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現(xiàn)代蒙學的由來

      2021-09-13 23:24張?zhí)?/span>
      北京紀事 2021年9期
      關鍵詞:學制學堂體操

      張?zhí)?/p>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九月,維持了百日的維新運動宣告失敗,被迫逃亡日本的維新派代表人物梁啟超看到在封建王朝統(tǒng)治下暮氣沉沉的中國感到十分心痛,于是寫下了名篇《中國少年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他敏銳地指出復興中國的重責,不在王公大臣而在青少年,只有通過對青少年的培養(yǎng),才能喚醒沉睡中的中國,令其煥發(fā)新的青春,創(chuàng)造出一個朝氣蓬勃的少年中國。

      如何培養(yǎng)青少年,唯有教育。人的一生要接受多種教育,但在所有教育中尤以小學教育(古稱蒙學) 最為重要, 它不僅為今后學習的各科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對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也有著巨大的影響。在今天6 歲以上的兒童都必須接受正規(guī)小學的教育,學習語文、算術、英語、體育、品德與生活、藝術等眾多科目的知識,但很少有人知道這種綜合性多學科的近代教育模式,在清末就已經出現(xiàn)了。

      庚子事變之后,“老頑固”慈禧終于認識到了改革的必要性,于是在她的默許下,1901年1月清政府推行了“新政”,其中教育改革就包括了建新式學堂、廢除科舉制度等。1904年清政府向全國頒布了《奏定學堂章程》(癸卯學制),這個學制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個正式頒布且在全國普遍實行的學制,它確立了中國現(xiàn)代學制的基本模式和框架。它將教育分為三段七級,其中第一段就是初等教育,它包括蒙養(yǎng)院(即現(xiàn)在的幼兒園)、初等小學堂和高等小學堂。新政推行后,北京地區(qū)將一批八旗學校改設或新增成為新式的官立八旗小學堂,其后各省旅京小學堂、社會團體舉辦的公立小學堂和私立小學堂也陸續(xù)出現(xiàn)。有了國家的支持,官紳們也都紛紛出資建造新式小學堂,至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京師督學局設立時,京師有高等小學堂51處、初等小學堂98處,學生7455人。

      清末的教育改革,建立了近代教育制度,傳統(tǒng)的四書五經式的教育已經不再適應社會。1905年9月,清政府下令從1906年起停止一切科舉考試,延續(xù)1000多年的科舉制度至此被廢除。新式教育圍繞著“中體西用”的方針,癸卯學制中規(guī)定:初等小學堂為5年學制,屬于強迫教育階段,兒童7歲后理應一律入學,“以啟其人生應有之知識.立其明倫理愛國家之根基,并調護兒童身體,令其發(fā)育為宗旨”。高等小學堂為4年學制,招收初等小學堂畢業(yè)生,“以培養(yǎng)國民之善性,擴充國民之知識,強壯國民之氣體為宗旨;以童年皆知作人之正理,皆有謀生之計慮為成效”。

      新學堂的課程設置也運用了中體西用,新舊兼學的方針,初等小學堂課程有:修身、讀經講經、中國文字、算術、歷史、地理、格致體操等。高等小學堂的課程有:修身、讀經講經、中國文字、算術、中國歷史、地理、格致、圖畫、體操等。清末小學的課程設置與今天的小學課程設置十分接近,這點很讓人意外。無論是初小還是高小的課程中雖然都保留了講述孔孟之道、忠君愛國的傳統(tǒng)科目,但講授更多的還是西來的新知識,如算術、格致、地理、體操等。這里重點說一下格致。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簡稱,它是現(xiàn)代人很少聽說過的一門課,格致最初是儒家哲學中關于認識論的一個命題,清末時格致用于代稱西學中的自然科學。洋務運動掀起了向西方學習先進科學技術的潮流,清同治年間開辦的第一家官立新式學堂京師同文館中首開格致課,向西方學習自然科學。1904年頒布的《奏定章程》中寫到:學習格致課是為了讓兒童初步了解動植物和礦物等自然產物與人類之間的關系,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還要進一步了解自然科學與農業(yè)和工業(yè)生產間的重要作用,格致課不僅可以開闊兒童的眼界增長知識,而且對于其日后生計及各項實業(yè)都有用處。因此,癸卯學制中規(guī)定:“初等小學堂與高等小學堂皆特設格致一科,且列入必修科?!?h3>百年前的北平小學教育

      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蔡元培出任第一屆教育總長,因有留洋的經歷,他了解西方資本主義教育制度并深受其影響,上任后他對全國教育進行了改革,提出了廢止祀孔及中小學生讀經,實行小學男女同校等方針,并頒布了“壬子癸丑學制”,還把清學部規(guī)定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五項封建主義的教育宗旨,改為資本主義的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公民道德、世界觀、美育五項。這五項除了世界觀后被取消外,他提出關于德、智、體、美全面教育的方針成為民國教育的宗旨和導向。

