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歡 劉云飛
筆者通過實踐,總結出了三環(huán)四步教學方法(圖1),即課堂“四個一”:“學一學”“講一講”“玩一玩”“做一做”;練習“四重點”:自主學練、花式創(chuàng)新、線上打卡、周期記錄;評價“四方法”:隨堂互評、階段檢驗、長效反饋、比賽實踐。讓學生體驗足球運動帶來的樂趣,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與能力,使足球課堂具有特色。
一、設計課堂“四個一”,讓教學更加有序
筆者以三年級足球運球單元教學為例,設置足球教學的4個環(huán)節(jié),即“學一學”“講一講”“玩一玩”“做一做”(表1),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足球技術,還能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
1.“學一學”
在“學一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先讓學生嘗試自由運球,然后采用引導的形式讓學生體驗不同的觸球部位運球的區(qū)別,學生在體驗中知道腳背正面運球速度快,多在直線運球且前方縱深距離較長的情況下運用,此時再引出教學內容——腳背正面運球,讓學習在體驗中自然發(fā)生,同時,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自主思考。
2“講一講”
在“講一講”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設計技術要領口訣,如,在腳背正面運球一課中設計“上體稍前傾,腳尖要點地,步子小而快”的15字口訣,讓學生了解腳背正面運球技術動作的要領和概念,再讓學生根據(jù)口訣做動作,加深對動作的理解。
3.“玩一玩”
在“玩一玩”環(huán)節(jié)中,主要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技術練習。如,在運球過程中,部分學生習慣性低頭看球,通過游戲“紅綠燈”的融入,要求學生在直線上運球(一步一帶)時,看到足球教師舉起紅色標志盤時停球,看到黃色標志盤時降低運球速度,看到綠色標志盤時快速運球,讓學生在運球過程中學會抬頭觀察,同時在游戲過程中,強調游戲規(guī)則,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
4.“做一做”
在“做一做”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進行運球接力賽,即讓學生分為4組,聽口令快速運球到指定地點拿對應顏色的標志盤,一次只能拿1個,拿回自己陣地后下一名學生出發(fā),場地上所有的標志盤全部拿完比賽結束,比一比哪組學生拿到的標志盤多。這不僅讓學生在運球過程中養(yǎng)成了抬頭觀察的習慣,還提高了學生快速運球、控制球的能力。同時,在團隊參與挑戰(zhàn)的過程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配合與合作意識,錘煉勇于競爭與正確面對勝負的心理素質。
二、圍繞練習“四重點”,強化校外練習
除了課堂教學以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練、花式創(chuàng)新、線上打卡、周期記錄(圖2),讓學生真正學會足球運球技術。
1.自主學練
足球教師設計學習任務單,提示運球動作要領及相關練習方法,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師設計的學習任務單提前進行“預練”,提升自我學習能力。同時,足球教師在課堂中可將學生分為4組,詢問學生預習情況并邀請部分學生進行展示,根據(jù)展示情況選派各組在自學中掌握較好的學生作為本節(jié)課的“小導師”,“小導師”在學生自主練習的過程中觀察自己組員動作的正誤并協(xié)助改進,讓組內成員共同學習與提高,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花式創(chuàng)新
在“課后”練習中,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有趣的練習形式或者花樣,合理利用家中的小道具,如,利用家中的紙杯代替標志盤進行運球繞障礙物練習。又如,在課后練習中引入親子類小游戲。用紙杯或粉筆在地上設計九宮格,父子2人同時直線運球從距九宮格10~15m的起點處出發(fā),在相應的格子里擺上自己的標志物(玩偶或其他物品),每人有3個標志物且每次運球只能擺1個,將3個標志物擺在同一直線即為獲勝。若標志物擺完后還未“三點成線”,則每運一次球,選擇挪動一次標志物,直到有一方將自己的標志物連成一條直線,則取得勝利。
3.線上打卡
足球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以打卡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反饋。如,在學習運球繞桿后,足球教師要求學生每天進行運球練習,學生根據(jù)練習要求,在家長陪同下進行練習,并上傳練習視頻至微信小程序“微信小打卡”。足球教師根據(jù)視頻及時點評,學生也可以互相了解同伴的學習情況。
