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心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fā)生在30年前。一個特困家庭,兒子剛上小學(xué)時,父親去世了。母親沒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著兒子,供兒子讀書、學(xué)習(xí)。
兒子16歲那年考上了縣重點一中,而母親卻患上了嚴(yán)重的風(fēng)濕病,干不了農(nóng)活,有時連飯都吃不飽。
那時的一中,學(xué)生每月都得帶30斤米交給食堂。兒子知道母親拿不出,便說:“娘,我要退學(xué),幫你干農(nóng)活。”
母親沒有答應(yīng),但兒子固執(zhí)地連連說不,母親無奈,揮起粗糙的巴掌,結(jié)實地甩在兒子臉上,這是兒子第一次挨打。
兒子終于上學(xué)去了,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母親在默默沉思。
沒多久,母親一瘸一拐地挪進縣一中大食堂的門,氣喘吁吁地從肩上卸下一袋米。負責(zé)掌秤登記的熊師傅打開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頭鎖緊,說:“你們這些做家長的,總喜歡占點小便宜。你看看,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還有細米,簡直把我們食堂當(dāng)雜米桶了?!?/p>
母親臊紅了臉,連說對不起。熊師傅見狀,又一字一頓地對母親交代:“不管什么米,我們都收。但品種要分開,千萬不能混在一起,否則沒法煮,煮出的飯也是夾生的。下次還這樣,我就不收了?!?/p>
但是,往后的兩個月,母親帶來的仍然是雜色米。熊師傅終于忍不住,勃然大怒:“我說你這個做媽的,怎么頑固不化呀?咋還是雜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來的,還是怎樣背回去!”
母親雙膝一彎,跪在熊師傅面前:“大師傅,我跟您實說了吧,這米是我討……討飯得來的?。 毙軒煾荡蟪砸惑@,半晌說不出話。
母親坐在地上,挽起褲腿,露出一雙僵硬變形的腿,抹了一把淚,說:“我得了晚期風(fēng)濕病,連走路都困難,更甭說種田了。兒子懂事,要退學(xué)幫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學(xué)?!?/p>
她又解釋道,她一直瞞著鄉(xiāng)親,更怕兒子知道。每天天蒙蒙亮,她就揣著空米袋,拄著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討飯,然后挨到天黑后才偷偷摸進村。她將討來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學(xué)?!赣H絮絮叨叨地說著,熊師傅早已淚流滿面。
他扶起母親,說:“好媽媽啊,我馬上去告訴校長,要學(xué)校給你家捐款。”母親慌不迭地搖著手:“別,別,如果兒子知道娘討飯供他上學(xué),就毀了他的自尊心,影響他讀書可不好。大師傅的好意我領(lǐng)了,求你為我保密,切記!切記!”
校長最終知道了這件事,不動聲色,以特困生的名義減免了兒子三年的學(xué)費與生活費。
三年后,兒子以627分的成績考進了清華大學(xué)。
歡送畢業(yè)生那天,縣一中鑼鼓喧天,校長特意將母親的兒子請上主席臺,臺上還堆著三只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時,熊師傅上臺講了母親討米供兒上學(xué)的故事,臺下鴉雀無聲。
校長指著三只蛇皮袋,情緒激昂地說:“這就是故事中的母親討得的三袋米,這是世上用金錢買不到的糧食!下面有請這位偉大的母親上臺!”
兒子疑惑地往后看,只見熊師傅扶著母親正一步一步往臺上挪。
主席臺上,母子倆對視著,母親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綹兒有些花白的頭發(fā)散亂地搭在額前。兒子猛撲上前,摟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責(zé)編: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