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微
“看,白公館的照片。”
“快看這張照片,這不是我們在《紅巖》小說里看到的那張嗎?”
“有點像?!?/p>
“我記得讀書的時候,我還在這張照片上做過記號?!?/p>
……
3月16日下午,歌樂山紅巖魂陳列館。兩張老照片將來自西安的周伯伯和曹阿姨的思緒拉回了青年時代。
見老兩口正在熱烈討論,劉帥主動迎過來介紹:“這兩張照片分別來自白公館和渣滓洞,也就是小說《紅巖》故事的發(fā)生地。江姐、‘瘋老頭’、小蘿卜頭的故事都發(fā)生在這里?!?/p>
劉帥是陳列館的講解員,他深入淺出的講解,把周伯伯和曹阿姨帶回了那個烽火連天的革命年代。聽劉帥講解完后,曹阿姨眼角泛起了淚花。
像曹阿姨一樣,陳列館里被革命先烈故事感動落淚的觀眾不在少數(shù)。劉帥告訴我們,“即使我們講解員只講一個故事,我們也一百種講法,總有一種能打動聽眾?!?/p>
用共情的力量講好革命故事Tell the Revolutionary Story Well with the Power of Empathy
劉帥從事講解工作已經(jīng)有二十多個年頭了。江姐、“瘋老頭”、小蘿卜頭的故事,他早已爛熟于心。
如何把這些老故事講出新意,并且讓參觀者甘之如飴,對劉帥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如果我照本宣科,這份工作肯定早就干不下去了。每次為大家講故事,我都是在跟聽眾做真誠的交流。”劉帥告訴我們,講好紅巖革命故事,最重要的是讓聽者能夠共情。
一般情況下,劉帥會先對參觀者做一個預(yù)判。比如,像曹阿姨這樣的中老年人,大多數(shù)都看過小說《紅巖》,因此解說時會從小說里的人物入手。
“曹阿姨當時還帶著孩子一起來觀展,所以她更能理解江姐作為一個母親,寫下信件時的那份心情?!睘榇?,劉帥特地著重講了江姐遺書中寫給孩子的話,“江姐給弟弟的家書中這樣寫道:‘假若不幸的話,云兒就送給你了,盼教以踏著父母之足跡,以建設(shè)新中國為志,為共產(chǎn)主義革命事業(yè)奮斗到底’……”正是劉帥的這番講解,觸動了曹阿姨的心弦。
陳列館二樓陳列著一面紅旗。這面紅旗的故事,讀過小說《紅巖》的人大都耳熟能詳。
劉帥常常會更側(cè)重講述紅旗繡好后的故事:“紅旗繡好后,制作紅旗的羅廣斌、陳然、劉國鋕、王樸、丁地平相約,在重慶解放后,他們要將這面紅旗帶到慶祝勝利的隊伍中去。遺憾的是,最終只有羅廣斌僥幸脫險。 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當天,羅廣斌回到白公館平二室牢房,找到了藏在地板下的紅旗,跪在地上,揮舞起了這面紅旗?!边@個飽含革命深情的故事,打動過很多年輕聽眾。
老故事里連著新話題 New Topics in Old Stories
講解員身份之外,劉帥還是紅巖干部黨性教育基地的一名教員。
劉帥說,不論是在紀念館講解還是在課堂教學(xué),想要讓老故事百聽不厭,需要搭起一座橋,尋找到老故事與新話題之間的共同點。
比如,對于來自高校的學(xué)員,劉帥一般會跟他們講劉國鋕、王樸、江姐等知識分子投身革命報效祖國的故事。講到王樸時,劉帥一般還會講述他身為富家子弟毅然投身革命,并勸說母親變賣田產(chǎn)支持革命的故事。
通過收集參觀者的反饋,劉帥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年輕人聽故事的時候講究“有物為證”。為此,劉帥和同事們常常借鑒《如果國寶會說話》的表達方式,用物件來講故事,效果也很不錯。在講解員們的口中,一支筆、一封信勾勒出的故事,往往會更加有血有肉。
采訪當天盡管陰雨連綿,但紅巖魂陳列館里的參觀者并不少。劉帥說,“紅巖”是一個能不斷吸引流量的超級IP,就像外地人去北京,一定會去看天安門。
除了紅巖故事,包括紅巖魂陳列館在內(nèi)的歌樂山革命紀念館周邊環(huán)境的打造也讓紅色景區(qū)煥發(fā)生機:白公館東側(cè)、渣滓洞南側(cè)、白公館至渣滓洞沿線,目前約有5萬平方米紅梅,紅梅花開時,吸引來不少市民賞花。
帶著革命故事走出去Moving Forward with Revolutionary Stories
紅巖魂陳列館展廳的電子屏上,一直在滾動播放由紅巖革命故事改編的話劇。劉帥指著屏幕說,“這也是我們講故事的方式,我以前演過劉國鋕?!?/p>
以紅巖革命故事為主題,自編、自導(dǎo)、自演話劇,是重慶紅巖聯(lián)線文化發(fā)展管理中心的一項優(yōu)良傳統(tǒng)。多年來,劉帥和同事們常常帶著這些話劇,帶著紅巖革命故事走出紀念館。
今年3月3日,由重慶紅巖聯(lián)線文化發(fā)展管理中心打造的以“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為主題的首場紅巖革命故事展演,在重慶市群眾藝術(shù)館亮相。當話劇《一面特殊的五星紅旗》臨近尾聲時,“革命志士們”手捧五星紅旗整齊朗誦在獄中寫下的詩篇,臺下觀眾不禁跟著臺上的演員們齊聲朗誦詩句,場面頗為震撼。
為了把更多的黨史故事講給年輕人聽,重慶紅巖聯(lián)線文化發(fā)展管理中心正在積極探索,如何利用新媒體講好黨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