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國
摘要:本文闡述了通過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重視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與時事政治和焦點事件的有效結(jié)合,同時,重視道德與法治教材之外的課程資源的收集與利用等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做法。
關鍵詞:農(nóng)村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11-416
隨著新形勢下國家依法治國理念的進一步推進,加強青少年尤其是初中學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被擺在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根據(jù)新課標對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內(nèi)容要求,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意識和道德觀念,實現(xiàn)學生能夠懂法、守法和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同時具備良好的道德風范。本人多年耕耘在農(nóng)村初中教學一線,一直堅持通過多種途徑激發(fā)學生的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從而有效地提高了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效果。下面談談我的一些做法,與各位同行共勉。
一、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生正處于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初步形成的關鍵時期,需要教師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要從激發(fā)初中生學習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的興趣入手。隨著國家對農(nóng)村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全面建成,現(xiàn)在的農(nóng)村中小學教室裝備了交互式電子白板和網(wǎng)絡班班通,可以方便地使用網(wǎng)上視頻圖片文字資源。信息技術應用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使抽象的概念和說教的理論具體化、形象化,通過展現(xiàn)圖、文、動畫、視頻等資料,夠增強學生的直觀印象,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同時,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學生在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有效地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勇?lián)鐣熑巍返?課《積極奉獻社會》第1課時《關愛他人》時,我利用電子白板的視頻播放功能播放了一段“關愛老人”的短視頻,視頻的結(jié)尾打出“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的字幕,一下子引起了學生深深的思考,形成“人人都應關愛老人”的心靈共鳴,把學生注意力吸引到教學內(nèi)容上來了。接著我和學生一起探討了“關愛的含義和表現(xiàn)是什么”的問題。在“探究與分享”環(huán)節(jié),我在大屏幕上播放一段精心剪接的有關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和腿有殘疾的人士乘坐公交地鐵、過斑馬線的時候,司機大叔都會耐心等一等,售票員也會上前幫忙,車上乘客也會紛紛讓座的視頻。接著拋出問題:“(1)你如何評價售票員、司機和乘客們的行為?(2)你從中體會到關愛具有怎樣的作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然后小組派代表在班上發(fā)言,說出討論的答案。大部分的組代表在匯報發(fā)言中都提到“(1)售票員、司機和乘客們的行為是關愛老人的行為。(2)關愛使人們在交往過程中互諒互讓、相互尊敬,與人為善、增進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際氛圍、促進社會文明進步?!蓖ㄟ^這樣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提升,為今后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二、重視道德與法制課教學與時事政治和焦點事件的有效結(jié)合
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教學很多時候是脫離實際的。光有課堂上學的純粹的理論而沒有注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話,是無法真正達到道德與法治課的教育教學目標的。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十分重視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與時事政治和焦點事件的有效結(jié)合。我們都知道,時事政治是某個時間段發(fā)生的國內(nèi)國際政治大事,是概括性比較強的、從大局出發(fā)的事件,是處理國家生活和國際關系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活動。而焦點事件則是關注度比較高、影響比較大的事件。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一定要緊緊把握時代脈搏,與時俱進。在教學中運用同學們對時事新聞、事件的報道較感興趣的心理,給學生講些新聞事件,把學生帶入學習情境不失為一種值得嘗試的導入方法。比如在講授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維護國家利益》第10課《建設美好祖國》第1課時《關心國家發(fā)展》,我利用黨的十九大及全國兩會召開的時政事件為新課的導入,和學生一起關注學習十九大文件和全國兩會精神的新聞報道,讓學生了解我們黨和國家的今后發(fā)展的目標與規(guī)劃,關心國家發(fā)展。又如在講“維護消費者權益”課時,我利用多年的中央電視臺3.15晚會報道內(nèi)容,通過三鹿奶粉、PM2.5超標、農(nóng)村食品安全事件等大家關注的熱點新聞及時導人新課,從而使學生不光了解了時事熱點,還能因此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和家人。再比如,在學習環(huán)境保護法的時候,我利用廣西賀州市“賀江水污染”這個全國關注的焦點事件,和學生一起共同學習如何關注社會、保護環(huán)境。由于每年中考都會有時事政治相關的題,這種導入方法無形中會對學生鞏固時政熱點有很好的幫助作用,也為學生更好的學習道德與法治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重視道德與法治教材之外的課程資源的收集與利用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單靠教材中內(nèi)容達到教育目標是遠遠不夠的。為此,在教學之中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一些觀點的理解,必須借助于豐富的感性材料才能理解深刻。教師必須及時地有針對性推薦或讓學生收集有關書籍,文摘,影視,圖片等資料。能有效地幫助學生了解社會,豐富知識,樹立正確觀點,提高思想覺悟和法治思維。例如,在講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生命的思考》第10課《綻放生命之花》第2課時《活出生命的精彩》這一部分時,讓學生廣泛收集有關中外身殘志堅、堅韌不拔、讓生命之花綻放出光彩的名人如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等的事跡、名人名言,并用墻板報或班會的形式在同學間展開交流,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鍛煉自己的心理品質(zhì)、自覺向先進人物看齊,努力學習,爭取日后成為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材。
綜上所述,農(nóng)村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一定要避免枯燥無味的說教式教育,想法設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培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要重視聯(lián)系生活實際,多渠道豐富教材外的教學資源與內(nèi)容。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道德與法制課的教學效果,實現(xiàn)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后壽山,讓農(nóng)村初中道德與法制課堂更高效的幾點嘗試[J].新一代,2017(3).
[2]馮燕張聲宇,淺談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與課外活動[Z].新教育?r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31).
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理合務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