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學校的角度出發(fā),思考團體輔導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探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措施,希望以此改善小學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
關鍵詞: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分析;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G44?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01-0091-02
引 言
我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發(fā)展起來的,經(jīng)過近四十年的呼吁、探討、論證、探索和推進,終于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縱觀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歷程,成果是有的,進步也是有的。但是,我們同樣不可以忽視的還有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專業(yè)心理教育人員配置問題、團體輔導的場所設置問題、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程度問題,以及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在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阻礙等問題,這些都是需要我們格外注意和亟須解決的。
一、在小學開展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一)短期意義
1.有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現(xiàn)如今,校園霸凌、校園暴力等問題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和學校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在小學開展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讓學生從小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內容和意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使其能夠辨別健康的心理和非健康的心理,并具備初步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調整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狀態(tài)[1]。
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健康、積極、蓬勃的心理狀態(tài),可以使學生保持頭腦的高效運轉,使學生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在小學開展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個意義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營造健康、活躍的學習氛圍。
3.有利于及早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問題,起到防治心理疾病的作用
心理疾病的產生與形成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以,在小學開展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學,還有利于教師和家長科學、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對學生心理上產生的波動予以適合的開解和疏導,通過及早發(fā)現(xiàn)問題,防治學生的心理疾病。
(二)長期意義
在小學階段開展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能夠通過長時間的教育和輔導,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積極的處事態(tài)度,使得學生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面臨較大的壓力時能夠妥善處理問題,減少或避免極端的行為和心態(tài)產生;也有利于提高全體國民的心理素質,提升人們整體的素質水平,減少暴力、殘忍和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行為或現(xiàn)象的發(fā)生,從而助力創(chuàng)建和諧、民主、自由、平等的社會主義社會,推動我國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
二、學校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于小學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存在兩種極端
雖然我國在小學階段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已有將近四十年的歷史,但是真正將科學化、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學校和課堂,號召用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只是近幾年的事情。所以,家長、學生,甚至是學校對小學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存在兩種極端:一種是認為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是形式化的東西,沒有什么實質性的作用和價值;另一種是過度依賴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將這種心理健康教育同治療心理疾病的心理學混為一談。無論前者還是后者,都是對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的錯誤認識,應予以糾正。這兩種極端認知均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的發(fā)展和普及。
(二)過度夸大小學生群體心理健康問題的嚴重性
現(xiàn)如今,小學階段的學生受“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基本從小就是家庭的中心。而在當下這種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下,小學生所了解和掌握到的信息遠比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同齡人要更多。因此,現(xiàn)在大部分小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更容易受到外來因素和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容易模仿生活和影視劇等情景中不正確的形象。但是,這并不代表我們可以過度夸大小學生群體心理健康問題的嚴重性,甚至將小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夸張到聳人聽聞的程度。我們應該以科學、認真、嚴謹?shù)难酃饪创W生的心理和行為問題,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我們作為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者,在評定和檢測時應有嚴格的標準和合適的檢測工具,切忌主觀、隨意地進行評價和評估。
(三)缺乏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員
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十分專業(yè)的技術性工作,它對學生的一生都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和意義,所以必須由專業(yè)的心理教育人員來開展此項工作。從事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員至少應滿足兩方面的要求:首先,從教人員必須具備充足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能夠為學生提供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講解,更能夠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組織好、調動好參與團體輔導的學生。其次,從教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在發(fā)達國家,幾乎每所學校都會配備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這些從教人員在上崗之前都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系統(tǒng)化的培訓和嚴格的訓練,具備專門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格和證書。但是在我國,學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來源于各個方面,大部分是學校的在職教師,不具備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知識和經(jīng)驗,在開展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時,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怎么做、如何開展這項工作,以及如何調動學生的配合,使得大部分學校開設的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成為打著心理健康教育口號的“活動課”,沒有充分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四)缺少專門的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場所
現(xiàn)如今,大部分小學的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場所,基本上是班級教室或者操場,缺乏隱私性和保密性,導致學生的安全感得不到維護,學生難以投入其中。教師把握不到學生真正的內心活動和心理狀態(tài),無法對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做出正確的評估,最終導致教師做出的分析和疏導方案不能“對癥下藥”,學生的實際心理問題得不到解決。
三、國內學校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正確認識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客觀、全面地看待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首先,學校應從專業(yè)的教育者角度正確認識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做好開展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為家長和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并幫助學生和家長正確認識這項工作,用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參與其中,反思自身,促進自身的進步[2]。
其次,從教人員除了要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還應做好對家長的指導和培訓工作,讓家長學會客觀、全面地看待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應過渡寵溺、擔心而做出對學生心理的不客觀評判,從而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不利的影響,而應配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合理疏導學生心理,幫助學生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
(二)注重對從教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
對于各項設施設備健全和人員配置齊全的學校而言,從事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應積極調研,利用現(xiàn)有的資源主動研究和探討更好地開展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而不能保證專人專事的學??梢詫ΜF(xiàn)有教師進行整編,組織一支年輕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通過專業(yè)講座培訓、外出學習等增強隊伍的專業(yè)性,提高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質量,真正發(fā)揮其教育價值[3]。
結 語
在小學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開展過程中,教師應時刻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注重對學生行為和反應的關注和分析。同時,教師還應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并將理論知識同實踐緊密結合,真正作用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推動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階段的發(fā)展和落實。
[參考文獻]
周超,杜清,梁娟.團體輔導在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探究[J].才智,2018,78(05):78-79.
耿巖.淺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7,34(09):129-130.
韓麗芳.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分析[J].中國教育學刊,2020(S1):10-11.
作者簡介:洪丹(1988.9-),女,浙江杭州人,本科學歷,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教育心理學、心理咨詢與輔導、兒童心理行為問題、學校心理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