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香
第一次看到小誠的時候,我的心“咯噔”了一下:這個孩子又黑又瘦,身子十分單薄,而且總是低著頭,眼皮耷拉著,眼里看不到光,滿臉憂愁的樣子。這不是他這個年齡該有的樣子。
后來我了解到,小誠是個留守兒童,家在山區(qū),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他和爺爺一起生活。爺爺只管他的生活起居,管不了他的學習,兩人在家時很少交流,慢慢地小誠就變得不愛說話了。前兩年,舅媽把他接到鎮(zhèn)上讀書,但他依然沒有明顯的改變。
之后的日子里,我漸漸發(fā)現(xiàn),其實小誠老實聽話,從不惹事,寫作業(yè)也很認真,成績還算不錯,只是他性格內(nèi)向,班級活動從不主動參與,幾乎成了班里的“透明人”,以至于很長時間了他都沒有融入班集體。我該怎樣幫他呢?
機會來了。10月份,學校要組隊參加自治區(qū)的壯語現(xiàn)場作文比賽。小誠是壯族人,能講一口地道的壯語,如果對他的壯文加以輔導(dǎo),是很有希望獲獎的??墒撬敢鈪⒓颖荣悊??
為了幫助他克服膽怯的心理,我特地為他找來兩個小伙伴——小杰和小濤,讓他們一起學習壯文。小杰和小濤性格開朗,是班里的積極分子,在他們的帶動和影響下,小誠慢慢地有了變化,而我也盡量挖掘小誠的閃光點,不遺余力地鼓勵他,幫助他一點點樹立自信心。
為了讓三個男孩子全力以赴學好壯文,每天下午放學后我都會給他們補課兩個小時,同時給他們備好牛奶、蛋糕、蘋果之類的小零食。他們很努力,也很爭氣,一遍遍地默寫單詞,認真學記壯語,終于在學校第一輪選拔賽中脫穎而出,取得了參加自治區(qū)壯語現(xiàn)場作文比賽的資格,尤其是小誠的表現(xiàn),讓我們刮目相看。
為了讓小誠能在自治區(qū)的比賽中取得好成績,我索性把他帶回家里輔導(dǎo)。每次回到家,我都讓他跟我們一起吃晚飯,然后等他把各科作業(yè)都做完后,才開始給他補習壯文。
有一天,小誠遞給我一百塊錢,說:“黃老師,我天天在你家吃晚飯,舅媽說要給你飯錢?!蔽野彦X退回去,說:“老師不要你的錢,只要你認真學好壯文,爭取獲獎就行了?!币苍S是我的真誠打動了他,他更加努力學習。聽他舅媽說,補習回到家后,他還拼命背壯文,第二天早早起來也會先背幾遍壯文再去學校。
小誠的努力沒有白費,在自治區(qū)的比賽中,他獲得了三等獎。同時,他有了身邊許多同齡人沒有過的體驗:第一次去大城市,第一次進大學校園比賽,第一次在賓館吃自助餐,第一次參加幾百人一個考場的現(xiàn)場作文比賽……最重要的是,第一次手拿證書和獎品站在領(lǐng)獎臺上,他獲獎的照片后來還刊登在了報紙上。
從此,小誠不再躲著老師走,不再在同學們面前低著頭不說話,他的臉上開始有了燦爛的笑容,越來越自信的他很快就融入了班集體。看著他一天天進步,我別提多高興了!
(責編 蔣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