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雯
摘要: 對大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堅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 想,是高校思政課肩負的重要職責。從當代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fā),并結合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進一步增強高校思政 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不斷提高整體教學質量與效果,是思政課教學實踐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
關鍵詞: 思政課;實踐教學;理論聯(lián)系實際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以下簡稱“ 思政課”)是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進一步改革思政課教學,提高 其針對性和實效性,近年來學界有許多討論,產(chǎn)生了不少研 究成果。我們認為,引進并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構建以課堂教學 為基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聯(lián)系的思政課新教學體 系,是一條可行的思路。
一、大力加強學科建設,努力打造高素質教師 隊伍
加強學科建設是提高思政課教學針對性、實效 性的基礎性工程。長期以來,由于學科基礎薄弱,高 校思政課教學缺乏堅實的學科支撐,教師缺乏歸屬 感,也沒有明確的研究方向,加之社會上一些人的歧 視與偏見,導致思政課教師隊伍不穩(wěn)定,很多人都不 愿意從事這一職業(yè),“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一有 機會馬上就跳槽轉行,其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為了加強高等院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中 央實施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為思政 課學科建設創(chuàng)造了重要條件,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 工作熱情有了明顯提高,學科建設也有了新的氣象。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一支素質高、結構 合理的教師隊伍,是提高思政課教學針對性、實效性 的關鍵性環(huán)節(jié)。高校思政課的教育教學效果關鍵取 決于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和素質。因此,增強高校思政 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必須從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入手,通過多種途徑和手段,切實提高思政課教師的 政治理論素養(yǎng)、學識水平和業(yè)務能力( 包括教學能 力和科研能力) ,同時要樹立思政課教師良好的師 德形象,做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在 師資隊伍建設中,要注意選拔那些政治思想好、綜合 素質高、業(yè)務能力強的優(yōu)秀中青年教師,有計劃有目 的地進行培養(yǎng),使他們早日成為學科骨干和學術帶 頭人。
二、實踐教學必須以理論教學為基礎
在思政課教學中引進并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不能脫離理論教 學另搞一套,相反,應該以理論教學為基礎、為前提,在課堂 理論教學的基礎上設計實踐教學,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思政課教學中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屬于教學的范疇,是實踐教 學,不是一般的社會實踐。中央 16 號文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 教育的途徑作了全面論述,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課堂教學,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形勢政策教育、哲學社會科學課程及 其他課程,另外列舉了深入開展社會實踐、大力建設校園文 化、主動占領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開展深入細致的思 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解決大學生的實際問題等 教育途徑。由此看來,思政課教學主要的還是在課堂進行,屬 于課堂教學范疇。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 《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把社會實 踐分為實踐教學、軍政訓練、社會調(diào)查、生產(chǎn)勞動和社會服 務、科技發(fā)明、勤工助學以及“ 紅色之旅”學習參觀等類別, 明確規(guī)定“: 把實踐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鞏 固理論教學成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使大學生在參與實踐教學的過 程中,深刻體會蘊涵在各門課程中反映人類文明成果、弘揚 民族精神、體現(xiàn)科學精神、揭示事物本質規(guī)律的內(nèi)容,培養(yǎng)大 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所以,思政課教學主要的是理論教學,主要場所在課堂, 實踐教學是輔助性的,其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領悟理 論,樹立堅定信念。我們談加強思政課中的實踐教學,不是要 削弱理論教學,更不是要以實踐教學為主,而是要加強理論 與實踐的聯(lián)系,使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的聯(lián)系中更好地領悟馬 克思主義理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實踐教 學的輔助地位,決定了它必須以理論教學為前提、為基礎,兩 者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如果脫離理論教學另行安排,那么就 成了別的實踐活動而不屬于思政課教學了。 怎樣加強思政課教學的實踐環(huán)節(jié)?有人提出大量引進實 際案例。( p26)這是行之有效的辦法,但只能算作是引進實踐 性因素,不是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必須要有實踐情境,雖然可 以在課堂內(nèi)進行,但一定量的課堂外實踐教學是必須的。聽 報告、看音像資料、現(xiàn)場觀摩、模擬或實際操作等是常用的實 踐教學形式。不論何種實踐教學形式,都要根據(jù)理論教學的 需要設計,與理論教學緊密聯(lián)系,要有明確的目標和任務,并 與討論、分析等教學形式相結合。
三、 “三從”: 即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 “從實”、“從精”、“從細” “從實”,是指我們的教學要務實。思想 政治理論課不能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進行 的形式上的教學,教學也不能簡單地把書 本理論搬到課堂上,對理論內(nèi)容進行簡單 地重復。教師必須從教材體系轉化為教學 體系上下功夫,真正從解決學生實際需要 出發(fā),去研究教學,實實在在地搞好教學, 使我們的教學能真正管用。 “從精”, 就是以精致化的理念來指導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熬禄弊畛?是一個管理領域的概念,后被引入到教育 理論中來,其基本要素包括兼重科學精神 和人文精神,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精雕細 刻。用精致化的理念來指導思想政治理論 課教學工作,教師要圍繞教學要求、圍繞學 生的需要,精心準備、精心設計、精心組織、 精彩講授,使教學達到精益求精、至善至美 的境界。 “從細”, 就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既 要落在實處,又要落在細小處,要注重教學 過程中的細節(jié)和細微之處。天下大事,必作 于細。一方面,重視細節(jié),是對教師嚴格、嚴 密、嚴謹?shù)慕虒W工作態(tài)度的要求; 另一方 面,注重教學過程中的細節(jié),關注學生學習 生活細節(jié),使我們的教學更能與學生實際 結合,更富有生活氣息,同時使思政教育教 學更細致化、具體化,讓學生在這種細致、 細微的教育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參考文獻:
[1]戴金祥.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環(huán) 節(jié)的理性思考[J].長江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5(, 5).
[2]石云霞“. 兩課”教學法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 版社,2003.
婁底瀟湘職業(yè)學院 4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