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穎 簡善軍 周靜 陸瑩
摘要:目的:討論研究在乳腺癌手術治療過程中運用細針穿刺技術的價值作用。方法:選擇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期間院內(nèi)的34例乳腺癌手術患者,對所有人員先后進行超聲檢查與細針穿刺技術檢查,對比兩種診斷方式檢查結果的準確性、特異性以及敏感性,對比兩種方式誤診與漏診發(fā)生情況。結果:細針穿刺技術手術診斷準確性、特異性以及敏感性明顯超過超聲檢查(P<0.05);細針穿刺技術的誤診與漏診情況明顯優(yōu)于超聲檢查(P<0.05)。結論:在乳腺癌手術診斷過程中運用細針穿刺技術,可以將整體的診斷準確性、特異性以及敏感性提升到新高度,將誤診與漏診的發(fā)生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為患者的康復治療提供一定保障。
關鍵詞:細針穿刺技術;超聲檢查;乳腺癌;手術診斷
【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082-01
乳腺癌屬于臨床醫(yī)學女性疾病中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有著較高的發(fā)病率與病死率,該疾病在早期會出現(xiàn)乳房腫塊情況、乳頭溢液情況、腋窩淋巴結腫大情況等,隨著病情發(fā)展,患者癌細胞會出現(xiàn)轉移擴散,引發(fā)其他器官系統(tǒng)病變情況,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與生命質量[1]。所以,提升乳腺癌診斷準確性與有效性是十分有必要的,根據(jù)相關研究報告,在乳腺癌手術治療中運用細針穿刺技術,可以有效提升手術診斷準確性,為乳腺癌患者手術順利進行提供一定保障,提升患者生活質量與生命質量[2]。為此,文中對細針穿刺技術在乳腺癌手術治療中的運用價值進行了簡要分析,希望可以為乳腺癌治療研究提供一點幫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期間院內(nèi)的34例乳腺癌手術患者納入研究范圍,均為女性,年齡23-67歲,平均年齡為(45.62±12.02)歲。納入標準:所有患者都滿足乳腺癌診斷要求;所有患者都需要進行乳腺癌手術治療;所有患者及家屬都清楚本次實驗活動,并簽署了相關知情同意文件。所有患者基本資料之間的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方面的意義(P>0.05)。
1.2方法
1.2.1超聲檢查方式方面
選擇相應型號的彩色多勒普超聲儀開展患者檢查工作,將探頭頻率調(diào)整到適當范圍,讓患者保持仰臥姿勢,將兩側乳房完全暴露出來,以乳頭為檢測中心,開展橫向、縱向、由內(nèi)而外放射形切面檢查操作,觀察并記錄好相關信息。
1.2.2細針穿刺技術檢查方面
首先運用觸診方式了解患者乳腺腫塊具體情況,預估并確定穿刺范圍;讓患者保持仰臥位以及坐位姿勢,開展常規(guī)消毒穿刺工作,運用相應的一次性注射器抽吸出足夠的腫塊檢測標本,進行檢測,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注意避開靜脈部位;拔針后需要用消毒棉球將穿刺位置按壓15分鐘,為提升準確性,可以重復檢查標本。
1.3判斷標準
對比兩種檢查方式的診斷準確性、特異性以及敏感性。對比兩種診斷方式誤診與漏診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
將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相關數(shù)據(jù)信息輸入到SPSS22.0系統(tǒng)中,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如果P<0.05,那么兩組數(shù)據(jù)之間的差異就有統(tǒng)計學方面的意義。
2.結果
2.1準確性、特異性以及敏感性方面
對比兩種檢查方式診斷準確性、特異性以及敏感性,細針穿刺技術分別為97.05%(33/34)、100%(34/34)、97.05%(33/34),超聲檢查方式分別為79.41%(27/34)、88.23%(30/34)、79.41%(27/34),經(jīng)過統(tǒng)計學處理得出結果:(X2=14.9822,P=0.0001;X2=12.5060,P=0.0004;X2=14.9822,P=0.0001),細針穿刺技術整體手術診斷準確性、特異性以及敏感性明顯超過超聲檢查方式(P<0.05)。
2.2誤診與漏診方面
對比兩種檢查方式誤診與漏診情況,細針穿刺技術漏診有0例(0)、誤診有0例(0),超聲檢查方式漏診有4例(11.76%)、誤診有5例(14.70%),經(jīng)過統(tǒng)計學處理得出結果:(X2=12.4947,P=0.0004;X2=15.1347,P=0.0001),細針穿刺技術誤診與漏診情況明顯優(yōu)于超聲檢查方式(P<0.05)。
3.討論
目前臨床醫(yī)學中針對乳腺癌還沒有研制出特效藥物,如果可以在早期準確診斷出患者癥狀,就可以實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避免癌細胞擴散蔓延的情況出現(xiàn),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降低患者死亡風險,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3]。
細針穿刺技術全名叫做乳腺細針穿刺細胞學,這種檢查診斷方式在診斷準確性方面有著一定優(yōu)勢,而且操作比較便捷,大大提升了乳腺癌診斷質量水平。在進行乳腺癌初步診斷的時候,通常會運用觸診方式、乳腺導管造影方式、X射線檢查方式、超聲檢查方式等,但是乳腺癌影像學特征存在一定缺陷,不能保證診斷準確性[4]。從文中實驗活動來看,在乳腺癌手術治療過程中運用細針穿刺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乳腺癌診斷工作的準確性、特異性與敏感性,將誤診與漏診的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十分有利于乳腺癌患者的康復治療。
因此,在乳腺癌患者手術治療中,運用細針穿刺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手術診斷工作的準確性、特異性、敏感性,避免誤診與漏診的情況出現(xiàn),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具有很好的推廣運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再蓉,李忠,郭一川. 乳腺癌76例穿刺活檢臨床病理分析[J]. 醫(yī)藥論壇雜志,2013,34(10):32-33.
[2] 李秀剛,閆建平,連紅霞. 乳腺癌手術治療及綜合治療的效果觀察[J]. 健康必讀,2021,20(7):60-61.
[3] 周建宇. 乳腺癌手術治療和綜合治療的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21,19(9):53-54.
[4] 蓋云峰. 乳腺癌手術治療效果觀察及生存率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20,3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