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處于關鍵地位。在閱讀中,學生能感受到語文的博大、文化的厚重底蘊,體會到語文的魅力,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策略,讓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興趣,在閱讀中享受語言文字,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诖?,本文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對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進行探討,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理解是學生學習知識、綜合發(fā)展的必備能力之一。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組織形式多樣且內容豐富的課堂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使他們積極投入閱讀活動,不斷開闊視野范圍,最終成為有理想的優(yōu)秀人才。本文具體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希望能為其他教師提供有效的參考及借鑒。
一、教給學生閱讀技巧
“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古今中外,海量書籍,對于小學生而言,如果沒有掌握科學的、實用的讀書方法,不但會影響他們讀書的質量,還會打擊他們讀書的興趣,所以讓他們掌握科學的、實用的讀書方法就顯得至關重要。為此我精心準備每一節(jié)課,在每一節(jié)課上又特別重視談書方法的引導和指導,力求學生能把在課堂上所學的讀書方法運用到自主閱讀上去,比如快讀、速讀、瀏覽、跳讀、猜讀、群讀等。
例如,在教學《池上》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設計“讀準一讀懂一讀透”三個環(huán)節(jié),用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明白自己在自主閱讀古詩詞時該怎么做,具體做什么,真正做到“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以此指導學生的自主閱讀。
二、運用信息技術,展開生動教學
根據(jù)小學生對新事物很感興趣的特點,我們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程展示,充分激發(fā)他們的濃厚興趣,鼓勵他們繼續(xù)探索閱讀樂趣。在信息技術全面普及的今天,不僅老師會使用電子設備組織動態(tài)化的教學活動,學生也常使用電子設備搜集想要知道的學習資料。但有一種情況卻是:小學生頻繁接觸電子設備,脫離家長的監(jiān)督或者老師的指導,他們很容易陷在虛擬世界中,將更多時間浪費在看視頻、玩游戲上,課堂“信息化”教學的新鮮感也不會永久保持。一些學生就把信息技術和閱讀學習的關系搞得不是很清楚,閱讀能力的提升阻力重重。本文認為,新形勢下必須教育低年級小學生合理使用電子設備,同時告知他們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通過網絡尋找輔助閱讀的資料,可以把閱讀過程變得輕輕松松,課堂學習更加有效?,F(xiàn)代化閱讀的體驗足夠真實,小學生一定會形成終身閱讀學習的意識。
比如,講授《四季》這篇課文的時候,用多媒體呈現(xiàn)給學生“視聽結合”的審美愉悅,圖片配上文字介紹,豐富的學習資料可讓學生產生自主閱讀的欲望。再從網上搜索下載《四季的腳步》《四季》等視頻動畫,使學生快樂地欣賞四季美景,獲取到不一樣的閱讀感受。另一環(huán)節(jié),不妨布置一項任務,讓學生自己拿起電子設備認識四季,在交流平臺上說一說自己眼中的四季景色有什么不同,暢所欲言,有效互動。如此,小學生的閱讀學習真正走出了傳統(tǒng)怪圈,今后實現(xiàn)個性化發(fā)展的目標令人期待。
三、發(fā)揮指導作用,提高教學質量
由于小學生閱讀的能力不強,閱讀方法的掌握還不熟練,教師需要在指導學生理解課文時,教會他們正確的閱讀順序,使其融入個人感情,嘗試探究學習,會更利于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
比如,教學《靜夜思》時,先讓學生融入情感朗讀古詩詞,然后發(fā)揮想象力,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床前明月光”的景象。在此基礎上展開合作探究,積極思考以下問題:(1)詩人李白在“思”什么呢?(2)他看到的月亮與我們看到的月亮有什么不同?(3)他還寫了哪些月亮有關的詩?簡單的問題引發(fā)學生深思,環(huán)環(huán)緊扣促使他們深刻理解、形成記憶。這樣一來,小學生眼中的閱讀教學就變成了特別有趣的,完全不像以前的樣子,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快樂。
結? ?語
綜上所述,語文閱讀的是學生必備的能力,也是學習語文的重要途徑。為了加強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及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通過有效性策略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使閱讀教學具有更多趣味性,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編輯/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