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麗 羅奇
摘 要:SPOC融合了MOOC和實體課堂兩者的優(yōu)勢,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混合教學方式,該方式彌補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缺陷。把SPOC應用在高職課堂教學中,通過翻轉課堂的形式和傳統(tǒng)課堂教學互相融合,加強了教師的教學能力,讓學生獲得多樣性的教學服務模式,可以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學習效果。文章探討了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學模式設計等相關問題,為高職課堂教學的有效革新尋找了新思路。
關鍵詞:高職;課堂教學改革;教學模式;SPOC
0 引言
近些年,高職教育受到了社會的高度重視。在2019年初期,國務院發(fā)表了《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方案》,其中針對我國的職業(yè)教育革新明確指出需要不斷地提高職業(yè)教育的現代化水平,為我國的高職教育帶來了一定的發(fā)展機遇[1]。但是,我國目前還有一些高職院校在課堂教學中仍然使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老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被動進行課堂學習,學生自身的主體地位未獲得一定的重視[2]。而SPOC作為信息技術日益發(fā)展形成的新成果,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促進其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
1 SPOC概述
SPOC屬于一種由MOOC演變形成的新型線上教學模式,也是對MOOC的塑造與完善[3]。SPOC是由微視頻、互動討論、學習測驗等方面共同構成的,它具備開放性、規(guī)模小、動態(tài)性等多種優(yōu)勢。把SPOC應用在課堂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進行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還可以全面地發(fā)揮教師的良好指導作用。利用在線學習方式不斷完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將在線課堂以及實體課堂兩者互相融合,從而達到線上線下的有效銜接[4]。
2 SPOC理念課堂教學改革思路
2.1? 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
SPOC需要以學習者為重心,對教師的作用進行全新的定義[5]。在上課之前,教師作為課程資源的整合者,他們不一定是講座視頻中的核心人物,也不需要每節(jié)課都準備課程講座,但必須結合學生的自身要求將不同的實體與網絡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在課堂中,教師作為指導者,組織學生展開分組討論,及時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指導,有效解決學生遇到的各種困難。老師和學生的雙向交流要求非常高,老師的教學任務由知識的講解不斷延伸到教學設計、組織以及管理上。教師由最初的知識傳授者過渡至教會學生更好理解并掌握知識的促進者。另外,教師要將他們認為的沒有價值的課程講解,轉變成直接和學生共同學習并解決難題的高價值行為上。
2.2? 積極進行課程資源建設和改革
SPOC更加重視激發(fā)學生“學”的積極主動性,讓他們從自身興趣與要求出發(fā),把獲得知識的強烈欲望轉變成主動吸收并滲透知識的學習方式,并且可以根據需求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自行組織學習圈子,隨時隨地地進行學習。和目前存在的國家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等課程相比,僅提供授課課件與相關視頻,也是強調“教”的方式不同,符合SPOC方式的課程資源,需要重視教學資源的傳遞和高職學生職位的具體要求。
2.2.1? 視頻資源
視頻資源需要以系統(tǒng)連貫并且內容充分的一個微視頻鏈為重心,提供一種比較完全、完整的課程結構,并不是只包括一個或者是多個沒有任何關聯(lián)的個例。視頻資源主要包括應用型與知識型兩種,應用型的資源一般包含案例分析、課程項目等;而知識型的資源一般包含教學內容的引進、預備以及課程拓展知識等。除視頻資源之外,還需要為學生提供不同的交互性論壇,重視對學生提供的支持服務,關注學生自身的學習感受。
2.2.2? 全面養(yǎng)成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良好意識,布置較多的交互性任務
布置任務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評價學生學習的成果,而是可以有效地督促學生進行學習,進而收獲長期的學習收益。碎片化資源內容必須短小精悍,重點突出主題,以一個主題、知識點為中心,向著一個方向出發(fā),有效地解決問題;需要精心設計,條理清晰,加強互動性,使原來在實體課堂中處于被動狀態(tài)的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融入課堂,體驗學習帶來的樂趣。
