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新
摘要:當前,在學校中,因社會、家庭、學校和學生自身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個別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非常大而又無法克服,導致學習成績差,我們把這部分學生稱之為“學困生”。素質(zhì)教育核心之一就是面向全體學生,而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因此,有效轉化學困生是學校提高教育質(zhì)量的重要舉措,也是班主任的工作任務。本文從小學學困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入手,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以及自己的調(diào)研和思考,提出了幾點關于轉化學困生應采取的策略,希望能夠?qū)ο嚓P教育工作者有所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學困生;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學困生作為素質(zhì)教育實施以來對學習有困難學生的一種稱謂,越來越被教育者所關注和理解,這一方面代表著教育思想的進步,也昭示著教師對于學生差異的多層次劃分。近年來,關于如何轉化學困生的研究已成為學校教學質(zhì)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班主任作為一個班集體的“領頭羊”,班主任工作的成敗直接決定著轉化學困生工作能否切實有效地開展,能否讓學困生迎頭趕上并健康、快樂地成長。因此,關愛學困生、轉化學困生成了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歸因分析,找到學困生學習困難的原因
要想成功的轉化學困生,對學困生進行歸因分析是重中之重,只有充分了解學困生的構成原因,才能采用正確的方法與途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了解學困生、轉化學困生,學校教導處可以根據(jù)學生成績,列出學困生推薦名單,并發(fā)至各班各任課教師。各班教師根據(jù)推薦名單選取一些具備必須的學習潛力而又學得差強人意的這部分學生作為學困生轉化對象,并上交至教導處,建立學困生電子檔案包,詳細記錄每位學困生的家庭背景、學習狀況及綜合評價。同時可以采取以班級為單位分類分析的方法,根據(jù)成因歸類,大致劃分為態(tài)度類、行為類、習慣類、基礎類等幾類。對不同類型的學困生,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應施以相應的教育教學措施,幫忙他們進步。
二、尊重學困生,幫助他們重拾自信心
學困生在班級同學中往往受冷落,不被重視,大都存在自卑感,失落感,缺乏自信,他們更加渴望得到關懷、同情、理解和尊重。因此如果對他們冷眼相待,甚至諷刺挖苦,只會傷害他們已經(jīng)脆弱的自尊和自信心,使需要幫忙的學生困上加困,因此對于需要幫忙的學生首先是要尊重他們。
(一)理解、鼓勵學困生。用心接近并了解學困生,幫忙他們分析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指出前進的方向。告訴他們生活中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能夠戰(zhàn)勝他們的人才是生活中的強者,鼓勵他們敢于正視現(xiàn)實,揚起理想的風帆,發(fā)揮自身潛能,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找回自尊和自信,做一個快樂、自強不息的人。
(二)善于發(fā)現(xiàn)學困生優(yōu)點。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學困生身上也有很多優(yōu)秀的品質(zhì)值得其他同學學習,對于學困生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zhì),可以在班會上給予鼓勵,并號召同學們互相學習,讓學困生能夠樹立起自信心,同時班上其他學習好的同學也能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大家能夠共同進步。
(三)更加寬容對待學困生。多寬容需要幫忙的學生,允許他們有失誤、有反復。學習本身就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需要幫忙的學生由于基礎差、潛力弱等原因,學習好就更不容易。他們對于較淺顯的、比較容易掌握的知識,學習興趣更濃一點,學習效果也會好一點。反之就會又產(chǎn)生畏難情緒,導致作業(yè)錯誤多,或者停滯不前。班主任以及任課老師的寬容和真誠終將會打開學生的心扉,幫助他們迅速克服學習困難,健康成長。
三、改善教法,指導學法,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使學生對一個學科有興趣的最好辦法是使這個學科值得學習,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啟發(fā)應該引導他們自悟明理,嘗試成功,感受樂趣,給他們注入學習的樂趣和動力,從而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
首先應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講述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講課時注意增強趣味性,重視課堂練習的教學。并借用有關生活實例,為學生創(chuàng)設與教學資料有關的意境,提出有關的問題,以引起學生的好奇與思考。有條件的情況下,應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吸引需要幫忙的學生的注意力,注意運用藝術性的教學語言,用順口溜、故事等引導需要幫忙的學生進入用心思維狀態(tài)。
其次,在教學中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對需要幫忙的學生合理定標,分層分組,加強輔導。平時布置作業(yè)、考查區(qū)別對待,平時布置作業(yè)、考查區(qū)別對待。許多需要幫忙的學生不愿動腦思考,一遇問題就問老師和同學。例如我班的同學,意志力較差,平時做題在學習上遇到難題總不能認真思考,只想從老師和學生或家長那里尋求幫忙。為培養(yǎng)該生良好的意志力,我平時就注重對該生單獨進行訓練,讓該生能獨立地克服困難完成。
最后,注重學困生的過程評價。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觀是以分數(shù)為標準,如果用這樣的尺度來衡量,一部分學困生永遠無法到達成績優(yōu)秀的標準。這種評價方法不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潛能,提高其生理、心理素質(zhì),不適合學生全面發(fā)展。我們在轉化學困生的同時,要讓他們自己與自己比,今天與昨日比,允許學生出現(xiàn)反復,充分相信他們的智力和潛力,在評價學困生的學習成績時,注意將其此刻的成績與自己原先的成績比,如果他上次測試得了50分,這次得了60分,就應加以鼓勵,讓他明白這10分是努力的結果,通過努力就能提高,就會成功。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們直面祖國的花朵,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社會主義建設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隨著國家對基層教育投入越來越大,我們教育事業(yè)可謂風頭正好,良好的硬件設施是以前不曾敢想的,我們更應該好好珍惜自己教書育人的使命,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
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急需我們幫忙的學困生,我們的教學工作還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讓我們走進學生,走進他們的家庭,走進他們的心靈;關注學生,關注他們的品德,關注他們的學習;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尊重他們的差異;激勵學生,激勵他們的改變,激勵他們的成功。我相信,我們的努力定能讓學困生迅速克服學習困難,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馬永錄.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轉化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201.
[2]孟建業(yè).芻議如何激起小學高年級“學困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9(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