      民國小學教育是“以注意兒童身心之發(fā)育,以施適當之陶冶,并授以國民道德之基礎,及國民生活所必需之普通知識技能為旨”。它與清末小學教育以啟智為目的明顯不同,而且在課程設置上進行了改革。1912年11月頒布的《小學校教則及課程表》中規(guī)定:初等小學校開設修身、國文、算術、手工、圖畫、唱歌、體操共7門課程,女子加縫紉課。高等小學校開設修身、國文、算術、本國歷史、地理、理科、手工、圖畫、唱歌、體操共10門課程,女子加縫紉課、男子加農業(yè)課(根據(jù)地方情形或缺或改為商業(yè)),有條件的可加英語課(或其他外國語)。與清末相比,不僅取消了讀經課,而且在課程設置上更加科學合理,增設了與自然科學和藝術相關的新學科,如美術、音樂、勞作、自然等課。

      自民國元年(1912年)重新規(guī)定小學課程后,又多次對小學課程進行調整,如1922年根據(jù)全國教育聯(lián)合會規(guī)定:北京地區(qū)各小學施行四二新學制(初小四年,高小二年),取消了修身課,增加公民衛(wèi)生課,將手工改為公用藝術,圖畫改為形象藝術。將初小的衛(wèi)生、歷史、公民、地理合為社會科;設自然同藝科;將國文改為國語(包括語言、讀文、作文、寫字),體操改為體育。盡管其后又多次進行小學課程調整,但都是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增減。

      有趣的“考課本”

      前一段時間以民國老課本為主題的圖書,吸引了很多讀者的眼球,此類圖書多以民國時期小學生使用的國語教材為主,圖書內容對現(xiàn)代人來說十分新穎有趣,但有關其他小學課程內容的圖書就不多見了。在首都圖書館內藏有一本出版于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的《北平市小學具體課程》的藏書,書中記載了國語、算術、勞作、美術、體育幾個課目的教學方法與目的,雖然此書只是小學老師的教參書,但從書中內容看,當時課程的設置及對小學生的教育還是非??茖W且富有趣味性的。下面就說說書中記載的比較有趣的課程。

      國語課,即今天的語文課。民國時的國語課由說話(包括注音符號)、作文、寫字三大部分組成的,看著內容不多,但實際上要學的知識點可不比今天小學生要學的少。“說話”是教授兒童如何與人溝通并表達思想的一個課目,從低年級的看圖說話、日常對話,到高年級辯論共分九級,書中列舉了一個六年級小學生要辯論的辯題:“小學生應不應該多看電影”。采用這樣的辯論模式鍛煉兒童的表達能力,在現(xiàn)代的小學教育中經常出現(xiàn),但在20世紀90年代讓小學生進行辯論的形式還不多見的,是不是沒有想到民國時期的小學教育理念還是很現(xiàn)代化的?

      除了現(xiàn)代化的國語課外,最有意思的當算勞作課與體育課了。勞作課,類似于今天的手工課,但又比手工課學習的內容更豐富。勞作課應該是小學所有課程中最有趣的一門課,它學習的內容不僅多而且實用,有土工、特產、紙工、木工和金工等。從字面上大家可能對土工、木工還能理解,但對于特產是什么大家可能就不那么了解了。書中對特產是這樣解釋的:“根據(jù)學校所在地的條件,教授學生學習造花、造紙、制燈籠、制紙鳶、柳器、玩具、陶器、刻石、錦匣等工藝。”土工,指學習制作陶瓷工藝及用黏土制作器物等技藝;紙工,指學習剪紙、刻花、折紙等工藝;木工,指學習打造小型家具及模型等;金工,指學習簡單的金屬加工的技術。勞作課也是根據(jù)年級的不同,制作的東西也不一樣,尤其是到了高年級,老師會讓學生運用之前所學的木工、金工、土工等技藝并配合美術、自然等其他科目制作出物品,如小牌匾、鏡框、書夾板、衣架、鐵筆筒、撣插(書擋)、筆記本等。設置勞作課的目的是讓兒童了解身邊常見的物品,培養(yǎng)兒童的興趣及動手能力,通過動手的同時加強對大腦的鍛煉。

