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方芳
摘要:我國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所以勞動教育在小學教育中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但如今,無論是學校、家庭還是社會,都往往對勞動教育視而不見,而學生自己也會習慣性地忽視對自己勞動方面的發(fā)展。這種現(xiàn)象就導致了現(xiàn)在學生的嚴重缺乏勞動意識。所以無論是老師、家長還是學生自己都應該引起重視,有目的、有計劃地去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掌握一些基礎(chǔ)的勞動技能,最終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小學生;勞動意識;培養(yǎng)?中圖分類號:TU?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06-296
一、明理
學校應該有目的的培養(yǎng)小學生的勞動意識,可以通過開設勞動理論課或者班會課的時候來培養(yǎng)小學生的勞動意識。通過在課堂上講解教學,首先讓小學生明白勞動的意義和重要性,讓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從而激發(fā)出小學生對勞動的興趣,讓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勞動中來。還可以給小學生放一些關(guān)于勞動的一些視頻,讓學生知道我們現(xiàn)在吃的食物、穿的衣服、用的東西都是人們通過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甚至我們祖國如今的昌盛繁榮也都是靠著勞動人民經(jīng)過千辛萬苦努力來的,由此來激發(fā)小學生熱愛勞動。老師也可以播放一些如何勞動的視頻,比如疊被子、洗碗、洗衣服等,來教會小學生一些基礎(chǔ)的勞動技能,激勵學生在日常生活養(yǎng)成勞動的好習慣。
例如:老師在上課前面要認真?zhèn)浜谜n,想方設法地讓學生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上勞動課的時候要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講勞動知識理論的時候要注重引發(fā)學生思考,可以通過放視頻的方式來設置情景,幫助學生體會到勞動的樂趣,從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勞動當中。而在講解勞動理論的過程中可以結(jié)合一些實踐活動,比如讓組織學生撿一下自己課桌下的垃圾,讓學生親自體驗一下勞動,學會一些勞動技能。班主任在開班會的時候,要開設一些與勞動有關(guān)的班會主題,潛移默化地給學生灌輸勞動意識。班主任還可以安排學生出一些關(guān)于勞動方面的黑板報,可以寫一些有關(guān)勞動方面的知識,也可以寫一些勞動方面的人物故事,還可以粘貼一些學生積極勞動的照片。
二、訓練
目前小學生缺乏勞動意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勞動,許多家長和老師只在乎學生的學習成績,不管是在學校還在放學回家,都讓孩子不停地學習。根本不會讓學生去參與勞動,這就導致了學生嚴重缺乏勞動意識,不會勞動,只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些學生到了初高中連自己的衣服、鞋子都不會洗。所以應該強化學生的勞動能力,讓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參與到勞動實踐中,來培養(yǎng)勞動意識。
例如:班主任要安排管理好班級值日工作,可以通過每天安排學生進行班級值日活動,讓每個學生每天輪流值日,讓學生干一些簡單的勞動活動,比如:擦黑板、掃地、拖地、倒垃圾、擦桌子等等,這樣一來每個學生都得到了勞動機會。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難免會出現(xiàn)有些學生不知道如何勞動,所以老師有必要講解一下,最好自己親自上陣示范一下如何擦黑板、擦桌子,如何掃地、拖地等。所以在值日的過程中可以對學生勞動意識的培養(yǎng)起到指導發(fā)展的作用,并且有利于培養(yǎng)出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勞動技能。并且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組,學生之間以小組的方式,來開展小組評比,這樣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出學生的勞動熱情。而且各個小組之間也可以互相學習交流,如此一來每個小組間,每個學生之間都可以相互促進,做得好的小組或者做得好的同學可以幫助做得不好的小組或者做得不好的同學,做得不好的同學能夠慢慢提升了自己的勞動能力,培養(yǎng)出良好的勞動習慣。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對勞動開始關(guān)注,從而讓學生熱愛勞動,積極勞動,并且尊重勞動,為勞動感到光榮自豪。學校進行校園大掃除,可以在全校范圍內(nèi)對學校的各個區(qū)域進行劃分,每個班要對相應的區(qū)域進行打掃。而且可以對每個班進行評比,形成良好的競爭關(guān)系,從而鼓勵學生積極勞動、熱愛勞動,而且還有利于班級團結(jié)。
三、強化
勞動對于學生以后獨立生活和適應社會都有很大的幫助。勞動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而且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勞動本身就是十分注重實踐能力,所以一定要通過實踐活動來強化勞動意識,不能只是“紙上談兵”。并且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一同協(xié)助學生進行勞動,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勞動機會和勞動條件,讓勞動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
例如:在學生放學回到家中,要求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因為家務勞動可以說是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生活技能,而做家務勞動并不是非常困難,反而是特別地簡單容易,洗洗自己的衣服,吃完飯后擦一下桌子洗洗碗,倒倒垃圾,掃一下地……這些只要自己愿意,就能夠去做的事情。并且家務勞動是學生以后離開父母后自己一個人生活的一項最基本的技能。所以學校可以與家長進行交流來獲得家長的支持以及配合,讓家長在學生回到家里都給其安排一些家務勞動,老師和家長一同努力來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老師和家長可以制定一些方案來對學生開展家務勞動,并且對不同年級的學生設置不同程度的家務勞動作業(yè),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從高到低,難度逐漸降低。把教務勞務作為一份課外作業(yè)一樣讓學生獨立認真完成,并且由家長負責對這份“作業(yè)”進行相應的指導、監(jiān)督以及檢查,并且家長還要及時給老師反饋學生的完成情況。老師可以通過校訊通、家長群等聊天互動軟件來給學生發(fā)布每天學生要做的家務勞動,這樣家長就非常清楚學生要做什么家務勞動,從而更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指導、監(jiān)督,并且有時間還可以通過拍照、拍視頻來記錄學生的家務勞動過程,各位家長們之間可以在家長群里面互相分享自己孩子的勞動視頻,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對勞動的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自覺地去做家務勞動,讓學生愛上勞動,為勞動感到光榮。
總結(jié):綜上所述,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意識,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讓學生以后更好地適應社會。這需要老師和家長一起努力,通過給學生灌輸一些勞動的知識和勞動的重要性,來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并且讓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到勞動中來,掌握一些勞動技能,熱愛勞動,勤于勞動,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高慧霞. 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J]. 幸福家庭, 2020(12).
[2] 黃玲玲. 淺談如何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
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zhèn)埒西一小學?廣東?中山?528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