2.2.3? 對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的反饋
例如:在不同的學習視頻中設置不同的嵌入式問題,插入小練習,學生之間互相批改作業(yè),使學生互相探討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并進行測試。及時地評價結果,便于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老師按照對學生的測試結果充分了解學生掌握的程度。檢查是否對所講內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并且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效果反饋與學習資源的引入。
2.3? 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把翻轉課堂與整合式教學融入傳統(tǒng)課堂
在SPOC教學模式的背景下,需要全面對課上以及課下學習兩者的混合性進行考慮,教學模式的設計不僅面向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還需要考慮課下學習不斷變化的要求。需要體現教學方式的多樣化需求,改變傳統(tǒng)的以講解為核心的班級形式,需要往多樣性的方向發(fā)展,使其融入小組形式、班級形式中,并不斷擴展“研究式、討論式”等形式。
實現翻轉課堂形式的教學,也就是指學生本來需要在課堂中完成的作業(yè)放到課下去做,實現自主學習,而且讓在課下完成的作業(yè)放到課堂中與同學、老師共同完成。該方式會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為自由,減少在課堂中大量用于交流、討論等方面的時間。在課下,學生可以按照自身需要進行回顧復習或者學習新內容。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狀態(tài)等有一定的差異,所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相應的學習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要求。此方式將知識建立在理解與具體實踐的基礎上進行主動學習,并不是被動地接受,可以達到有效的學習效果。
2.4? 關注工程應用背景,基于職業(yè)視角設計實踐教學
“工學結合”是比較先進的一種新型教育觀念與人才培養(yǎng)方式,在全國的所有高職院校內被廣泛使用。在工學結合的背景下,高職教學方向從最初的重視知識傳授逐漸向重視職業(yè)水平和整體素質培養(yǎng)過渡,而且教學的主要內容也逐漸向理論和實踐并重發(fā)展。所以,在工學結合的基礎上采用SPOC教學方式,教師既要從“教”和“學”的層面進行深入考慮,也需要提高對“練”和“做”的重視,增強對學生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應用知識的有效指導,需要合理地把工程系統(tǒng)和背景知識充分引入教學,發(fā)揮信息網絡技術自身所具備的優(yōu)勢,按照高職教育實習、教學的主要特征開展實踐教學。
3 面臨的問題
SPOC的學習內容能夠隨著課堂的不斷推進而發(fā)展,在課程進行時,課程設計人員必須按照學生學習的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并反饋,對課程的設計進行相應的動態(tài)調整。教師需要將傳統(tǒng)的流程做相應的改變,把備課的重心由對教學內容的研究轉變成研究學生和他們遇到的問題并對其進行有效解決。另外,必須熟悉網絡技術、課堂的學習內容,否則將難以打破課堂的困境。國外實施的SPOC課程的結果表明,教師在上課前需要花費大約8小時為學生答疑。一門良好的SPOC課程要求團隊化的運行,需要滿足學生學習的要求,課程設計人員必須在設計初期投入一定的時間與精力。
4 結語
通過學習方式可知,運用SPOC課堂教學模式支持高職課堂,改變原來以課本為重心的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的學習空間和時間變得更加靈活。通過情感要求可知,不管是利用SPOC相關平臺進行學習,還是通過線下學習,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情感學習策略的要求。另外,SPOC平臺也為學生帶來了學習成果展示的機會,該種方式比較符合目前的高職課堂教學,能夠有效地推動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和學習方式改革。
[參考文獻]
[1]姜旗,張建華.基于SPOC的高職翻轉課堂教學改革[J].現代職業(yè)教育,2020(2):68-69.
[2]劉麗波.基于SPOC和翻轉課堂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課程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16):255-256.
[3]陳園.基于SPOC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模式在高職教育的應用研究[J].數字化用戶,2019(39):280.
[4]劉麗杰.基于SPOC的翻轉課堂在高職教學中應用探討[J].遼寧高職學報,2018(11):27-29,87.
[5]李瑩,孫汝君,董偉健.基于“SPOC+翻轉課堂”理念的高職教學改革研究與探討[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6):47-49.
(編輯 王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