4.周期記錄
學生每次課后進行為期一周的鞏固學習,同時每天根據(jù)自身練習情況設立合理的目標,保證一天一個小目標,一周一個大目標,并根據(jù)自身設立的目標進行鍛煉。如,在練習運球繞桿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記錄下每天繞相同距離、相同個數(shù)的標志物所耗時間,進行時間上的對比;也可以結合自身情況設計時間目標,如果第1天繞5個障礙物,目標為16s內完成,那么第2天繞5個障礙物,目標就為14s內完成,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三、運用評價“四方法”,提高評價有效性
在單元學習的不同時期,足球教師可采用隨堂互評、階段檢驗、長效反饋、比賽實踐共4種方式,對學生做出即時的糾正與指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1.隨堂互評
在學習一個新的技術動作時,可以通過設計學習互評表,讓學生2人及2人以上為一組進行練習。如,在練習直線運球動作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一人踩球、一人腳背正面擊固定球練習,在練習過程中,組內學生互相幫助學習并且評價組員技術動作的準確性,同時對組內成員的練習態(tài)度進行評價,互評的方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課堂“小主人”的意識,同時全面關注組內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行為習慣。
2.階段檢驗
在足球運球單元學習完成后,將單元學習內容設計成闖關卡(表2)。單元闖關卡中設計了運球單元所學的直線運球、曲線運球繞標志物、運扣球過標志盤及組合運球共4項內容及相應的等級評價標準,學生結合自身的學習情況及擅長的項目進行闖關,達到相應的等級就會獲得球星卡一張,集齊5張球星卡即可得到單元加分。
案例:教師解釋獲得闖關卡的方法:“根據(jù)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及學習情況,老師設計了‘運球單元闖關卡,評價標準從‘1個到‘3個,你們可以根據(jù)自身實際水平申請闖關,分數(shù)達到‘2個及以上可以獲得球星卡一張,集齊5張球星卡可獲得加分哦!”學生1:“老師,我要挑戰(zhàn)第一關!”學生2:“老師,老師,我每一關都想試試!”
設計運球單元闖關卡能夠對學生的單元學習效果進行檢測,查漏補缺。此外,闖關的形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積極性,以達到提升能力的效果。
3.長效反饋
教師可讓學生在學習一周后制作成長記錄表(表3),學生每天根據(jù)練習情況進行記錄,教師根據(jù)成長記錄表一周一抽查,一月一普檢,如果學生通過檢測可得到相應的課堂加分。
案例:學習完腳背正面運球一周后。教師:“今天我們要進行隨機抽測,請叫到名字的同學拿著你的成長記錄表到老師這里來。25號同學?!睂W生:“請老師進行測驗?!苯處煟骸袄蠋熆茨愕挠涗洷碛涗浀煤苷J真,成績也和在家練習時相近,你真是一個認真的孩子,做得不錯,希望你繼續(xù)加油!”學生:“謝謝老師,我每天都在家練習,我會繼續(xù)努力!”
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能夠了解學生在課后鍛煉的情況,并督促學生練習,讓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深入學習。
4.比賽實踐
在每節(jié)課的技術學習后,設計一些競賽環(huán)節(jié),可以是單人的比賽,也可以是小組間的比賽,在比賽中,能夠檢驗學生是否學會學習內容,同時在比賽對抗的壓力下,運球動作變形、運球節(jié)奏混亂、無法較好地運控球等問題也會暴露。如,學生在學習腳背正面直線運球后,教師設計單人直線運球比賽,10人一組站在底線同時出發(fā),直線運球20m后停球,比一比誰的速度快。在比賽的壓力下,學生往往會出現(xiàn)為追求速度、觸球力度過大而到終點后停不住球的問題。又如,設計小組比賽,將學生分為4組站在10m×10m正方形的4個角,每組1人聽口令快速運球到放有標志盤的中間區(qū)域拿走1個標志盤,且一次只能拿1個,拿回自己的陣地后與第2名學生擊掌,隨后第2名學生立刻出發(fā),場地上所有的標志盤全部拿完比賽結束,比一比哪一組拿到的標志盤多。比賽中,學生會出現(xiàn)為了追求速度控球節(jié)奏混亂且忽視觀察周圍情況的現(xiàn)象。此時,足球教師應根據(jù)比賽情況,及時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并解決發(fā)生的問題。同時,比賽還會促使學生學會團結協(xié)作,培養(yǎng)其勇敢拼搏、不畏困難的意志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