      體育,在清末由西方引入中國,初稱為體操,學習的是日式普通體操和德式、瑞典式的兵式體操。清末到民初國家為了自強,實施了軍國民主義教育,國家規(guī)定把體育列為學生的正式課,學校讓學生鍛煉體育主要是為了給軍隊培養(yǎng)后備力量。1922年11月教育部頒布《學校系統(tǒng)改革命令》,廢除了軍國民教育的內容,改體操科為體育課,廢除“兵操”內容,改以田徑、球類、體操等運動為體育課主要內容,學校體育遂由之前的兵式體操轉為增強學生的體質、養(yǎng)成勇健品質的培養(yǎng)。游戲、競賽運動和體操組成小學體育課的主要內容,《北平市小學具體課程》一書中記載了當時小學生練習的體育活動項目。有接力跑、拔河、飛鏢、器械、籃球、足球、排球、跳高、擲遠、壘球、推鉛球、跳遠、跨欄、舞蹈、中國武術等等幾十種運動。為了增強兒童的體魄,訓練他們堅強、剛毅、果斷的精神,北京地區(qū)還經常舉辦各種運動會,從1928年開始,京師學務局幾乎年年舉辦各種全市運動會,如春季田徑運動會、童子軍大檢閱、小學春季球類比賽會,春、秋兩季舉辦全市中、小學生運動會等。通過舉辦體育賽事,向兒童傳達了公正、公開、誠實、互助、向上的體育精神,并且通過各種比賽培養(yǎng)兒童勝不驕、敗不餒的作風。

      音樂,是藝術形式的一種,它能抒發(fā)作者情感,與聽眾產生共情。在《北平市小學具體課程》中記載了很多首歌曲,在這些歌曲中有的是教兒童認識季節(jié)的,有的是描寫小動物的,還有描寫景物的等等,其中有一類歌曲最讓聽者動容。從民國二十年開始,日本帝國主義就對我中華虎視眈眈,因此音樂課中有一部分歌曲是教育兒童愛國的、奮進的、紀念革命烈士的,等等。如《我愛中華》一歌中寫到:“我愛中華!我愛中華!有四百兆同胞,有五千年文化,泱泱國風,博物地大!我愿努力,衛(wèi)護我的中華!”又如《出軍歌》:“進行!進行!進!進!進!狼貪虎暴,敵勢大縱橫。窮我主權,侵略我經濟,奪我土地,戮辱我親朋!我愿犧牲,不愿再偷生!為國家,為民族,去與敵人拼!”再如《黃花崗烈士紀念》:“烈士頭顱英雄骸骨,拼取中華文物,黃花崗上杜鵑啼血,過者無不凄絕?!薄段覀兊呢熑巍罚骸皢柫I(yè)建功,誰配稱英雄?自然是我們小兒童!問殺敵除兇,誰堪做先鋒?自然是我輩小兒童!今日兒童,他年主人翁!我摸摸肩膀上負擔不輕松!今日兒童,他年主人翁!我愿為大中華血灑滿地紅!”

      民國時期,北京地區(qū)的小學一直增增減減,30年代中期,北平市成立義務教育委員會后,劃分學區(qū),調查學齡兒童,開辦短期小學208所,簡易小學增至421所,北平初等教育在此階段有了很大的發(fā)展。日偽時期,偽政府為了實施奴化教育,更改教材,向小學校派日本教員、校長等,要求學生學習日語。還迫使英美系的教會小學停辦,私立學校也大量減少,到1944年,北京市立小學僅有86所,私立小學78所,北京市的小學教育受到了嚴重的摧殘。日本投降后,南京國民政府全面接收北京市小學,并對小學進行了恢復。到1948年底,全市有市立小學235所1282班,學生76171人;私立小學校121所791班,學生401542。但由于內戰(zhàn)導致北平物價飛漲,教職員生計艱難,北平的教育又陷入困境。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北平的教育界才又看到了希望,政府在接收原有公、私小學的同時,還不斷增班,創(chuàng)辦兒童識字班,并吸收失學兒童和工農子弟入學。至1952年,全市小學增到943所,學生246589人,教職工首次超過萬人;全市有二部制班976個,學生4萬人,基本解決學齡兒童入學問題。

      縱觀近百年的小學生教育,只有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今天,特別是我們國家全面脫貧進入小康社會以后,經濟的發(fā)展,使適齡兒童的教育有了保障。吃喝不愁,使小學生們可以快樂地去讀書、去受教育,享受幸福的童年。

      猜你喜歡
      學制學堂體操
      古稀之年上學堂
      體操
      “癸卯學制”與晚清女子教育
      中國近代的學制流變
      長學制醫(yī)學生全程專業(yè)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探討
      寶寶國學堂
      大學推出“彈性學制”值得期待
      兰州市| 宁德市| 蒙阴县| 沽源县| 黑河市| 大竹县| 怀安县| 偏关县| 阳谷县| 泸西县| 密云县| 巨野县| 来凤县| 织金县| 西吉县| 岚皋县| 报价| 抚顺市| 宁明县| 涪陵区| 南丹县| 桃源县| 湖北省| 成武县| 石家庄市| 榆树市| 隆子县| 迭部县| 潼关县| 和平县| 梓潼县| 威海市| 江阴市| 禄劝| 黑水县| 福鼎市| 三台县| 阿勒泰市| 边坝县| 武夷山市| 九台市|