相對應的穴位在耳孔上面稍平坦的部分(耳甲)。知道了這些,就可以針對自身的情況對耳朵進行有目的的按摩。
一般來講,耳朵大而肥厚者,身體健壯;耳朵薄瘦者,體弱多病;耳朵紅潤者,氣色精力俱佳;耳朵色枯者,氣血元氣虧耗。
按摩耳朵可防治疾病
提拉耳屏:用食指、拇指自內(nèi)向外提拉耳屏,手法由輕到重,力度以不痛為度,每次3分鐘~5分鐘,此法可以防治頭痛、頭昏、神經(jīng)衰弱、耳鳴等疾病。
揉捏耳尖:用雙手拇指、食指揉捏耳尖15次~20次,使局部發(fā)熱發(fā)紅,可防治高血壓、失眠、咽喉炎和皮膚病。
手摩耳輪:雙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推摩,不分凹凸高低處,不拘遍數(shù),直至耳輪充血發(fā)熱,可防治頸椎病、腰腿痛、陽痿、便秘、尿頻、心慌、胸悶、頭暈、頭痛等病癥。
按壓耳窩:先按壓外耳道開口處的凹陷處,按壓15次~20次,至此處發(fā)熱、發(fā)燙,然后,再按壓上邊凹陷處15次~20次,若感覺有結(jié)節(jié)或壓痛,應重點按壓。耳窩是人體五臟六腑的反射區(qū),通過按壓耳窩可有效預防和治療全身的臟腑疾病。
牽拉耳垂:雙手拇指、食指夾捏耳垂,向下牽拉,力度以不痛為度,每次3分鐘~5分鐘,可防治眼疾、五官疾病。
雙手掩耳:又名“鳴天鼓”,兩手掌掩兩耳廓,手指托后腦殼,用食指壓中指彈擊24下,可聽到“隆隆”之聲,似擊“天鼓”,此法有健腦、明目、強腎的功效。
按摩全耳:雙手掌心摩擦發(fā)熱后,向后按摩耳正面,再向前后折按摩背面,反復按摩5次~6次可疏通經(jīng)絡,調(diào)理全身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