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剛 孔德茂
摘要:本文通過論述研究綜采工作面的頂板管理,從中發(fā)現綜采工作面存在的管控問題和潛在風險,歸納出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通過管人、管物、管時間、管信息、管過程五個方面,為綜采工作面頂板管理,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安全;生產;綜采;工作面;頂板管理
一、綜采工作面頂板管理的意義
(一)、綜采工作面安全可控性分析
安全形勢依然嚴重。煤炭企業(yè)作業(yè)環(huán)境的特殊性、復雜性,造就了安全可控難度大,這從國內的事故率、死亡率上就能直接體現出來。近十年,在各類煤礦事故中,頂板事故共發(fā)生12931起,占52.9%;頂板事故死亡15045人,占38.0%.
安全總體穩(wěn)中向好。據2013年9月《經濟參考報》報道,煤礦安全生產連年好轉——我國煤炭百萬噸死亡率2009年降至0.892、2010年降至0.749、2011年再降為0.564、2012年又降到0.347。從發(fā)展趨勢上看,安全生產的可控性會越來越好,安全事故也是可防、可治、可控的。
(二)、國內外綜采工作面頂板管理的現狀
盡管頂板事故正呈現大幅度的降低現象,但是,依然還在發(fā)生,16年,新疆天利煤礦“4.3”重大頂板事故,10人死亡,17年山西省平安煤礦發(fā)生冒頂事故,19人遇難。事實警示我們,頂板管理必須提高。
國內綜采工作面頂板管理現狀。2016年9月2日,山東已經連續(xù)20個月未發(fā)生較大事故。但仍然發(fā)生煤礦事故4起,死亡5人,百萬噸死亡率約0.004。
綜采工作面頂板事故發(fā)生比例的下降,得益于科技的進步,管理水平的提高,裝備的改進,尤其是機械化開采的推廣。在我國國有重點煤礦采煤機械化程度已達到73.63%,長壁采煤為礦工提供了更好的安全場所,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影響,遙控技術的運用,為安全提供了保證。
國外綜采工作面頂板管理現狀。
1、國外露天采煤的優(yōu)越條件。美國已確認的煤炭總資源居世界首位,其中露天采煤占60%以上,消除了頂板管理的障礙。
2、采掘機械化程度的高,用人少,效率高,安全狀況好。美國、德國、俄羅斯等國家機械化程度都在100%或接近100%。美國綜采礦井的20萬工時工傷率,僅為5人以下,世界最低。已形成了一整套采煤機械化配套裝置。
二、綜采工作面頂板管理存在問題
(一)自然地質條件造成的頂板管理問題
受井工作業(yè)的限制,綜采工作面,必須面對像斷層、褶皺、巖漿侵入、埋藏深度、直接頂的巖性與厚度等因素的制約,實踐證明,綜采工作面的初采期、周期來壓期、煤層變薄區(qū)、斷層構造區(qū)、停采期、地質破碎帶或煤層松軟帶,易發(fā)生片幫冒頂,特別是在直接頂強度較低,分層厚度較小的巖層條件下,如果不能對綜采工作面進行有效支護,都將會發(fā)生頂板事故。
(二)支護質量造成的后天頂板管理問題
設備、裝備的適應性,是克服頂板事故的有效途徑。綜采工作面的主要支護設備液壓支架,總體要能滿足支得起,護得住,穩(wěn)得住的要求。支護質量主要存在著對頂板不能滿足支撐要求,設備損壞得不到及時修復,不能保持恒阻等。
(三)采煤工藝、采煤方法造成的頂板管理問題
(1)、采高控制出現的問題。采高過大或過小,都會造成影響開機率,形成空頂,進而造成冒頂,影響生產。
(2)、壓力重疊區(qū)問題。分層采煤中,上層頂板對下層煤層的影響問題;由于條件原因,會出現沿空開采、過老空、過斷層、過裂隙、過立交、兩端頭、甚至生產孤島面等特殊現象,如果支護不足,超前處理不到位,很容易出現頂板事故。
(四)人為操作不到位造成的頂板管理問題
在綜采工作面的推進過程中,不能將液壓支架一次拉到位,出現反復升降支架,就會使頂板更加破碎;工作面質量低下,高低不平,就會空頂時間過長,不積極采取得力措施或決策判斷失誤,都會發(fā)生頂板事故。
三、綜采工作面頂板管理過程中采取的創(chuàng)新措施
(一)、加強制度建設,管理好煤炭企業(yè)——人這一關鍵因素
1、用思想引導人,學好理論,樹立綜采工作面頂板管理六種理念。安全管理中,最不可控的因素是人,管好人,是管好一切的基礎。
