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桂
校長是一所學校思想與實踐的引領者,而引領的前提是被接納、被認可,并得到支持,只有這樣,其思想與實踐才能落地。那么,到一所新學校任職的校長,應該如何快速成長呢?
1.在言語中話情緣
到一所新學校,面對全新的工作環(huán)境,語言是一個重要工具。第一次和全體教師見面,我將講話的主題定為“情緣東方,路在腳下”,講述了與學校締結情緣的過程。從作為一名師范生走進學校實習時的欣喜,到成為一名語文教師來到學校講觀摩課時的緊張不安,再到走上教學管理崗位多次觀摩學校教學活動時的佩服,最后講到耳聞目睹學校教師身上呈現的奉獻精神……抓住情緣話題,讓教師產生親切感,拉近心理距離。以后每次會議的講話我都突出主題,緊密聯(lián)系學校實際,有賞識、有思考、有操作性建議,讓教師感覺到校長對這所學校是負責任的。在一言一語中,與同事建立起平等與尊重的關系。
2.在行走中識校情
到一所新學校,熟悉校情是新任校長的首要工作。因此,校長要走出辦公室,行走在校園里,盡快熟悉學校的空間布局,養(yǎng)成“校園‘溜達即排查隱患”的習慣。如今,我仍然堅持每天不定時在校園里走一圈,看看學生們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能否自主安排時間;欣賞一下教室文化設計,了解班級管理的特色;課間,走近校園“安全小衛(wèi)士”,聽聽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感受……這樣,不僅熟悉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還有助于尋找今后工作的著手點。
3.在專長上樹威信
教學是學校的生命線,走進課堂聽課是學校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到任后,我堅持走進課堂聽課。每一節(jié)課,我都帶著兩個問題去觀察:“這個教師的教學行為可以反映出哪些好的教學習慣?”“這節(jié)課給我?guī)砹四男┧伎??”這讓我在評課時能夠用欣賞的眼光去審視教師,帶著思考引導教師改進教學。同時,從教材的解讀、教學設計的合理性、課堂教學反饋環(huán)節(jié)實效性的剖析、課堂生成的處理、課后作業(yè)的布置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與可操作性建議。這樣,贏得了教師們的認可,威信也隨之樹立起來。
4.在關鍵事件中煉智慧
校長要善于抓住關鍵事件,將處理過程作為凝煉教育智慧的過程。例如,我上任不久,黨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在啟動大會上,我改變傳達文件、布置任務的傳統(tǒng)會議模式,安排了頭腦風暴活動,提出了“入黨時的初心讓你對教育者的使命有了哪些理解”“在踐行使命的過程中,你的哪些習慣在學生身上留下了影子”等幾個問題,用思考喚醒黨員的初心,讓黨員們意識到自己與眾不同的身份,梳理踐行教育使命路上留下的印記,幫助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學校管理者要抓住并利用好關鍵事件,使其成為增長管理智慧的階梯。
編輯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