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奕涵
假期時,我讀了《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我被書中有趣的情節(jié)深深吸引了,寶葫蘆可真是一個神奇的東西呀。書中寫著,在一次釣魚時,神奇的寶葫蘆被小主人王葆釣了起來,從那以后,一切都不一樣了。在王葆看來,擁有了這個“要什么有什么”的神奇寶葫蘆,他就擁有了世上一切幸福,可以萬事無憂了。
可事實真的會是這樣嗎?不,不是的,寶葫蘆給王葆帶來的麻煩遠遠比給他帶來的好處多得多。比如說,當王葆和楊栓兒一起逛超市時,只要王葆想要的東西,都會出現(xiàn)在王葆的手上或家里,結(jié)果他被楊栓兒當成了小偷。
還有一次,王葆讓寶葫蘆在魚桶里裝滿魚,結(jié)果回到家門口時,正巧被同學看見,同學都跑到王葆這兒看熱鬧。同學之中有個叫鄭小登的,他是同學中最了解王葆的人,他知道王葆不會釣魚,這次竟莫名其妙地釣了這么一大桶,肯定有問題,他覺得極其不可思議。于是,他把魚桶拿到燈下一看,竟發(fā)現(xiàn)桶里還有不該出現(xiàn)的金魚。怎么會釣到金魚呢?面對滿臉疑問的鄭小登,王葆想不出可以解釋的話。慢慢地,王葆越來越討厭這個寶葫蘆了,他想劈壞它、燒掉它,但發(fā)現(xiàn)寶葫蘆劈不壞、燒不掉……直到夢醒了,眼前的一切都消失了,王葆才如釋重負。
其實,很多小學生都像王葆一樣,想不勞而獲,想美夢成真,殊不知,這樣是不對的。學習中,遇到不會的題目,我就著急問爸爸,自己從不動腦。有時候爸爸不告訴我,讓我自己再思考一下,我還會很生氣;考試時,爸爸不在我身邊,我做完卷子也不愛檢查,就直接去交卷了,結(jié)果因為馬虎錯了一大堆題。生活中,我不會系鞋帶,也不想學,我就叫媽媽來幫忙。系好了之后,也不去思考下次怎么系,就大搖大擺地走了。直到那次上體育課,老師讓我們長跑,我發(fā)現(xiàn)鞋帶開了,就胡亂綁了一下,結(jié)果在跑步途中,我左腳踩到右腳鞋帶,摔了個大跟頭,簡直疼死我了……
細想一下,難道我的這些行為和王葆不像嗎?寶葫蘆的秘密不就是要我們丟掉不勞而獲的思想嗎?
是呀,我找到寶葫蘆的秘密了!我已經(jīng)是四年級的學生了,要有所改變。生活中,我們不能太依賴別人,不能不勞而獲,要腳踏實地。如果只靠別人,我們會變得越來越遲鈍,適應不了以后的生活。因此,我們應該多動腦、勤動手,做個勤學好問的好學生。
(指導教師蔡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