(1)、牢固樹立煤礦能不死人的理念。我國神華集團,煤炭百萬噸死亡率2012年降至0.0043,12年上半年再降至0.0004。
(2)、治頂板先要治底板的理念。有道是“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煤礦安全規(guī)程》明確要求,支護材料不允許支設在浮煤浮矸上。
(3)、越是破碎頂板,越要保證支護的原則理念。圖省事、怕麻煩、心存僥幸的心理,就會降低標準,使隱患惡化為事故,更加得不償失。
(4)、防范勝于治理的理念。超前發(fā)現頂板動態(tài)變化,養(yǎng)成及時伸縮插板、護幫板的習慣,結構變化地帶及時上好金屬網,將隱患消除在未然。
(5)、遠離危險源的原則。不論是生產,還是處理事故,都要秉承遠離危險源的原則,處理頂板事故先維護周圍完好,使其不擴散、不惡化,維護頂板采用遠距離操作。
(6)、暢通溝通的理念。有效的溝通,可以達到思想一致,目標同向,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讓所有的參與綜采工作面工作的人,充分認識到頂板管理的重要性,就需要從溝通開始。
2、用培訓提高人,學會技術,樹立三懂四會理念。即:懂結構、性能、工作原理。會操作、保養(yǎng)、修理、判斷和處理事故。只有通過培訓,才能進行正確地設備操作,掌握保養(yǎng)、完好、愛護設備知識,進而會判斷、處理設備的故障。
(二)、推行定置管理,加強對煤炭企業(yè)——物的管控。
行為科學認為,良好的安全條件和工作環(huán)境,對生產力的發(fā)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激勵作用。綜采工作面頂板管理之所以推行定置管理,是因為它能使生產均衡,組織合理,職責清晰,能提高生產效率。定置管理能使物流有序,既消除了無謂勞動,又減輕了勞動強度;由于物料擺放有序,既方便統(tǒng)計,又利于查找。
(三)、嚴格質量標準化,實施煤炭企業(yè)規(guī)范的——過程管理
采煤工作面推行質量標準化目的是,讓每一個參與此項工作的人員,都能知道該項工作該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標準是如何規(guī)定的等。只有嚴格質量標準化的落實,才能保證安全,才能提高產量。安全生產,質量是基礎。質量標準化的精髓在于,將工作從一開始就干好,并一次性干到位,不用整改和返工,符合要求,符合標準,用最小的工作量,換取最大的工作效益。
(四)、利用科學信息做引導,加強煤炭企業(yè)現場指導
21世紀,是信息的時代,信息的獲取、處理和利用,正成為煤炭企業(yè)安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煤炭企業(yè)在安全生產中,圍繞頂板管理離不開信息的引導,要充分認識到信息的重要性,學會學習歸納信息,利用信息,尊重信息。
(五)、找準關鍵節(jié)點,提高開機率,推行現場交接班,實現煤炭企業(yè)效益最大化
要提高開機率,必須做好各個崗位工種的科學有效銜接、穿插工作,做好重點工作的準備工作,利用好停機時間,集中處理需要停機進行施工的工作。現場交接班的要領是:手拉手,口對口,你不來,我不走。其目的是及時發(fā)現和控制或處理交接班時發(fā)現的設備、設施等現場問題,超前采取措施,解決隱患。交接班制度,要遵從“現場、正點、集體、動態(tài)”八字原則。
總之,煤炭企業(yè)要發(fā)展,就要樹牢安全的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以此常抓不懈,綜采工作面的頂板管理就一定能防好、控好、治好。
參考文獻:
[1]錢鳴高:《煤礦頂板事故防治新技術》.國家專業(yè)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653工程”
[2]張農:《我國煤礦頂板管理與安全技術現狀》
[3]王國法.煤炭綜合機械化開采技術與裝備發(fā)展[J].煤炭科學與技術,2013,41(9):44-48,90.
(兗礦集團有限公司濟寧二號煤礦 山東省濟寧市 27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