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蓮 王浩軍
【摘要】目的:探討CT與MRCP診斷膽管癌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臨床資料完整的膽管癌病例43例,回顧性分析其CT和MRCP表現。結果:①膽管癌病例43例,肝門膽管細胞癌22例,肝外膽管細胞癌16例,肝內膽管細胞癌5例。②肝內膽管癌的CT表現為不規(guī)則片塊形,相鄰區(qū)域膽管擴張;肝門、肝外膽管癌的CT表現為肝內膽管擴張,膽管壁不均勻增厚,環(huán)形強化,管腔變窄等。MRCP可清晰顯示擴張的肝內外膽管,梗阻部位狹窄、中斷等情況。結論:CT與MRCP診斷膽管癌各有優(yōu)勢,臨床可結合應用。
【關鍵詞】CT;MRCP;膽管癌
【中圖分類號】R445.2;R735.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216
臨床上,膽管癌是發(fā)病率較高的膽道腫瘤,男性發(fā)病率顯著高于女性,該病起病隱匿、病因不明,給臨床診斷帶來了一定的困擾[1]。隨著醫(yī)學技術的進步與發(fā)展,CT、自磁共振胰膽管成像(MRCP)以分辨率高、無創(chuàng)等優(yōu)勢,受到臨床的廣泛關注。為探討CT與MRCP診斷膽管癌的臨床價值,本文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臨床資料完整的膽管癌病例43例,回顧性分析其CT和MRCP表現。納入標準:上述患者均經手術以及病理學診斷為膽管癌[2];患者均同意參與本次研究。與此同時,排除資料不全、不配合等患者。其中,男36例,女7例,患者年齡在40~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3.0±2.4)歲。
1.2檢查方法
上述患者均接受CT與MRCP診斷,選擇美國GE公司生產的16排螺旋CT機和飛利浦64排128層納米螺旋CT機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CT平掃和三期增強掃描。參數:250ma,120kv,螺距1。使用100ml非離子型碘海醇和碘佛醇作為掃描造影劑,高壓注射,流速為2.5~3.0ml/s。選擇西門子3.0T超導磁共振成像儀對患者進行MRCP檢查?;颊呷⊙雠P位,體部陣列線圈,檢查前四小時禁水,檢查過程中保持平靜呼吸。參數設置:TR/TE=2000ms/710ms,矩陣384*376mm,FOV380*380mm,層厚0.9。采集兩次,平均成像時間四分鐘。通過流動補償技術和脂肪抑制技術提高圖像質量,對原始圖像進行三維重建,獲得冠狀位圖像。由兩位高年資的影像學意識進行雙盲閱片,對獲得的圖像進行分析,并取得一致性意見。
1.3觀察指標
1.3.1統計膽管癌的發(fā)生部位。
1.3.2分析和比較膽管癌的CT與MRCP影像學表現。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1.0數據處理軟件進行綜合處理,計數資料使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 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膽管癌的發(fā)生部位統計
膽管癌病例43例,肝門膽管細胞癌22例,肝外膽管細胞癌16例,肝內膽管細胞癌5例。
2.2膽管癌CT與MRCP影像學表現
肝內膽管癌的CT表現為不規(guī)則片塊形,相鄰區(qū)域膽管擴張,邊緣不清楚,且出現密度不均勻的腫塊;MRCP可清晰顯示擴張的肝內外膽管,病灶區(qū)膽管走向僵直、雜亂,病灶周圍的小膽管擴張。
肝門部膽管癌的CT表現為肝內膽管擴張,肝門部膽管呈不規(guī)則、局限性狹窄,其對腫塊的顯示不佳。膽管壁不均勻增厚,環(huán)形強化,管腔變窄等。MRCP顯示呈不同程度的膽管擴張,表現為軟藤樣表現。
肝外膽管癌CT表現為梗阻平面以上膽管明顯擴張,肝內膽管出現中度軟藤擴張。MRCP可清晰顯示擴張的肝內外膽管,梗阻部位狹窄、中斷等情況。
3? 討論
臨床上,膽管癌是好發(fā)于55~80歲年齡段身上的惡性度很高的腫瘤,患者主要表現為進行性黃疸、上腹部隱痛、消瘦等[3]。疾病及早診斷與對癥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預后[4]。在本文研究中,肝門膽管細胞癌22例,肝外膽管細胞癌16例,肝內膽管細胞癌5例。上述患者均接受CT與MRCP檢查。CT和三期增強掃描技術,是臨床診斷肝膽疾病的重要方式。CT能有效提高微小病灶的檢出率,掃描范圍大,多期增強,快速、薄層。肝內膽管癌的CT表現為不規(guī)則片塊形,相鄰區(qū)域膽管擴張,邊緣不清楚,且出現密度不均勻的腫塊。在本文研究中發(fā)現,肝門部膽管癌的CT表現為肝內膽管擴張,肝門部膽管呈不規(guī)則、局限性狹窄。肝外膽管癌CT表現為梗阻平面以上膽管明顯擴張。但一般來說,CT技術無法顯示腫瘤本身,只能顯示邊界不清楚的密度腫塊。MRCP得到廣泛應用,該技術以操作簡便、速度快、無需注射造影劑、無創(chuàng)等優(yōu)勢,受到臨床重視[5]。在本文研究中發(fā)現,MRCP可清晰顯示擴張的肝內外膽管,病灶區(qū)膽管走向僵直、雜亂,病灶周圍的小膽管擴張。對于肝門部膽管癌,可顯示呈不同程度的膽管擴張,表現為軟藤樣。對于肝外膽管癌MRCP,可清晰顯示擴張的肝內外膽管,梗阻部位狹窄、中斷等情況。且顯像速度較快,不容易受呼吸運動的影響,運動偽影較少,能直觀、完整地顯示膽管狹窄、膽管梗阻等情況,確定腫瘤部位的大小、部位以及累及情況,有效減輕患者痛苦,這對疾病診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CT與MRCP診斷膽管癌各有優(yōu)勢,聯合診斷能有效提高疾病診斷準確率,臨床可結合應用。
參考文獻:
[1]呂文才,鄒運,溫爽,等.中國膽囊癌發(fā)病率及流行趨勢分析[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9,18(2):186-189.
[2]彭偉,張登勇,魯正.膽管癌的診斷與治療研究進展[J].國際外科學雜志,2020,47(2):117-122.
[3]張文杰,孫倍成.膽管癌的治療進展[J].肝膽胰外科雜志,2020,32(6):326-330.
[4]張偉,王鐵山,尚培中,等.膽管癌的診斷研究進展[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4(10):52-55.
[5]許晨,彭秀達.MRCP的臨床應用現狀及進展[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8,16(14):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